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一個人:“生命隻剩下三天,你會做些什麼?”
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說出,總要認真地想上一想,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
而如果你問一隻貓同樣的問題,它依然會一如既往地生活,因為原本它活著的每一天,都沒有辜負自己。即使生命就在下一秒鍾結束,也沒有任何遺憾。
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在自傳中寫道:“假如你隻有三天的光明,那麼你會怎樣使用你的眼睛?假如你知道,當第三天的黑夜來臨以後,太陽就永遠不會再從你眼前升起,你將如何度過這短暫降臨的、寶貴的三天時光?你最想讓你的目光停留在什麼上麵?”
現在,請每個人都問問自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幹什麼?對你來說,似乎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問題,怎麼可能呢?
因為,你覺得你還很年輕。即使沒有二八芳齡的花樣年華,也有比老年人足夠多的時間資本。為此,你總覺得時間太多了,於是找盡各種節目,想方設法地打發無聊的時間。
然而,與其將寶貴的時間用來“打發”,為什麼不多問自己幾次: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做什麼?
在電視中、小說中,甚至是生活,我們沒少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生命即將結束的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把每一分鍾都安排好,去做自己以前有時間卻沒有做的事。在生命結束的時候,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世事無常,人生難測。當你為過去的種種感傷時、當你不停地追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時、當你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時,時間已經從你的指縫間流走了,再也找不回來。現在,帶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個問題去生活,去工作,你會發現你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
別把單身的時光用於“無病呻吟”。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單身的時光不是太長,而是太短。單身其實是一個人生命中很美好的一段時光。當你在等待那束玫瑰花的到來時,你正有足夠的時間供自己支配,也有足夠的自由來決定自己去做什麼。
你完全可以利用這短暫的時間為自己設計一番,充電也好,旅遊也好,總之你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安排,不用考慮別人的意見。一個能把單身生活過得很充實的人,未來有伴侶的生活也不會枯燥無味。因為,你已經學會了一個人的獨處,一個人的時間安排,而不需要別人的特意陪伴。
找點時間,多陪陪家人。
不要說你忙,你沒有時間。別忘了,父母不會站在原地等你。他們一天比一天蒼老,生命的列車隨時可能停駛,意外也隨時可能降臨。趁他們健在,多打個電話,多回家看看,陪陪他們。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請你用半天時間好好注視父母的臉,什麼時候他們的白頭發又多了、皺紋又深了?什麼時候他們的背不再挺直、行動不再利索?不要等到一切都失去了,才一個勁地懊悔自己欠他們太多,孝心盡得太少。
打個電話,和朋友們聊聊;約久不見麵的朋友一起出來坐坐。
友情是需要經營的,友誼也是很脆弱的,而時間往往會把你們多年的友誼一點點消耗殆盡。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請你打個電話,問問朋友的近況,說說心裏話。然後,約朋友一起出來坐坐,看看彼此有什麼變化,最近有什麼活動。有多久了,你沒有關心過朋友的動靜,也不曾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離開鋼筋水泥的格子間,到大自然中走一走。
有多久了,你沒去感受藍天白雲、綠樹流水了?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城市的燈紅酒綠讓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能讓你感到分外的親切,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貴,體會到一草一木的美好之處。
假如你隻有三天光明,你不得不感歎時間太短了,你根本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大自然的一切盡情收在眼底,也無法把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悉數收入耳中。
大自然,也是健身的好去處。不要等到健康亮起紅燈時,才想起去人滿為患、空氣汙濁的健身房鍛煉。背起背包,徒步在樹林中,清新的空氣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用你的雙眼,仔細看看你以前從未注意的東西:鬆樹那粗糙不平的表皮、鮮花那可愛的肌理……用你的雙耳,聽一聽小鳥清脆的叫聲,山間溪水流動的聲音……
把你的“無聊時間”用來閱讀。
人是需要不斷成長的,而閱讀就是成長的最好辦法。把那些無聊的小說、無趣的雜誌扔到一邊,多看看經典的書籍,讓你的心靈得到熏陶,讓你的自我得到保持。
人們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的氣質不僅是讀出來的,也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的。相反,一個胸無點墨的人難以有自己的想法,容易成為別人的思想的盲從,更不用說保持自我了。
假如你隻有三天光明,你才會發現過去的已經永遠過去了,未來又遙不可知,唯有現在才是你能把握的東西。讓曾經的傷痛、淚水永遠地留在記憶深處吧,把握好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去生活、去愛你身邊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