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狗狗要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人更是如此。美國成功學人奠基人奧裏森·馬登博士曾經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所從事的事業必能成功。因此,他們在做事時就能付出全部精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自古以來,凡成就宏圖大業的人不僅僅有超凡的才華,更有一種自信、堅韌的品格。他們無論遇到任何逆境,都不會畏懼、退縮,堅定地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坦然地麵對眼前的失意,並以強大的心智戰勝它。
如何才能肯定自己,從而掌控命運呢?
第一,認清自己的優點。
人喜歡追求完美,所以總眼光盯在自己的缺點上,想要改變它。可越是如此越容易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時間久了就會使思維走向極端,認為自己哪裏都不好,全都是缺點。
當你這樣想時,自然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請把心冷靜下來,客觀地看待自己,仔細地列出自身的優點與缺點。這樣你就很容易發現過去不曾注意到的優點,而你的人生也就有了成功的開始。
第二,挖掘自己的潛能。
魯迅曾把時間比作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意擠就總是有的。而潛能也是如此,可能乍看之下你毫無閃光點,但深入挖掘下去,便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絕大部分正常人隻運用了自身潛藏能力的10%,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座尚未開發的“金礦”。
潛能是需要激發的,不會無緣無故自己跑出來。能否激發出潛能,是決定命運的關鍵因素。
當我們取得進步時,應該將它歸功於自己的努力,這樣便會增強信心,激發鬥誌;倘若遭遇挫折,不要一味地責怪自己“沒用”、“什麼也幹不好”,而是要客觀地分析原因,鼓勵自己,積極地克服困難,勇敢地麵對下一次挑戰。
第三,修煉積極的思維方式。
一個多做積極思考的人和一個常做消極思考的人,若遇到相類的問題時,經常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結果。
積極思考者會想:“這次的洽淡真順利,下次也一定要維持這種狀況,才能有圓滿的結果。”
而消極思考者會想:“這次的洽淡僥幸過關,下次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好運了,真是令人心煩。”
雖然二者都是在做同一件事,且眼下皆獲得了成功,但由於其觀念、想法的不同,究竟哪一位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位在國際銷售組織連續6年保持世界銷售第一紀錄的日籍友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每到傍晚6點鍾時,我就把今天過去了的一切失敗之事忘掉,否則,對於明日的生意是會有所妨礙的。在清早醒來的時候,嘴裏也一定說:‘今天真是個好日子’;踏入辦公室前,就想一些過去成功的例子;在與客戶接洽的途中,腦子裏便浮現出與對方順利簽訂契約的情景來。”
第四,“我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這個詞”。
這是拿破侖的一句名言,它道出了一個事實:隻要你具備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勇氣,不斷地去嚐試,就沒有“不可能”的事!
你是否曾在無意中使用過許多否定的詞彙或語句?比如“這怎麼可能”、“我不行”、“這樣肯定行不通”、“沒辦法”……當你在尚未做事前先否定了自己、否定了一切時,又怎麼會有奇跡發生呢?
請改變你的口頭禪,將這些否定的句式改為“我試試”、“可許可以”、“一邊做一邊調整方向吧”、“我很有興趣”、“說不定會成功呢”……若能做到這點,自然就會具備積極行動的姿態,為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自信在成事之後體現
有句俗語叫做“會咬人的狗不叫”,這句話通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看似不聲不響,但往往會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相反,一些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說自己將要做出多麼偉大的事來的人,通常是雷聲大,雨點小,什麼驚人舉動也沒有。
這種看似信心滿滿的家夥,不是真正的自信,隻是愛顯擺,愛吹牛。真正擁有自信的人,話可能不多,事卻辦在實處。不聲不響就打了漂亮的一仗。
這是一個崇尚自信的時代,充滿自信的人走出去會有不一樣的風采。但是,很多人錯誤地理解了自信,認為不管什麼事,隻要說“我能行”就是自信。但他沒有考慮到事情背後的各種因素,和自己實際的能力,隻是盲目地拍胸脯、立軍令狀,等發現事情比自己想象中難太多時,就灰頭土臉地縮在一邊,不言不語了。
這種錯誤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現過,通常我們稱它為“眼高手低”。
大象在地上行走,看到在天空中飛翔的鳳凰,想要抓,可是腿卻抬不高,這就叫做眼高手低。
在職場中,經常有一些人為了討得領導的歡心,事事搶著做。對於領導交待下來的事想都不想就應承下來,但實際能力卻沒有到達那個水平。當他把不盡如人意的結果呈現給領導時,自然會挨一頓批評。
還有的人特別希望一步登天,成為公司的中高層領導,認為自己勝任有餘。他的學曆可能很高,但能力未必很強,拿著不高的工資,做著不出彩的事情,心思卻早已飛上枝頭,夢想變成鳳凰。時間長了,自然會心有不滿,認為自己懷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