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賈詡亂武(1 / 3)

當天,洛陽城中便傳出一道聖旨,表示願拜袁紹揚州牧,賜爵汝陽侯,要求其退兵。

“兵鋒已至,朝廷我唾手可得,區區縣侯、州牧,也想叫我罷兵!?”

袁紹冷笑,繼續推進。

次日,又一封聖旨送到:拜袁紹為大將軍,總督荊、揚二州,授平輿侯。

大將軍是中樞最高職務,以此職領州牧,這事已不是離譜二字能夠形容了。

平輿更是僅次於洛陽、宛城的大縣,此侯爵尊貴無比。

走到這一步上,袁紹已超越了他祖宗。

袁紹一陣心動,但還是狠下心來拒絕。

使者道:“袁公,洛陽城高,輕易不可破之,更兼北麵尚有秦覆之。”

“此刻您與董公火並,隻會便宜了他秦覆之啊!”

袁紹聽了,再次陷入了猶豫之中,並將使者留在營中。

軍中聽到這個消息,暗中議論紛紛。

周忠趕忙帶著周瑜來見袁紹:“袁公,此事絕不可為!”

“如今董弱秦盛,我等要是半途而廢,等秦滄滅了董卓,他又豈能放過我們?”

“彼時諸侯離散,各自歸地,難逃被秦覆之逐個擊破!”

袁紹注視周忠良久,頷首:“言之有理。”

他再次將使者趕走。

周忠兩人退下之後,郭圖又趕來見他。

“公則必有事教我。”

“主公可徐徐而進,趁機要價。”郭圖笑道:“如此,若是洛陽破的,則大事可成。”

“若是秦覆之在城破之前趕到,我們收兵退回,亦可掌數州之地,決然不虧啊!”

袁紹目光閃爍,當即頷首:“此計甚妙!”

袁紹送回使者,拒絕朝廷封賞,並且再次推兵而進。

但,其軍速度,放緩數倍。

周瑜大急,又去見了袁紹,催他快些進兵。

“如今洛陽城內人心惶惶,百官騎牆觀望,敗軍尚未來得及重整。”

“北邊隱有消息傳來,疑似秦覆之分兵暗送回南。”

“此刻正當急兵猛攻,則洛陽必破,遲則生變!”

對此,袁紹笑著搖頭:“公瑾善於軍而短於政,須知天下之事,不是都要依靠戰場才能拿到的。”

“戰場上拿不到的,袁公便是僥幸捏到手裏,也是守不住的!”周瑜終是年輕,激昂進言。

袁紹麵色登時沉了下去。

周忠看出苗頭不對,趕忙站了出來:“公瑾年幼失言,袁公海涵。”

袁紹笑了笑:“年少有功,我又怎會和他計較這樣的小事呢?”

兩人退出大帳,周瑜氣的跺腳:“進退遲疑,瞻前顧後,這是兵家大忌,取敗之道!”

周忠連忙喝道:“慎言!”

他用手壓住從子的肩膀:“他方才說年少有功,已是在敲打你了,不要再說,否則取禍加身。”

董卓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時間,開始在城中擴軍,廣招洛陽城內的良家子充入軍中。

但這件事他做不成。

因為他是涼州人,而且入主洛陽時間短暫,對於城內有罪而無恩,誰會聽他的?

隻能依靠城中士族。

眾人借此機會,瘋狂擴大影響力。

董卓雖然知道後果,但樂意見得。

秦滄將歸,再也不是他一個人能抗衡得了。

趁此機會解開扶漢派枷鎖,讓他們擴充實力,洛陽城內才能維持均勢。

當然,這也隻是董卓所設想……

袁紹動作緩下來的時候,虎牢關前的劉備也被迫停下。

劉備停下攻勢,其原因不僅僅是虎牢關險峻。

守關之人是秦滄的兩位師兄,對他來說才是壓力最大的。

此番西行,他做的是‘討董不討秦’,此前也一直未和秦滄的人接觸。

劉備猶豫未決時,逢紀又來了。

和劉備不同,他主張立即攻關,以牽引住張述、周濤、高順、高覽等人,使袁紹的進攻更加順利。

並且,他向諸將表示,袁紹已攻克轘轅關,兵臨洛陽,完全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現在出力,日後高官侯爵自不會少。

人都是屈於現實的,一時間,轉跳逢紀手下的人有五萬多人。

“氣煞我也!”張飛大怒:“俺等奮戰前線,鏖戰呂布,一路破竹才走到這一步,他袁紹隨便差個人來就要摘桃子!?”

其人拔劍出鞘,就要去一劍將逢紀捅死。

劉備一時為難,便看向程昱:“仲德可有良策?”

程昱道:“翼德方才所言,便是良策。”

“什麼!?”劉備愕然。

張飛那是天生的莽,程昱怎麼也這樣了?

關羽撚須凝眉:“仲德兄……袁氏在南麵破關,聲望再起,又許以利益,此刻殺逢紀,隻怕會落得與聯軍火並、決裂的下場。”

“不錯。”程昱頷首、歎息:“玄德公如今能做的,就是和袁氏所代表的聯軍徹底決裂。”

“說的透徹一些,是和你之前並肩作戰的袍澤對立,除非他們願意和你站在一塊,這別無選擇。”

程昱這話一出,就連之前一度激進的張飛都驚住了。

“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將話說完。”

程昱微微一笑,道:“玄德公此行,無非四條路而已。”

“哪四條路?”劉備問道。

“其一,自成一體,進洛掃董、南退袁紹、北擊秦張,自擁中樞。”

劉備悚然而驚,接著苦笑起來:“仲德何必來挖苦我?我得諸位力助,僥幸得了一些虛名而已,哪有這樣的能耐呢?”

“那便是第二條路,繼續依附於袁紹或說討董這麵大義旗下……可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

“原先袁氏威望尚未走到這一步,各家尚有說話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