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在眾多仆役的簇擁下穿花度柳,跨過垂花門,轉過一架大理石插屏,行了一射之地,方進入餘氏的永寧閣。
永寧閣室宇精美,環境清幽,遊廊下掛著一隻小小的虎皮鸚鵡,腹部的華羽碧綠如翡翠。
許是察覺到了陌生人的氣息,鸚鵡鉚足了勁兒表現,昂頭尖叫道:“老太太納福,老太太納福...”
守在門口的俏丫頭見到來人,笑吟吟地走下庭除,福身道:“二老爺萬福,二小姐萬福,老太太自晨起就念叨著你們呢,快些進去吧。”
母親文鳶難產離世後,是祖母餘氏一手將蘇瑤拉扯長大,直至六歲才隨爹爹蘇旭外放去了臨安府。
此刻聽到祖母對自己思念殊深,蘇瑤心中立時生出一股孺慕之意,紅著眼眶兒,三步並作兩步地小跑過去。
俏丫頭見狀,忙替她打起簾攏,朝屋裏揚聲喊道:“老太太,二老爺,二小姐回來啦。”
疾步進入暖閣,蘇瑤就見兩個丫鬟攙著餘氏迎了上來。
三年未見,祖母雖精神矍鑠,雙目明澈,但滿頭白發已如銀,連一根黃的也挑不出來。
“瑤兒?”餘氏雙眼凝視著蘇瑤,眼角的皺紋輕輕顫動,激動地喚道,“我的好瑤兒。”
聽到熟悉親切的呼喚,蘇瑤鼻子一酸,眼中淚水滾來滾去,登時撲入祖母懷裏,哽咽道:“祖母,瑤兒回來了。”
餘氏緊緊抱住她,心中慈愛沛然而生,垂淚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往後啊,再不準離京了。你伯父如今盛蒙榮寵,日後便沒有人再敢欺負你們父女倆了。”
布滿皺紋的手撫摸著蘇瑤披肩的雲發,心裏愈發自責內疚起來。
若不是自己溺愛這丫頭,放任她跟著阿旭離京,也不至於到了二八年華,還沒正式定下親事,耽誤了笄禮。
聽到祖母護短的話,蘇瑤再也繃不住,淚水撲簌簌滾下玉頰。
眾人見祖孫兩人大有抱頭痛哭的架勢,都圍上來,你一句我一句地將兩人勸解住。
蘇瑤這才止住哭泣,與蘇旭拜見了餘氏。
餘氏高高興興地受了禮,拉著蘇瑤在她身側坐下,細細凝視了一番,眼裏的欣慰與滿意,怎麼也藏不住。
這時,門外走進來一個嬤嬤,手裏捧著一個大荷葉式的青瓷盤子,盤裏裝滿了紅豔豔的櫻桃。
走到蘇瑤身前,神色溫柔地一笑:“二小姐,老太太知你打小就愛吃櫻桃,前日就命人備下了,快嚐嚐。”
櫻桃好吃,樹難栽。時下汴京城售賣的櫻桃皆是從魯地運送過來的,因著路途遙遠,耗時頗長,采摘的都是七成熟的果子。
可即便這樣,也是一果難求。就連聲勢煊赫的國公府,也隻買到了這青瓷盤裏的半斤。
心中一時暖烘烘的,如沐春風。蘇瑤悄悄用帕子擦去眼角的水光,在餘氏鼓勵的目光下,拈起一顆櫻桃,含入檀口。
貝齒碾開油光閃亮的櫻桃皮,清冽的汁水霎時四溢。酸味偏重,但祖母的心意卻讓她心裏泛起了甜絲絲的感覺。
她彎下眼角,親昵地挽住祖母的手,發自肺腑地感激道:“真甜,謝謝祖母。”
“你這孩子,外頭待了幾年,就與祖母生疏了?一家人何須謝來謝去。”餘氏眼眶再次濕潤,愛憐地拍了拍蘇瑤的手背,“你喜歡吃就好。”
蘇茉注視著堂妹右頰上淺淺一個梨渦,心裏微酸。
這時節哪有甜的櫻桃,瑤妹妹還是和小時候一樣,什麼事都藏在心裏,又溫柔又懂事,叫人不愛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