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像貓一樣生活(5)(3 / 3)

我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報複

總有一些人刻意傷害貓咪,對它們做出很殘忍的事情,遺棄、虐待。這些對貓咪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傷痛,除了身體上的傷殘,心理上也會受到嚴重的摧殘。

但當傷痛過去後,那些貓咪並沒有瘋狂地報複人類。並不是它們沒有尖牙,也不是沒有利爪,隻是不願意把自己受到的傷害加諸別人身上,哪怕是曾經傷害過它們的人。

而人類呢?麵對傷害你的人,哪個人不是恨得咬牙切齒?

於是,你罵我一句,我回敬你兩句;你做一件對不起我的事,我就背後給你穿小鞋。報複,人的報複來得多麼迅猛。報複,真的能讓人的心得到解脫?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報複是一種心理現象,別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名譽、利益,很氣憤,便想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報複心理大概大部分人都體驗過。

等到心情平複後,一切會恢複正常。但是,部分人會把這種心理活動付諸於實際行動,這就是報複行為。報複目標如果泛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這就成了“泛目標報複”,而這種報複心理和行為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傷害,最終結果不過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在受到傷害時要建立正確的思維邏輯。

受到傷害時,人一定要冷靜一些。由於痛苦,人的思維邏輯容易出現混亂。比如,女人常常因為一個男人壞,就認定所有的男人都是壞的;由於一個人騙了你就認定所有的人都是騙子,這種邏輯本身就是錯誤的。

受傷害時,不要把痛苦再強加到別人身上,不應該用同樣的手段以牙還牙。

受傷時,要合理地發泄心中的憤怒和憂傷。

受傷時,不要一味地悶在心裏。找個朋友說說心中的煩惱,借此機會把那個家夥痛罵一頓;或者寫日記,把心中的鬱結都訴諸於筆端。事實證明,這樣做能最大程度地緩解心中的鬱悶。明天,太陽再次升起來時,你會發現生活依然是那麼美好。

受傷時,不要用生命開玩笑。

生活中,人為情自殺的例子並不少。但是,這個“為”字讓人感到太沉重了。這個被你“為”的人,常常成為箭靶,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對不起你,他總會承受驚人的壓力,因為大家總是同情弱者的。死了的人理所當然贏得同情,被“為”的人成為代罪羔羊。

如果你“為”誰好,你得讓他受益或者得到點恩惠才行。如果你“為”他自殺,那是害了他,讓他這一生,無論如何都要承受罪惡感和歉疚感,他得到什麼好處呢?所以,“為他自殺”是個模棱的用語,它背後真正的意思可能是,為了讓他有罪惡感而自殺。

事實上,人在愛情中,把自己看得太重,愛情“服侍”不周的話,就要尋死尋活。說穿了,隻是人類嬰兒期以哭鬧獲得注意的惡性衍生而已。

請你張開眼睛,小心這個“為”字。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為”他犧牲這麼久,他為什麼都沒有感覺?因為有時候的“為”,那個人並沒有得到什麼利益,隻是被你死纏亂打而厭煩不已。

別傻了,這種行為一點都不可歌可泣。千萬別把它形容成為愛犧牲的高尚情操。何況,你的生命不隻屬於你自己,它屬於所有的親人和朋友。你“為他自殺”了,而親人和朋友們卻要在悲傷中度日,不得不接受你突然離去的事實。你怎麼忍心讓愛你的親人受這種折磨呢?

4.跟著貓咪學生活

沒有一隻貓會從清晨到黃昏不停地抓老鼠,累得氣喘籲籲,卻沒有時間停下來享用。那簡直是在虐待自己!

世界上的老鼠是抓不完的,事情也是做不完的,就算今天24小時連軸轉,也永遠都會有第25小時要做的事情等著你。

些人過得不快樂,是因為不懂得停下,不懂得適可而止。讓自己在樹陰下休息,才能欣賞到路邊的景色。

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不就是隻老鼠嘛

“啊!老鼠!”這是大多數人見到老鼠時的反應。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是人們對待老鼠的態度。

而老鼠的天敵——貓,本應該一見老鼠就窮追不舍,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隻有在餓的時候,貓咪才會抓老鼠吃,但大部分時間,貓咪對老鼠卻視而不見,因為它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玩耍和休息!

貓咪抓老鼠通常是在夜裏,當太陽下山、暮色上升之時,貓咪就開始做準備,活動活動腿腳,抖擻抖擻精神,磨磨爪子。等到月上東山,星鬥滿天時,貓咪就藏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等待小老鼠的出現。

一旦鎖定目標人物,貓咪就會屏住呼吸,掂起腳尖,弓起身子,慢慢向目標靠近。等調整到合適的角度和距離,就立刻躥出,迅速地伸出利爪,把老鼠撲倒在地。

等享受完戰利品之後,貓咪就不再工作,而是悠閑地玩耍,或是趴在一旁,搖著尾巴休息。

因此在很多人眼裏看來,貓咪幾乎是不用工作的,每天都過著無憂無慮、瀟灑自在的生活。

的確如此,人類和貓咪比起來要痛苦許多,每天五六點鍾就有人被迫爬起來,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準備出門上班,在擁擠的公車和地鐵上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