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淩晨時分,太陽還未升起,東方天際微微泛著青色。
李承乾便早早起床,在丫環們的服侍下穿好衣服,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李承乾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早睡早起,健康身體。
再說古代人一般都起的早,特別是需要上朝的官員,一般都是在大概三四點鍾的時候早早起來準備,然後等待點卯上朝,待上朝結束後,回家再繼續睡一會,古時候稱之為“回籠覺”。
雖然李承乾現在還不用去上朝,不過李承乾要去崇文館讀書,作為太子去的晚了總歸是不好的,再說了太宗對崇文館盯的也緊。
李承乾在園子裏慢跑了幾圈,先活動活動身體,跑了幾圈之後,李承乾隻是稍稍冒汗,氣息並不見一點散亂,可見這具身體基礎打熬的非常結實,然後李承乾便打起了上輩子跟一個老道士學的太極拳和大學軍訓時候學的軍體拳法以及李承乾本身的武藝。
古時候常說: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更何況君子六藝也包括射、禦,所以不要看李承乾是讀書人也是要學習武藝的。
所謂射就是五射,五射即:“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即箭穿過鵠的,要用力適當,恰中目標,剛剛露出白色箭頭;參連即先發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頭低,徐徐行進的樣子;襄尺即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應退讓一尺;井儀即連中四矢,射在鵠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個井字。
禦就是五禦,五禦即駕車的技巧,包括:“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鸞、鳴都是車上的鈴鐺,車走動時,掛在車上的鈴鐺要響得諧調;逐水曲即駕車經過曲折的水道不致墜入水中;過君表即駕車要能通過豎立的標竿中間的空隙而不碰倒標竿;舞交衢即駕車在交道上旋轉時,要合乎節拍,有如舞蹈;逐禽左即在田獵追逐野獸時,要把獵物驅向左邊,以便坐在車左邊的主人射擊。
通過射和禦可以看出一個合格的君子也要掌握一定的射箭和駕駛戰車的技能,隻不過有的人學的精通,有的人學的不是很精通吧了。
更何況大隋朝連年征戰,對軍功非常重視,所以凡是家庭富裕,孩子有習武有條件的,家長都會讓自家小孩文武並重,再說了那時候世道也亂,學點武藝防身總歸是不差的。
老李家雖然是詩書傳家的門第世家,優良的家庭基因使得老李家出生的孩子身體條件都不差,再加上老李家的血統中的部分胡人基因,使得老李家的男男女女都能舞刀弄槍,而且武藝也很不錯,就是高祖李淵也曾親自上陣殺敵,無論是李玄霸、李世民、平陽公主李秀寧,還是李建成、李元吉,都能上馬殺敵,隻不過武藝各有不凡而已。
作為老李家的嫡長孫,李承乾在家庭的影響下,從小的時候也是非常喜歡學習武藝的,李承乾小時候非常崇拜的就是李承乾的叔叔李玄霸,李玄霸可是號稱是隋唐第一好漢,力能扛鼎,善使一雙擂鼓甕金錘,雙錘舞動起來,何止虎虎生風,幾百斤的擂鼓甕金錘在李玄霸的手裏可真是擦著即死,挨著即傷,所以李玄霸在戰場上簡直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滅佛,無人能敵。
李承乾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李玄霸一樣策馬奔騰,馳騁沙場,所以李承乾本身也是學習武藝的。
有著李承乾從小大好的良好基礎,李承乾在打太極拳和軍體拳的時候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感受,所以李承乾練習的也更加賣力。
上一輩子李承乾因為錯過了學武的最佳時期,長達後再練習武藝的目的就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今生既然有了這麼好的條件,學習武藝既能強身健體,有能多個一技之長,李承乾說什麼也要把武藝給練好了,至少不能糟蹋了這麼良好的身體條件,再說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既強壯又健康的身體會給李承乾以後帶來說不清的好處的。
東方天際微亮,李承乾收身而起,稍微清洗一下身上的汗漬,換了身幹淨舒爽的衣服,吃點早點,帶上寒雪準備好的筆墨紙硯,便登上高重準備好的馬車,前往崇文館而去。
崇文館雖然也在東宮,離太子府邸也不是很遠,步行也可以前往,而且步行也可以欣賞一下沿途的景色,不過以前李承乾都是駕車去的崇文館,現在的李承乾也不想搞的太過特殊,別人都有車馬接送,隻有你步行來回,未免顯得太過另類,而且太子也要有著太子的威儀,如果李承乾不注重自己的威儀,便又會被一些老古董們教育勸諫。
古人就是這點不好,太過注重禮儀,幹什麼都要合乎規矩,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麼君臣之禮,長幼之序。
兩人相見或者幾人相見,要麼你給別人行禮,要麼別人給你行禮。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