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完顏蠻揣著一張名單來到都督府求見李恪。李恪接過名單之後隨手放在了書案上,道:“完顏蠻,昨日本王沒工夫和你細聊,眼下正好有空,與本王聊聊天如何?”。
“王爺想聊什麼?標下一定知無不言。”,完顏蠻暗自高興,能和親王搭上關係可絕對是件好事。
“本王記得靺鞨部是在黑水遼河一帶吧?你怎麼跑到齊州來當兵了。”,李恪問道。
“回王爺,標下的確是靺鞨人,但標下及幾位弟兄卻不是七大部的,而是完顏部的。”完顏蠻誠懇的回答道,“幾年前高麗王曽與突厥大戰,結果損失慘重,便向我們靺鞨索要糧草馬匹以及壯丁補充國力,七大部落不敢違抗高麗王的旨意,便大肆搜刮我們這些小部落,我完顏部善於養馬,因此被勒令上繳良馬兩千匹,然我完顏部所有的馬駒子都加起來也還不到八百匹,於是家父便與那來催要戰馬的高麗使者強了幾句,誰知那高麗人竟惱羞成怒,將家父活活打死,標下一怒之下,和幾位弟弟以及其他五位好友殺了那高麗豬。之後便四處逃竄,本來標下是打算和兄弟們投靠突厥的,但後來遇到了幾個漢家客商,他們極言大唐的富麗堂皇,武功強盛,標下便動了心思想到大唐看看。標下先是到了營州,說來慚愧,標下剛到營州的時候,還以為到了大唐都城。實在是標下沒見過如此雄偉的都市,高麗王的府城別說與營州城相比了,就是大唐一般的縣城也比它強。之後標下又聽說了大唐與吐穀渾及突厥的幾次交鋒,往往都是我大唐以少勝多,於是標下便死心塌地的想要投靠大唐,後來又因為種種緣故被安置到了齊州,並參了軍。”
“原來如此,你還真吃了不少苦頭,不過你能知天命而投奔大唐,也算是個明白人。聽你這麼說,像你完顏部這樣的小部落不但受高麗人的欺辱還受七大部落的壓迫,生活定然是苦不堪言了。恨七大部落嗎?”,李恪問道。
“回王爺,我等小部子民都恨不得生呾七大部及高麗人的血肉,寢其皮,鑠其骨。”,完顏蠻似乎想起了家人的慘死,兩眼發紅的回答道。
“若是本王能助你複仇的話,你拿什麼來換?“
“王爺的意思是?”。完顏蠻頓時感到喉嚨發緊,以*之盛,仍被大唐一戰而下,何況是小小的高句麗和靺鞨七部,要是能得到大唐的助力的話,想複仇簡直是輕而易舉。
“你想的沒錯,總有一天大唐會出兵遼東的。但是我大唐兵鋒所向定然會有諸多部落舉族而降,而我大唐為了省時省力,定然也會招降靺鞨的,七大部落一旦識天命而投入我大唐麾下的話,恐怕到時候憑借我大唐的實力,靺鞨之王也會出現的,而你等這些小部落,降不降我大唐實在是無關緊要的很,所以朝廷是不可能在你等身上花費些許心思的,除非你完顏部在我大唐劍指遼東之前成為靺鞨第八大部落。考慮下。”,李恪平靜的說道,“本王無法提供給你我大唐的軍製兵甲,但本王可以給你糧食,給你金銀,甚至於助你當上靺鞨之王。”
王者的稱號對草根來說,其誘惑力實在是難以拒絕,完顏蠻的腦袋在發顫,大唐有遠勝突厥的戰力,同時還有突厥想都不敢想的財富,獲得大唐的支持的話,靺鞨之王絕不是過去那種苦哈哈的野蠻頭領,完顏蠻頓時心有所動,千裏迢迢選中大唐而投奔的人,本身的心思也沒有那麼安分,隻是完顏蠻以前想的是能在大唐混個將軍什麼的,王確是他從未敢想到過的。
“標下謝王爺提拔,隻是王爺為何要相助標下?”,世上沒免費的午餐,完顏蠻不覺得這個少年王爺會好心到如此地步,
“忠心,本王自然是要你忠心於本王。”,李恪毫不遲疑的回答道,“靺鞨人活在深山老林之中,與飛禽走獸為伍,精於射獵,悍不畏死。可以說是天生的死士。而本王總有一天會置番遼東,自然要未雨綢繆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