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點頭稱道:“你聽說過李靖率輕騎五千為先鋒,攻打後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軍繼後。李靖首先攻克江陵外城,接著又占領水城,繳獲了大批舟艦,卻讓孝恭全部散棄江中,順流漂下。諸將對此做法都困惑不解,認為繳獲敵船,正好充當軍艦,為何卻遺棄江中,以資敵用?李靖胸有成竹地說:“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軍四集,吾表裏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安用之?今棄舟艦,使塞江下,援兵見之,必謂江陵已破,未敢輕進,往來覘伺,動淹旬月,吾取之必矣。”李靖的疑兵之計果然奏效,長江下遊的蕭銑援兵見江中到處都是遺棄散落的舟艦,以為江陵已破,都疑懼不前。交州刺史丘和、長史高士廉等將赴江陵朝見,在行進途中聽說蕭銑已敗,便都到孝恭營中投降。”
說完歎息曰,李靖似此戰例不勝枚舉,確是兵家之傑也。
說完,看了我深受感染的情態,沒有示意我說下去,而是嚴肅的說道:“今太子到邊關,舅舅送你四個字,多看少說。”
我點頭同意道:“我這次去,也是準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隻是去學習,鍍金的”說完自嘲的笑笑。
長孫無忌點頭同意道:“我聽說薛仁貴是你舉薦,範興又是你府上出去的人,所以擔心你會少年心性,調去戰端,年輕人,渴望建功本無錯,但是你現在缺乏很多的條件,時機也不成熟。所以若要強行建功之事,隻會適得其反。
另外,就算你獲得勝利也會惹氣戰端,所以無論成敗都會讓皇上認為你鹵莽而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說不定太子之位都有不保的危險。”說到這裏長孫無忌已經聲色俱厲了。
我心中被他的這一翻言語,弄的很是不快,把我當初一激動就要赴邊的想法大相徑庭,但是細思又確實如此,不禁有點難掩失望。
不過心中還是非常佩服長孫無忌的明於事禮的。
長孫無忌見我的表情,反過來安慰我道:“這次皇上的意思你明白嗎?”
我點頭表示明白,長孫無忌繼續道:“那請太子說一下,讓舅舅看看。”
我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內已經恢複了當初論英雄的神采道:“這次去就是傳達四個字,守土抗戰,先守後戰!”
長孫無忌笑道:“太子能明白,我也放心了。”
在我起身告辭的時候,我又留了半步道:“我這個太子的位子,能否做的下去,都在舅舅一念之間啊,隻要舅舅幫我,別人對太子這個位子隻能想想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