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出自勤奮。”勤能補拙,即使這個人不是天才,但經過勤奮地學習,不斷地努力,一定能成為一個天才。
這句話我們聽著很熟悉,有的人或許從小就成為自己人生當中的動力,指導著我們勇往直前。
在我的認知當中,也算是我自己的看法,努力其實是遠遠比不過天才的。現實總是殘酷的。當我在學業或工作中遇到那些真正的天才時,我才深刻地認識到天賦的差距。
他們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驚人的成就,而我卻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這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還有意義。
但是,我並沒有放棄。我知道努力雖然可能無法讓我超越天才,但它可以讓我變得更好。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一種積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積累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說的很好聽,但這就是自我安慰,我不想承認我的不足而說出這自欺欺人的話。
更有不服輸的人,通過自己每天沒日沒夜的刻苦鑽研以後向天才來比較,多麼上進,多麼正能量的誌氣。
但是…!!我要說的是,這“並不公平”,努力就要和努力的比,天才就要和天才比,不要做這跨越階層的徒勞之爭。
有的人說了,我之前學習就是個吊車尾,但是最後通過我的努力,我達到了班裏前幾名,努力吊打天才。
…可笑,怎麼能說出這種話,現在網絡上也有說過,你考一百分說明你的能力隻到一百分,而天才考一百分說明卷子上滿分隻有一百分,同樣的分數卻有兩種說法。
同樣拿學習舉例子,天才就不用說了,一遍就會,而普通人不會隻有不斷的學,不斷的問,就好比努力用十天的量和天才一天的量比,這對天才來說也是不公平的,當然了畢竟是天才嘛,就不要計較這個了。
舉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例子,一周的時間,讓天才和努力來學九九乘法表,這一周過去後努力隻是把它吃透會了而已,而天才卻都已經研發出別的公式來了。
我小時候老師教導過,隻要努力就會有收獲,我們對這句話很堅信不疑,但越長大越對這差距感到迷茫,跟家裏人提出這種事,父母直接怒火中天批評了我一頓。
對了,不知道你們體驗過沒有,老一輩的人很喜歡拿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家裏人就來講大道理了,“兔子為什麼會輸,就是因為它太自大了,而烏龜為什麼能贏,就是一步一步的往前爬”,偉大的毛主席說過“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都是兩個胳膊兩條腿的,憑什麼人家這麼優秀,肯定是你貪玩了。
……一說出這些話,我跳河的心都有了,家裏人對老話非常堅信,沒有實力差距這麼一說。
現實就是烏龜隻有在兔子睡覺的時候才能跑過兔子,兔子之所以狂那也是有狂的資本,烏龜贏的有許些趁人之危…哦不,是趁兔之危了。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我有多大意見,隻是讓我心裏有一個我能承受住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