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心應對流言,坦蕩麵對生活(1 / 2)

要小心應對流言蜚語,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要過於急躁。要冷靜觀察,辨明是非,見機而動,因勢利導,流言自然會不攻自破。

流行感冒不常有,流言蜚語滿天飛,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流言,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在這個世界上,始終有許多人喜歡傳播一些可疑的謠言,其中真假摻半,讓人難以分辨。在一個複雜而忙碌的工作組織中,流言蜚語、小道消息更是少不了的。有時我們不會被困難嚇退,卻會被流言擊倒,因此學會如何處理它們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一課。

流言的傳播者通常是一些“說閑話的人”,他們通常顯得消息靈通,有一定資曆或者消息來源,喜歡傳播一些無聊的、特別是涉及他人隱私的謊言,也喜歡在背後對他人品頭論足。每個人忙忙碌碌地在一個組織裏工作,固然是為了公事,然而在一起工作總要說話,說話也不可能光說公事,難免會講些題外話。有些閑談不僅很有趣,而且也能加強人們之間情感的交流,有的時候還能夠得到更加全麵的消息,有利於自己在單位的發展。然而有些卻純粹是傷害他人的閑話在同事之間傳播,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的傷害。何況有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些閑話經過許多人豐富的想象,再穿鑿附會一番,改頭換麵之後,謠言就產生了。而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流言的傳播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想象,有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關於你的“隱私”,對著你指指點點,而你自己還蒙在鼓裏,渾然不覺呢。

傳播傷害他人的流言的人,有時是為了暴露一點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來抬高自己的身份,有的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喜歡到處打聽傳播,有時是出於嫉妒、惡意,四處惡意製造或散播謠言。這些都是極令人厭惡的事情。有教養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想要說些不利於他人的話時,就應該立刻閉嘴了。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今天自己在單位談論別人的家長裏短,久而久之,形成這樣一股風氣,改天自己碰見一點事情,同樣會被別人這樣傳來傳去,豈不是自作自受?

名譽是一個人的第二生命,沒有了名譽,以後就無法堂堂正正地待人處事。被流言蜚語傷害,乃至毀掉了名譽的人自然悲憤、痛苦,而那些以害人名聲為樂、經常傳播流言蜚語的“大嘴巴”,在他毀人名譽的同時,也毀了自己的形象,領導和同事也許還會聽他津津樂道地說別人的短長,可是也許內心深處早已充滿了輕視和鄙夷,感到這樣的人人格卑劣低下,不可輕易相信。而受害者也不會善罷甘休,必定要追查謠言的路徑和來源,到最後肯定能夠弄清到底是誰在散播謠言、禍害他人,如此等於與人結下怨恨,豈不是無事生非?

當然,並非所有的流言都是負麵消極的。在特定的情況下,關於某些事情總會有些“馬路消息”和“小道新聞”流傳出來,也是組織中同事間溝通的一種形式。比如關於單位中組織關係調整的內幕啦,一個領導和另一個領導之間的種種矛盾和鬥爭啦諸如此類的。這種流言並不真實,但是可以從某個側麵反映單位中的種種現狀和人們的看法。此種傳言仿佛是組織內的民意調查,領導者多多少少能從中獲得一些信息。這種類型的傳言,有時也是一種預防性的警告。比如單位中進行了某項改革,在正式的渠道很有可能得不到人們關於改革的真實想法,但是下麵的各種流言會比較客觀地體現人們的態度。還有就是當某一個人被各種傳言纏身時,領導也應該有所警覺,俗話說“無風不起浪”,認認真真地調查清楚,看看這個人到底有沒有流言中所說的情況,有時可以及早糾正用人不當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