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並不爭論,隻是微微笑道:“心向清高誌向遠,德自隆厚功自顯。體察明鏡目不陋,何須妙丹靈藥補,你還是拿著吧,我看你兒子的病況,此後還需用到這個桃子的地方,我這裏有由一張紙,你許保管好了,你這個孩子才真正有救。”
陸父誠心畢至地接過老神仙的紙條,千恩萬謝有道:“老神仙是學識高深,廣天博地的人物,如能在我的兒子疾病痊愈之時,做他的師尊,豈不更好,道士我也要承蒙教誨。
老道士說:“近聞嶺南之東的地界來了一位德行高深之人,這個人比我厲害上數倍不止,但如果你是有緣有福之人,到時自得神助。”
陸父見老神仙如此說,也不好意思勉強。隻好做罷。待到離別之時,老道士又讓自己的弟子小牧童帶著他們下山,如果沒有人帶領,在這座深山裏麵,要想走出去,可謂狼蟲虎豹空中愁,獐鹿獼猿夜啼悲。
陸父帶走到石棧帶著老道士揮淚而去,心情無限悲傷。真所謂“來時不見雲月現,去時卻嗅花草香,才聞仙笛雲間童,又遇山間高林士。白發紅顏鬆間臥,香煙祥氣足下流。言談之間見葛洪,禮儀到處疑五皓,高手能解世間病,白衣中覆濟世心。揮手今茲離別意,明窗高談知何日。
實際上,陸父並沒有發現這個老道士曾在小陸神的“周年誕”上出現過一次,陸父當年在宴席上疲於應客,並沒有發覺這個老道士的存在,十幾年過去了,而這個老道士卻還能清清楚楚的記得這個人的相貌。真乃神人也。
陸父告別引路的小牧童,回到家中,手裏麵拿著老道士給他的紙條,他便馬上回到自己的屋子,讓陸母把燈罩拿了下來,對著燈光他仔細的看著紙條上麵的字:元參甘遂魂不附,猶如螻蛄鎖琥珀。寒水本溺孩兒身,高人佩蘭救必應,挽靈神曲百兩金,白芷當服一見喜。天生龍骨本天雄終執大戟稱良薑。
陸父雖然也是學貫古今,卻對山間草藥沒有多大的了解,平時也不屑於多那些《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草藥大集方》等的醫書,但還能認得出之上所寫的幾位草藥,他越來越肯定這張紙條寫的都是一些能夠讓陸神神誌清醒過來的方子。
陸母看到兒子昏迷不醒,心中悲痛之情直搗五內,但他看見陸父愁眉緊鎖必定又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陸母天生惠質,冰雪聰明,素有賢內助之稱,她馬上把小紙條接過來一看,便知其中之意。
這倒是難為了山林高士,難得他用十幾樣救命草藥分別是元參,甘遂,螻蛄,琥珀。寒水,孩兒參,佩蘭,救必應,神曲,百兩金,白芷,一見喜。龍骨,天雄。大戟,良薑串成了八句詩句,真是天縱奇才,天之木鐸啊。
陸母隻顧著救子心切,並沒有認真的細細考察這把八句詩句的內涵,此****便叫上家中的丫鬟去按著方子去抓藥,每一次堡上一次草藥,陸父必要用仙桃佐之,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小陸神的神誌終於清醒過來,和以前並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陸父心中更是歡喜,對著那一個給他這個速見奇效,醒腦返魂的藥方子的老道士更是心生感激和敬仰之情。
這時候他才想起來了那天在寺院中老師太跟他講起了今她夢到了嶺南地界有一位神仙托世的高士同山間的道士所說的嶺南的東樵縣來了一位道行高深的奇人竟是如此契合,他便想著為陸神覓得師尊。
其實現在的陸父在山間上遇到那個牧童也頗為他的表現和行為感到訝異,覺得陸神雖然天生聰明,但是想小牧童縱使是平凡資質,但凡有名師高人所傾囊受教,能達到博大精深的境界也是不為奇,他想著要讓小陸神成為經天緯地的奇才,還需得到世外高人的指點和幫助。有這樣的覺悟,就有這樣的行動,他更加為陸神尋訪高師的事情感到著急了。
但是事情也不像陸父所想的那樣簡單,他所派出去的好幾撥人沒能這個世外高人下山的仙蹤神影,所幸的是最後的一撥人見到了這個曠世奇才,這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說道:“本人閑雲野鶴慣了,無意於受外在所縛,你們還是回去吧。”
後來,陸父動身前去山澤之間拜訪這個高人,但卻在半途之中聽說到這個老人又外出雲遊去了,陸父想見到這個奇才卻又是泥牛沉大海,未曾得到半點消息。隻在山土之中聽到一些嶺南名師對陸父透露這位老人曾向他們展示過已經在人世之中遺失的韓信兵法和曹操的幾卷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