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像狗一樣喘氣(1 / 1)

缺氧也許是酸的,海拔絕對是甜的。

脖子是酸的,虔誠是甜的。

曬黢黑雖然是酸的,但紫外線絕對是甜的。

熙攘是酸的,神秘是甜的。

妒忌是酸的,誤會是甜的。

情人是酸的,熱情是甜的。

忐忑是酸的,舒服是甜的。

……酸酸甜甜,幸福就此顯現。

關於高原反應的症狀,可以羅列一長串,頭疼、胸悶、氣短、嘔吐,等等等等,當然,這都是針對人的。在沒有體驗諸上症狀之前,我先目睹了一大堆物品的高原反應,它們先熱情地給我演示了一通。

火車一進入可可西裏,我的物品袋就顯得越來越擁擠,我一路使勁地消化它們,可一點也不見包包癟下去。於是,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它們統統脹袋了,牙膏袋、洗麵奶袋、方便麵袋、巧克力派袋……隻要是軟包裝袋,都是一幅脹得要暴斃的慘模樣。

看到它們的慘模樣,我不得不想到缺氧以及氣壓等詞,與此同時,我感覺自己的頭,以接近劇烈的狀態疼起來,太陽穴蹭蹭蹭的狂跳著,一狂跳一劇疼。再一摸,血管一根一根都鼓鼓的鼓脹著,不好!我大驚:它們這是要幹嘛?它們要爆了?它們要爆了我不就烏呼了!在此後的旅途中,我開始每分每秒的擔心我的血管。

雖然血管一直鼓鼓囊囊的在那兒嚇唬我,但火車翻越無人區唐古拉山時,我神態居然很安詳,沒有吸氧,也沒有傳說中像狗一樣伸著舌頭呼吸。如果說這是在火車車廂裏沒什麼該得意的,那後來,我的雙腳真實的踏在米拉山口的5010海拔時,我也沒手捂胸口呈痛苦狀。不過,我的確是在強烈克製的情形下,才沒有像狗一樣的喘氣,並且,在強做歡笑拍了一張照片,預備將來拿來唬人後,就倉惶而逃了。

身為女人,我很高興地看到,由於毛細血管的膨脹,我的臉上沒了皺紋,這讓我在西藏顯得比較年輕。當有人問我有沒有三十歲時,年已不惑的我,激動地腦袋大暈,呈劇烈高原反應症狀。

其實,不僅僅我和高原反應糾纏不休,不管有沒有感覺都神經兮兮的,好像隨時準備向高原反應挑戰。別人也一樣,都神經兮兮的,如果誰有了反常的舉動,比如突然大聲說了一句話,或者冷不丁唱了一句青藏高原,或者失手掉了一件東西,眾人就異口同聲:高原反應!

我還發現,人在像狗一樣喘氣的時候,基本上顧不上看風景,自己反而有可能成了別人的風景。想想啊,一個人抻著脖子,瞪著眼睛,吊著舌頭,肩膀不斷的上下抖動,胸脯子像拉風箱……絕對是風景啊!

在西藏,人們最愛提的問題是:現在海拔多少?

這個“人們”不是西藏的居民,人家西藏人民才沒那麼大驚小怪,這個“人們”都是遊客。其實,實在怪不得人們愛提問題,行走西藏,人總是在海拔2500—5400之間喘氣,不知道自己腳下海拔高度時,頭疼就是海拔的信號。頭一疼,就忍不住趕緊問導遊:現在海拔多高啊?頭不疼了也要問導遊:現在海拔多高?問得導遊不得不語重心長地說:忘掉海拔吧!

我的頭似乎總是在疼,索性不問海拔,不煩人家導遊了,而且,還可以搶答了。比如有人問導遊海拔多少,也許是導遊懶得回答,也許是導遊不知道,反正導遊沒有及時回答,這時候,我就張口胡謅:2780.那人就開始叨叨:才海拔兩千多,怪不得我沒什麼感覺了。有人再問海拔多少了,我又胡謅:4230.那人就一邊嘀咕:這麼高了,怪不得我的頭開始疼了。

後來大家知道我是信口胡謅,有個香港來的小姑娘,總是用一句夾生的普通話表揚我:阿姨好好壞哦!弄得我始終沒明白我是好還是壞。

終於,大家夥兒都會說“忘掉海拔”了,我卻不高興了:嘁!在西藏怎麼能叫人忘掉海拔?玩得就是海拔!

沒錯!在西藏怎麼能忘掉海拔?一定要把海拔當風景玩才算到過西藏。海拔就是檢驗,檢驗一個人的體力和意誌力。海拔也是炫耀,證明一個人的耐力和毅力。海拔還是暗示,暗示你的身體什麼時候該有所反映。

你就是不想海拔都不行,和海拔較勁是經常的事情。每當到了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地方,人們就顯得既緊張又興奮,好像自己登上了珠峰,那時候大家夥紛紛強調著海拔,“哎哎,這兒海拔五千一百米哎。”,“我站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啊!”,“海拔快六千了!”海拔之聲真是不絕於耳。這時候,不管頭有多疼,都要表現一下自己的豪邁,喘著粗氣也要叉腰叉腿的對左右高山指點指點。那些凡是到過海拔五千米以上地方的人,都會用自豪中略帶輕視的語氣小看一下別人:你們才海拔三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