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外。

此刻高覽,張郃已經率兵兵臨城下。

秣陵城牆並不算高,遠遠無法與後世所相比。

不過這地方水路複雜,更有寬闊的護城河環繞,這也是當初周瑜和孫權選定在這個地方作為決戰之所的原因。

騎兵在這裏幾乎發揮不出威力。

李儒策馬來到秣陵城牆前,看到寬闊的護城河,波光粼粼,河水很寬,即便以複合弓的射程,恐怕也無法從下麵射到城牆之上。

旁邊高覽,張郃二人也是驚訝不已。

“這護城河也太寬了吧!想渡過去談何容易?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陳軒雖然把一切都計算在內,但也沒有來過秣陵,不知道秣陵竟然還有這樣一個屏障。

“李儒先生,此仗該怎麼打?”

高覽問道。

李儒也緊鎖著眉頭。

“這護城河乃是活水,想要把它填出一條道路,卻是很困難。”

“就算把兩麵的活水都攔截住,再進行填土,恐怕沒有三個月的時間也做不到。”

“最好的進攻方法是用船,可惜我們手上並無船啊!”

李儒說完,張郃開口道:“看來隻能砍伐樹木,做成簡易的橋衝過去。”

“但這樣一次能通過的士兵太少,若敵人趁機阻攔我們,必損失慘重。”

“我覺得張郃將軍言之有理。”

高覽讚同道。

李儒思考許久,卻搖頭:“不,這樣即便打下秣陵,代價太大,其實不需要進攻,隻要把秣陵圍起來,然後派一支兵馬前去支援主公,這樣滅了周瑜的大軍,秣陵最後一點希望都斷掉了。”

高覽,張郃聞言臉上同時一驚,圍而不攻。

這些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我提議,由我親自帶兵前去對付周瑜,先生和張郃將軍在這裏圍城。”

高覽說道。

“你是主帥還是讓張郃將軍去吧。”

李儒想了想,作出決定。

張郃立刻領命。

對高覽與李儒的安排並無意見。

“對了,擊敗周瑜以後,讓主公一定把祝融首領的藤甲兵帶來,有藤甲兵,再攻秣陵的時候,這護城河也就不足為懼了。”

李儒吩咐道。

而另一邊陳軒和周瑜又對峙了三日。

陸遜大步走了進來。

“主公,高覽那邊來信了。”

說著,拿出一封信。

陳軒接過信,一邊看一邊問道:“情況怎麼樣?”

陸遜笑道:“啟稟主公,高覽率大軍從交州出發,聯合山越大敗賀齊,最後又與陳宮分兵兩路。”

“一路攻打秣陵,而另一路則去攻取會稽,如今李儒先生他們已經圍住了秣陵。”

“因為護城河太寬,所以決定隻圍不攻,讓張郃將軍出發與主公先殲滅周瑜。”

“而陳宮領的兵馬,已經攻取了丹陽郡,現在已占領了丹陽郡的治所宛陵。”

“好啊!”

陳軒聞言,頓時大喜過望。

事到如今,江東被破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秣陵城內,孫權正在緊張的備戰。

許多膽小的文臣將領,甚至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江東孫家的這艘船要沉了,他們可不會跟著一起陪葬。

然而卻遲遲不見高覽率兵攻城,這讓孫權感到很疑惑,讓人去打探。

這才得知,對方竟然留下一半兵馬,另一半直接往西北而去。

以孫權的聰明,瞬間就想明白了敵人要做什麼。

可惜如今整個城池都被圍了起來,根本就無法傳遞消息,可想而知正在和陳軒對峙的周瑜突然看到一支兵馬從後麵殺出,最終會是怎樣的結果。

“與其在秣陵等死,不如現在就殺出去。”

孫權下定了決心說道。

聽到孫權的話,在場的人皆是大驚失色。

黃蓋大聲的說道:“主公不可啊!敵人既然包圍城池,豈會料不到這一點,恐怕現在出去恰好中了敵人的陰謀。”

“一旦主公被抓住,那敵人就等於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整個江東啊!”

“到那時,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孫權聽了苦笑一聲。

“我豈會不知道,可別無選擇,如果我們躲在城裏不出去,最終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倒不如拚殺一場。”

“主公其實不必如此,大都督聰明絕頂,擅出奇兵,說不定能夠擊敗敵人,回援秣陵呢。”

“主公三思啊。”

眾臣紛紛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