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餐館服務生,那是一家在深圳很小的餐館,一個月650塊是他的月薪,在那個時候他心裏對工資多少並沒有很清楚的概念,認為自己能找一份工作就不錯了,於是便拚了命的幹。

老板看他勤快每個月還給他多加五十塊錢獎金,就這樣他幹到了第二年。

小飯店服務員的工作本身就沒什麼技術含量,時間一做長方亞橋就覺得沒什麼意思,因為他想發財,但做服務員卻並不能讓他富有。

過年的時候餐館特別忙,他主動向老板申請去後廚成了一名整日殺魚宰蛙的“水台”工。

那段時間,一整天下來他的固定工作是這樣的:早上九點到店裏什麼都不做先宰50斤牛蛙和十條大青魚,而後便是幫忙廚師端菜洗鍋、搬碗掃地,不忙的時候還去看案台上的師父切東西,忙碌的生活倒也清淨,不用過多的去想很多東西。

開年之後廚房有新人來了,方亞橋從水台升成了打荷人員,整日做衛生給師傅打下手,就這麼一晃又過了半年,他在廚房耳諭目染漸漸的覺得廚師這行也不錯,那些廚師在飯店裏極受尊重,而且工資優厚,起碼比他以前當服務員強多了。

於是他開始向廚師的方向努力,每每非常快速的做完自己的工作後他就到那些師父麵前盼望學習一些自己不會的技能,但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想要前進阻力是必不可少的。

他現在做的本職工作————打荷,說穿了就是打雜,無非就是加一些調料、做做衛生,幫師傅端個盤子而已,真正的技術工作他並沒有觸及到,他想像那些師父一樣去炒菜,但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廚師長要他先學刀工和配菜,然後再來學習炒菜。

這是個步驟,也是那個行業的規矩,但是方亞橋認為切菜是用刀切的,炒菜是用勺子炒的,這兩種東西根本就不一樣,為什麼非得要先學習了配菜才能去炒菜呢?

為了這件事老板和廚師長經常教導他要腳踏實地,但方亞橋還是很困惑,他問廚師長王師傅:“為什麼在第四個爐子上炒青菜的李師傅刀工還沒在沒上爐子的老魏好但卻在爐子上炒菜呢?你們不是說要練好了刀工才能學炒菜嗎,為什麼李師傅刀工還沒老魏好可以炒菜,而老魏卻不能呢?”

廚師長王師傅笑的很奸詐:“哼哼,這就跟你自己做人和悟性有關了,有的人二十幾歲就當了廚師長,有的人到死都上不了爐子你說這是為什麼呢?小方,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方亞橋當時沒明白,此話有深意,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他清楚了。

幾天後廚房新來了一個小潘,年紀和方亞橋差不多大,都未滿十八歲,他沒有做水台直接到了荷台變成了和方亞橋一樣的級別。

其他人都不在乎,但方亞橋卻有些不服氣,憑什麼自己進廚房就先在水台殺魚聞臭的搞了好幾個月而這小子一來就可以和自己一樣?

他又去問廚師長老王,老王安慰了他幾句要他大度一些就把他打發了,方亞橋忍了下去,過了段時間新來的小潘竟然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不做了,整天跑到配菜的師傅那裏拿著刀學習刀工。

要知道,方亞橋來了一年多了,配菜的師父從來沒有讓他拿著刀切過什麼東西,寧可要他站在旁邊看也不讓他動手,頂多就是要他幫忙刨幾十斤土豆、做一些雜事,但小潘那家夥剛來沒多久就可以拿刀練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