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國皇室集體出動,場麵之大是前所未見的。
而蘇辰作為這次的貴客,不僅受到了最高的待遇,在談判的過程中更是非常順利。
計劃中的海外擴張進行的之順利,是蘇辰都沒有想到的。
不僅如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蘇辰公司還收到了多個國家的合作意向。
他們表示隻要蘇辰願意在他們國家建立工廠,那就能給蘇辰最大的優惠力度。
對於這一點,蘇辰後來也明白了。
這些國家想的無非就是鰱魚效應。
將自己這個巨無霸以優厚的待遇引進國家,這樣就能夠讓他的公司在這個國家迅速火爆。
而和他公司做同等業務的公司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到壓力。
有了壓力,自然也就有了進步。
雙贏的場麵,每個國家都希望看到自己國家的技術更進一步。
然而三年過後,從Y國開始。
這個國家的決策人漸漸發現蘇辰的公司在Y國好像已經成為了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在蘇辰公司還沒有進來前,自己國家搞通訊的公司雖然沒有什麼亮眼的成績。
但是在本國的領土還是有一些份額的,還能夠生存下去,一年也能夠超過百億的營收。
可自從蘇辰的公司被引進後,國內的一些公司的確是第一時間感受到了壓力。
也確實如同決策人想的那樣,每家公司都是加大了對人才方麵的投入以及研究成本的投入。
想要在成為鰱魚效應中活下來的沙丁魚。
然而一年後,他們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加大人才費用和研究費用的投入,研究出來的東西就是沒有蘇辰公司的先進。
不僅如此,蘇辰公司的成本居然隻是他們的十分之一不到。
這還怎麼玩?
同樣的東西,你賣十塊,不賺錢,別人賣一塊還能夠賺一倍。
更何況蘇辰公司的產品質量還是自己公司的幾倍。
就這樣,兩年下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扛不住研發費用的增加,開始出現虧損。
最重要的是隨著和其他公司以及國家合同的到期,業務量也開始衰減。
直到三年後,已經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和蘇辰的公司競爭了。
而出現這種問題的也不止是Y國,還有其他國家。
其中也不乏曾經最強的米國。
即使他們國家拒絕和蘇辰的公司合作,但國內公司的業務量也出現了退步,也隻能靠著國家自己支撐了。
又三年後。
蘇辰的公司在通訊領域真正成為了寡頭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