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鵬鶴二老,再無他事,劍君便是一夜練氣。
第二日早上醒來,用了齋飯,向曇宗告辭一番,劍君身背著傲笑紅塵劍飄然下了少室山。
一路急行出了嵩山,劍君繼續向東,這一次的目的地,卻是那在曆史上大大有名的穎川。自古以來,穎川便是智謀之士輩出,戰國時呂不韋,韓非子,漢初三傑中被男一號生拉硬拽進了“汗青編”的謀聖張良,西漢景帝的“智囊”晁錯,三國時更是湧現了荀氏八龍、鬼才郭嘉、徐庶、司馬徽,以及後來初唐的褚遂良而這一次劍君前往穎川的目的,確實要從穎川處沿穎水南下過揚州,入長江,然後沿江西上直入巴蜀。
當然,來穎川,自然還有一個更直接的目的,問劍。既然給自己安排了這麼一個一邊追查敵人一邊通過不斷問劍來磨礪劍術的汗青編的少年劍客,劍君自然便要按照自己的這個身份來行事。而在穎川,聽說便有一個劍術貌似很不錯的劍客,號稱無量劍的向思仁。
據說這位無量劍向思仁不但一手劍法相當不錯,而且也有些將才,更與那如今尚在江都為官的王世充有些親戚關係,甚得王世充的看重,因此在南陽穎川一帶算是勢力強大。不但與南陽的諸多幫會有著密切的聯係,南陽穎川一帶的官場中,也多有往來。
“王世充?嗬嗬。”當劍君在打聽穎川一帶的好手的時候,萬沒有想到竟然會能打探出一個牽扯到王世充這樣大魚的家夥了。原本隻是盤算著沒到一地,便挑當地名聲最響,身手最好的人來拿來練手揚名,卻想不到竟然會有意外的驚喜。
不過,既然這位無量劍向思仁有如此大的來頭,那麼劍君便更加不會錯過了。
半日急行,穎川的城牆已然在望。一路之上走來,劍君看著不時自身邊走過的一個個儒生,不由感歎,不愧是曆代智囊層出不窮的穎川,果然文氣甚重!
進得城來,劍君並不多事。隻是找了一家客棧入住,用飯,沐浴。雖然劍君做不到如西門吹雪一般,比劍之前要齋戒三日沐浴更衣,但是卻也絕對不會帶著一身的風塵滿麵的塵灰去與人動手。
更何況,雖然對方隻是王世充的一個遠親,曆史之上也沒有多大的名聲,但也不能就斷定對方的劍術一定不如自己。
不論何時,謹慎一些總是沒有錯的。
在客棧當中用了些飯菜,又用一串五銖錢從小二的口中探知了那向思仁在這穎川城中宅邸的位置,劍君便來到了穎川的大街之上。
一個下午的時間,劍君已經將這坐古城的大致情況摸了一遍。尤其是那無量劍向思仁宅邸所在地附近的地形情況,更是已經爛熟於心。雖然隻是一場比劍,而不是打家劫舍更不是采花,但是劍君卻沒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在劍君的思想中,這一位無量劍與當初洛陽城中的獨孤閥可大不一樣。獨孤閥乃是高官顯貴,雖然江湖上名聲同樣顯赫,但是卻注重禮數以及名聲。劍君以禮相待,公平比劍,對方輸了也無話可說,就算心中不滿,如此顯赫的門閥卻也不至於暗下殺手。
但是這一位卻不同。這一位如今也隻是個江湖中的豪強,雖然有個做官的親戚王世充,但是王世充本身在劍君的認知當中就不是什麼好人,因此劍君更是不對這向思仁的人品抱有任何的信心。
何況,在原著當中,王世充還有一個大明尊教上代原子的隱藏身份,因此劍君更是不敢肯定這向思仁會不會也與那詭異的大明尊教有什麼聯係。畢竟一個姓王,一個姓向,就算是有點親戚關係,也近不到哪裏去;但是能被王世充這樣看重,如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便肯定是這向思仁確實有過人之處。
隨便買了些街邊小吃,又走了幾家鐵匠鋪,找了家當地有名的菜館美美地用了頓晚餐,日落十分,劍君這才悠哉遊哉的回到了客棧。
回到了客房當中,隨手解下背上傲笑紅塵劍,看著榻上扔著的奪自獨孤策手中的寶劍,劍君啞然而笑。說起來這劍大了也未必便是好事。若是傲笑紅塵劍如尋常長劍一般大小的話,隻要給獨孤策的這柄寶劍再配上一個劍鞘便能夠雙劍並排斜背身上。可是傲笑紅塵劍卻是太大了一點。
“該找個專門給我捧劍的了!”將獨孤策的寶劍放在一邊,劍君盤坐榻上橫傲笑紅塵劍與膝頭,心中想著,“到時候,與人對敵,自己雙手負在身後,昂首向天,道一聲:‘劍來!’便有一小童捧劍上前,這樣拉風的派頭,不用打,氣勢上就先勝了對方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