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道觀學??(1)(1 / 1)

金秋時節,早起的人更覺得神輕氣爽,和親朋好友道別以後,王嘯天隨同父親踏上去天下道觀的路。

整整三日,王家父子方才趕到武當山腳下。一江碧水繞山而過,山上雲霧飄渺間隱現出片片金磚碧瓦,跟在父親身後努力奔走,下午時分終於到了天下道觀。王嘯天對天下道觀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沒見過什麼大市麵的他跟著引路的道童穿過五六道門,拐了七八個彎,終於到了歇息的地方。奔走了大半日,早就累了,躺下就睡。王飛鵬則在進門時就轉向裏間與師兄弟敘舊去了。

第二日清早,天下道觀大殿裏煙霧繚繞,王嘯天在父親指點下拜蒼鬆道長(王飛鵬的師兄)為師,然後參拜祖師爺,一番儀式下來,腿都快跪痛了,終於待到儀式完成。王嘯天正式成為天下道觀第十三代弟子。

把王嘯天交於蒼鬆道長後,第三日王飛鵬就下山去了,當然走前免不了語重心長交代王嘯天一番,什麼尊師重道,好好學藝之類的。

******雲房中,王嘯天端坐於蒼鬆道人下首,洗耳恭聽。這蒼鬆道長五縷長須,道貌岸然,隱隱間甚有仙人意味。

一番開場白過後,蒼鬆道長遞與王嘯天一本書:“此乃本門武藝道術之總綱,限你七日時間背熟,然後還來,還書之日我當測驗你對此書看書所得。”頓了頓,蒼鬆道長接著說道:“本門心法首重悟,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一切看你自己的,若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我。”

王嘯天恭謹的接過書來,退出雲房,回到自己的小屋中。迫不及待的翻書看了起來,一遍看過,全書八千餘字他到是全認得,可就是不知道寫的是何意義,再看,再看,看了十餘遍,王嘯天甚為迷惑,全書好象僅有十之一二與養氣有關,其餘十之八九都不能懂。

抱書苦思三天,毫無頭緒,王嘯天隻好求助於水木蘭,此時的封印石已在水木蘭指點下由王嘯天依照脈絡紅線做骨架,刻成一個簡陋的觀音像,時刻掛在王嘯天脖子上。滴了幾滴血在石像上,紅絲隱現間,不待王嘯天發問,水木蘭已說道:“這本書是需要你自己去體悟的,象你這般急功近利如何能夠體悟出什麼東西,不若將全書仔細背下,留待日後慢慢去體會。依我看,這書中所寫並不是你現下所能完全明悟得了的,與其自己牽強附會,一知半解的強行曲解,不如留待以後再說。另外關於此書你可以問問你師傅,以他的體悟為參考。”

如此,王嘯天定下心來,將此書八千餘字連帶書中的幾幅插圖熟記於腦中,就連書中的標點符號都未漏掉半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