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事,也作來事兒,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多種意思解釋。在本書中可以理解為處事、辦事、搞事、做事、幹事。人們一般把那些頭腦靈活、隨機應變、順勢應時地行事辦事的人評價為“會來事”或作“會來事兒”。這種人做事,特別是與人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方麵的事,常常比一般人心明、眼亮、嘴甜、耳聰,懂眉眼高低,知深淺輕重。會看風頭,會隨風使舵,會察言觀色,很容易討人喜歡,很容易為自己的成長創造和諧有利的人際環境,其人生之旅也大都順風順水,左右逢源。就是說,一個人要想在職場上、事業上、生活中行得通、轉得開、幹得好、上得快,就必須學會做一個“會來事兒”的人。通常人們說某某人“會來事兒”,大都是一種肯定性的評價。可以說,學會來事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門深諳人情世故的學問,是一門以精通實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為前提的大學問。隻有做到“會來事兒”,才會讓自己少吃虧,少碰壁,少栽跟頭。隻有做到“會來事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在社會上常立不倒和百戰不敗的卓越人才。
曆數古今多少人,曆經身邊多少事,你隻要略微品味一下就會知道,凡立大業者必基於小業而起之,凡成大事者必緣於小事而由之。用最現實的眼光看社會,看生活,甚至看你所做的事業或職業,你每天麵對的和眼下正在做著的都是一些日常瑣碎的小事:掃地、打水、擦桌子、沏茶、遞煙、吃飯、喝酒、問候、寒暄、請示、彙報、打聽一個信息、回答一個問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這些小節方麵,你會來不會來事兒,決定了你事業的順逆成敗和職場的貴賤尊卑。會來事兒和不會來事兒造成了你人生成敗的分野。千萬別以為“會來事兒”是為人處世的小伎倆和小把戲;殊不知,正是由於會來不會來,才造成了一個人得道不得道,得誌不得誌,得好不得好,得意不得意——在領導需要時,適時遞上一杯茶,或適當背一背黑鍋,在下屬有壓力時,適當開一句玩笑,在遭到領導或長輩嗬斥時,誠懇地接受批評……會來事兒就是會學乖,會更多地贏得愛心和好感;會來事兒就是為自己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為謀事業、做生意掃平路障;會來事兒就是會“察言觀色”,會“見風使舵”,就是會錦上添花,會雪中送炭,就是會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是會好上加好,喜上加喜,樂上加樂;就是會迎合人、打動人、感化人;就是能伸能屈,能雅能俗,通情達理;會來事兒就是會說話、會辦事、會處理問題;就是會答對人,會協調事兒;會賞麵子、給麵子、挽麵子;會留餘地、會找台階、會設退步……這些都是小事兒,小得讓一些“正人君子”瞧不起,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又不得不去麵對,不得不去應付,不得不設法往更好和更有利於自己的方麵去做。這就是會來事兒。
會來事兒是一種性格,是一種“適者生存”的性格,是一種能靈活把握自己和把握環境的性格,是一種善於成全自己和保全自己的性格。
會來事兒是一門藝術,不在人際圈子裏摸爬滾打,不體悟人心的深淺厚薄、冷暖粗細,是不可能做到“會來事兒”的。
會來事兒是一門科學,它是處理社會關係的遊戲規則,也是適應社會人際環境的客觀需要。內中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鑒,有門道可入。
本書集社會為人處世經驗之大成,融做人交往與處世實踐於一體,對社會上各類人和各類事分門別類,條分縷析,從中總結出了諸多經驗和諸多規則。隻要參照這些經驗和規則行事,你就會在複雜的人際環境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進退有據,脫穎而出,累小事而成大事,積小業而立大業。這就是會來事兒的功效,這就是會來事兒的本事。
作者
2010年6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