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寶在太子府聽差已有數日,他那機靈聰慧的頭腦和豪爽大方的性格,就像春日裏的暖陽,不僅迅速融化了與眾人之間的陌生冰層,還讓他和眾侍衛相處得親密無間,宛如兄弟手足一般。而他那熱情開朗、樂於助人的品行,也使得太子府上下人等對他喜愛有加,但凡府中有個大事小情,眾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翌日,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太子府的庭院中。侍衛長神色嚴肅,步伐匆匆地穿過回廊,將正在庭院中擦拭兵器的魏曉寶叫至跟前。他目光凝重,語氣低沉地說道:“曉寶,太子殿下叫你過去一趟,讓你出趟外差。”
魏曉寶心中雖存有疑惑,但深知太子之命不可違,更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撣了撣身上的灰塵,即刻跟著侍衛長前去麵見太子。
踏入書房,隻見太子端坐在椅子上,表情凝重如霜,眉間似有化不開的愁緒。他微微抬眼,目光落在魏曉寶身上,緩緩說道:“曉寶啊,你剛到太子府不久,尚無根基,為人也清正,本宮信得過你。現有工部右侍郎趙德財因賣官索賄,貪汙巨額工程款被禦史台拿下,被判抄家充軍流放。此等貪官,罪大惡極,為防其中存有貓膩,現命你隨同前往監督,務必確保此事公正處理,不可出現絲毫差錯。”
魏曉寶聽聞,心中一凜,深知此事責任重大。他連忙跪地,恭敬而堅定地應道:“殿下放心,屬下定不辱使命,必當盡心盡力,不負殿下重托。”
太子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一絲讚許和期許。他站起身來,走到魏曉寶身前,親手將他扶起,又仔細叮囑了幾句,無非是要他小心行事,留意各方動向,切不可被人蒙蔽或收買。魏曉寶一一銘記在心,隨後便領命而去。
魏曉寶首先來到吏部,那吏部衙門莊嚴肅穆,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前的石獅子威風凜凜。他向守衛出示了太子的令牌,得以順利進入。在吏部的檔案庫中,他認真查看此案的來龍去脈。
趙德財,此人原本是朝廷的三品大員,掌管著京城至關重要的水利工程。這本應是一份造福百姓、利國利民的要職,然而他卻利欲熏心,被金錢和權力蒙蔽了雙眼。利用手中職權,大肆貪汙公款,將本應用於修繕河道、加固堤壩的工程款中飽私囊。並且收受商人的巨額賄賂,對那些質量低劣的工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多處水利設施在雨季來臨時不堪一擊,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有買官賣官的不法行徑。將朝廷的官職當作商品,明碼標價,賣給那些不學無術、品行不端的富家子弟,使得官場烏煙瘴氣,真正有才能、有抱負的人卻報國無門。
皇帝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當即下旨嚴查。經過禦史台一番詳盡的調查,趙德財的種種罪行被逐一揭露,證據確鑿,鐵證如山。他那曾經高高在上的地位和虛假的榮耀瞬間崩塌,朝廷果斷決定對其家產進行抄沒,以作懲戒。
魏曉寶仔細翻閱著案卷,每一頁上的文字都仿佛在訴說著趙德財的罪惡。他的眉頭越皺越緊,心中對趙德財的憤恨也愈發強烈。這樣的貪官,落得如此淒慘下場,確是罪有應得。
隨著抄家令下達,抄家行動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
清晨,天色微明,京城的街道上仍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給整個城市增添了幾分神秘和壓抑的氛圍。一隊官兵在刑部官員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趙德財的府邸前。府邸那緊閉的朱紅色大門,在霧氣中顯得格外陰森,門前的石獅子此刻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風,顯得格外冷清。官兵們手持火把,跳動的火焰照亮了府邸的匾額,上麵刻著“趙府”兩個醒目的大字。魏曉寶也在此時手持太子令牌來到領隊官員身邊站立。負責這次抄家行動的是刑部郎中李明遠,他麵容嚴肅,眼神中透著堅定和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