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像貓一樣生活(3)(2 / 3)

另一種依賴是源自情感,完全地將一顆心托付於某個人,因他的喜而喜,因他的悲而悲。對方的一個眼神,自己就失去了判斷;對方的一個手勢,自己就失去了行動能力。在這種人眼裏,生活除了心中所念的那一個人,就再沒有其他事情或人需要自己關注。

被動的情感生活,猶如剃了骨的身軀,癱軟在地上站不起來。

獨立不但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並非冷酷得不屑與人交流,也並非不能融入集體之中,而是從心發出的力量。

人為什麼要保持獨立?因為要使身心散發出持久的魅力,不隻是小鳥依人的柔情之美,更有臨水而居的清冽曠世之美;

獨立並不是要拒絕所有人的關心和疼愛,隻是要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更幸福、更完美的人生;

獨立並不是脫離集體而生活,不是出了麻煩也不要人幫忙,隻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獨立不是孤獨,而是不在情感或經濟上依賴別人,假使對方移情別戀,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站起來。

有個女孩,原本特別能幹,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擁有傲人的業績。後來女孩戀愛結婚,丈夫也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總裁。婚後的生活幸福甜蜜、無憂無慮。

為了打理好這個家,女孩在工作與家庭中選擇了後者。她撒嬌地問丈夫:“我專心地當全職太太好不好?做你的後盾。”疼愛妻子的丈夫當然說好,還拍胸脯說讓自己來養這個家。

很多年後,激情退卻,丈夫有了小三。妻子最終選擇與丈夫分手,並帶著一歲多的孩子獨自生活。

失去了經濟來源和情感寄托的她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想來想去隻能出去工作。多年不入社會的她有一些猶豫,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可轉念一想豪氣頓生:“當年我工作得那麼出色,現在一定也行!”

可是真等她重新步入社會才發現,在這短短幾年間,職場已經完全變了樣子,原先她做得得心應手的事情,現在非常吃力,還經常被年輕人嘲笑,就連很多時尚用語她也聽不懂。

這時她才明白,依賴別人最終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所幸,她最終憑著堅強的毅力找回了自我,在職場上站住了腳。

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有本事,才能不受誘惑,不為五鬥米而折腰。

可惜,有些人看不透這一些,因為惰性作祟,他們總是向別人伸手拿錢,看別人的臉色生活。

而那些施舍給他們錢財的人呢?一方麵享受著頤指氣使、高高在上的感覺,一方麵從心裏看不起伸手要錢的人。

不獨立的人,走到哪裏都會被人瞧不起。怨誰呢?隻能怨自己。

要有大人的成熟,但也要有一顆孩子的心

貓咪總是充滿了好奇心,用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看這世界。不管它有多少歲,你都會覺得它像一個小孩子般。就算它行將就木,眼睛裏也總會閃著純潔的光芒。

歲月在貓咪身上,隻留下了不可逆轉的生理變化,但它們的內心依然像初生的小貓,友善、純真。依然會對毛絨絨的線團感興趣,依然會追著自己的尾巴轉。

可是歲月留給人類的仿佛更多,除了改變了外貌,還改變了內心。所以很多人都害怕變老,尤其是女人,一過了25歲,就開始每天盯著鏡子中的自己,在眼角、嘴唇旁尋找小細紋的蹤跡。如果尋不到就像奪過了一場大劫般欣喜,可如果尋到,便像世界末日一樣。

男人也是如此,隨著年齡的增大,體力有所下降,望著越來越大的啤酒肚,也隻能感歎歲月是把殺豬刀了!

變老不僅會帶來容貌上的改變,還會帶來心理上的改變。變老意味著閱曆和要麵對的事情越來越多,由此而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多。壓力不僅可以使人心力交瘁,更會加速衰老。

那麼人能不能不變老,永遠像孩子一樣呢?

答案是令人失望的:不能!

因為人總是要生活在社會中的,要麵對一切好的或不好的事情。如果永遠像個孩子一樣,隻會帶來更多的麻煩,無法解決問題,別人也會覺得你沒有成熟,無法和你溝通。

難道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嗎?真的要看著自己一天天變老而無可奈何嗎?辦法當然有!那就是擁有一個成熟的頭腦和一顆孩子樣的心靈!

頭腦成熟是人變得理性的標誌。成熟的人不僅局限於身體上的成熟,而是為人處世上的成熟。

成熟的人遇事不衝動,會用理性的眼光審視社會,用冷靜的態度應對突發事件,善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誘惑有自製力,能獨立地承擔一些事情,即使沒有他人從旁輔助,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

然而,光是成熟是遠遠不夠的,假使一個人處處用成熟的態度對人對事,也是頗為乏味的。因為缺少了孩子一樣的純真,就像天空中沒有了白雲、小鳥和彩虹。

一個人不論多麼成熟,也不要忘記了像孩子一樣純真。純真不是幼稚,幼稚是因為缺乏智慧、沒有更多的感悟,而純真是去除心中的雜念,使生活變得簡單,更容易體會到快樂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