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裏出生的招風耳是個大克星?
1888年陰曆7月15日,在上海縣高橋鎮,所有的人都忙於過鬼節的時候,一個長著一對招風耳的男孩子來到了人世間。這小子出世的這天,人間陰氣太重,但作為孩子的母親朱女士,跟所有女人第一次做母親一樣,卻是非常非常的高興。她想,要是孩子的父親聽到生兒子的消息,第一次身為人父的他,也一定非常非常的高興。
你已經注意到了,今天孩子的父親在這樣重要的時刻居然缺席。
是的,他實在太忙,以至沒時間回家看看。此刻,杜文慶正在20裏外的楊樹浦那邊經營一家小米店。米店不大,還是與別人合夥,然而卻一天也不敢關門休息,實在怕影響小本生意。
現在的杜小朋友還小,正在他媽媽的懷裏吃奶,我們因而有時間來看一看他父親的生意如何,畢竟,這是他將來真正的生活來源。
實在不好意思,這位小米店的半個老板,不是什麼大老板,實在是個窮老板,這個月賣米賺的錢,也就夠這個月交交房租,混碗飯吃。現在家中突然添了個人丁,對他來說,意味著負擔的加重,雖然小朋友目前不用吃飯,隻要吃奶,但是,孩子母親的那張嘴總得給她糊上,如果連她也沒有飯吃,那奶水就一定會斷掉。
你要問杜文慶家為什麼這麼窮?
他祖上就是這麼窮過來的。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他雖然是窮人,他,還有他家的朱女士絕不是什麼懶人。他曾經在茶館當過“茶博士”,在碼頭上幹過“扡子手”(查驗貨物的丁役),做過七七八八各種各樣能賺錢的工作,他不懶不偷不搶不騙,然而,那個窮命卻死死地纏住了他。他能弄到手的錢,連養家糊口都難,更別說發財了。
他討來的老婆朱女士是個又勤快又會持家的女人,這邊月子還沒有坐完,那邊她就像往常一樣動手幹活了。你要問他家有沒有請月嫂?我呸,這樣的人家還請得起嗎?她跟這裏很多的女士一樣,找到了一份幫富人家洗涮衣物的工作,賺取幾枚銅板。
小日子要是這麼過下去,生活還是幸福的,雖然不富有。但是,似乎上天注定不讓這一家子人有好日子過。
1889年的鬼節又來了,上海這裏陰雨連綿,疫病就在這樣悶熱、陰雨的天氣中快速地流行起來。或許是這裏缺醫少藥,總之,在小鎮上隨便走走,就能看到得疫病死的人(俗稱:人瘟),天啊,人間的陰氣真是越來越重。就是坐在家裏不四處亂走,在家門口,天天也能聽到送葬的隊伍撫著棺材號哭的聲音。長時間連綿的陰雨,使得這一地區的稻穀割不上岸,成片成片地爛在了田裏,棉花桃的殼子裏也灌進了水,成片的棉花爛在了地頭。
接下來的日子裏,所有靠天吃飯的人,全部沒有飯吃。
疫病加上天災,使得很多人變成了失業的貧民。獨守在家的朱女士也不例外,她徹底失業了,什麼活計也找不到。不過,她還有個出路,有個地方能尋碗飯吃,她的老公在20裏外的楊樹浦。她幹脆來到老公這裏,跟他一起過日子。
朱女士抱著周歲的小杜來到杜文慶的米店時,杜文慶正在傷心。這小米店原本就本小利微,根本就競爭不過洋商開的大米店,一直是戰戰兢兢過日子,現在,天災之下,稻米的進貨價格暴漲,原來就沒有什麼周轉資金的小店,現在更是時常鬧得沒有本錢去進貨。
看到老公如此困窘,雖然自己又有了身孕,朱女士做出了重要的決定,這就給月笙斷奶,自己進廠去當紡織女工。此時的小月笙還沒有學會走路,那就在小店裏做地上爬的功課吧。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之後的鬼節又要來了,在這祭鬼的時節,朱女士的女兒來到了人世間。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一家子人還來不及慶賀,也就是在鬼節剛剛過去幾天之後,朱女士突然得了重病。沒錢請醫生,沒有錢買藥。重病之中,年輕的朱女士就這樣撒開雙手離開了她眷戀的兩個孩子和她心愛的老公,一個人急急忙忙奔陰間去了。
杜文慶趕緊擦幹眼淚,聚攏手中所有的錢,變賣部分財物,為心愛的妻子買了一口棺材(資料載:薄皮棺材),雇請人手,運回老家。依著家鄉的慣例,浮厝在杜氏宅基地附近一塊地勢略高的地埂上。(浮厝:囤屍體的棺材在野地裏放上幾年。)妻子留下的這個女兒,太小太小,除了哭鬧拉撒,就隻會吃奶,杜文慶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忍痛將她送給別人。請讀者先生女士們原諒,大男人養吃奶的小朋友,實在不行。從此,月笙的這個小妹妹杳無音信。杜月笙後來發跡,還專門派人去找過她,尋找的結果是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