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寶與張大彪的重逢,已是數日後的事了。剛一見麵,兩人便如久旱逢甘霖般,迫不及待地向對方傾訴起分別以來的種種經曆。這幾日裏,魏曉寶每日跟隨那位老者勤練武藝,揮汗如雨,每一滴汗水都見證了他的努力,收獲也是頗為豐碩。而張大彪則馬不停蹄地四處奔走,忙著搜集揚州知府貪汙的證據,一路上可謂是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但憑借著他那不屈的意誌和果敢的行動,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到了晚間,兩人並肩踏入一家小酒館。點了幾樣小菜,又要了一壺香醇的美酒。酒足飯飽之後,正欲起身離開之際。
忽然,從不遠處傳來一陣喧鬧之聲,其間還伴有璀璨奪目的燈火閃耀。二人滿心好奇,忙向身旁之人打聽,這才知曉今晚此處正在舉辦一場別開生麵的中秋詩會。
“詩會?”魏曉寶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前世好歹也算是個有些文學底蘊的青年,說不定能在這詩會上大顯身手,展露一番鋒芒,說不定還能賺取些許銀錢。
張大彪亦是興致勃勃,豪爽地說道:“兄弟,咱們何不去湊個熱鬧!”
言罷,兩人便興致盎然地朝著詩會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
詩會現場,華燈璀璨,處處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得好似一片歡樂的海洋。眾多文人雅士們身著華麗的服飾,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笑風生,舉止優雅而從容。魏曉寶和張大彪站在人群之中,他們的穿著顯得質樸而簡約,與周圍這絢麗多彩的環境相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詩會正式拉開帷幕,主持者是一位年約五旬的老者,他精神矍鑠,聲如洪鍾,高聲宣布著規則:“此次詩會,以中秋之景為題,諸位才子需在一炷香的時間內創作一首詩,由在場諸位共同評判,最優者可得紋銀百兩。”
眾人聽聞,紛紛開始磨墨鋪紙,個個眉頭緊蹙,陷入苦思冥想之中。魏曉寶卻神態自若,從容不迫,他緩緩抬頭望向那輪明月,稍作思忖。而張大彪在一旁則緊張萬分地注視著他,雙手不自覺地攥緊,心裏默默地祈禱著兄弟能夠一舉奪魁。
就在此時,一個胖乎乎的書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隻見他搖頭晃腦,聲情並茂地高聲念道:“中秋月亮圓又圓,嫦娥姐姐舞翩翩。我吃月餅甜又甜,快樂逍遙似神仙。”
眾人聽了,先是一愣,隨後哄堂大笑。有人忍不住打趣道:“這哪能算詩啊,分明是小兒的歌謠!”那胖書生卻毫不在乎,依舊沾沾自喜地說道:“這叫通俗易懂,是你們不懂欣賞!”
魏曉寶也被這一幕逗得忍俊不禁,心情愈發地輕鬆愉悅起來。他低下頭,筆走龍蛇,一揮而就。
隻見他所寫的是:“明月皎皎照九州,清風瑟瑟拂心頭。桂花飄落香滿徑,秋思悠悠繞畫樓。”
詩剛完成,周圍先是陷入了一片鴉雀無聲的沉寂,緊接著爆發出一陣此起彼伏的讚歎聲。有人激動地說道:“此詩意境美妙絕倫,情感真摯深沉,實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但也有人心生不服,一位富家公子趾高氣昂地站了出來,他目中無人,輕蔑地瞥了魏曉寶一眼,搖頭晃腦地念出自己的詩作:“中秋佳節月如盤,佳肴美酒樂無邊。家人團聚笑聲甜,幸福美滿心自安。”
眾人聽了,一時之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有人覺得這詩雖然應景,卻顯得過於平淡無奇,缺少韻味和深度。也有人認為富家公子出身名門,詩作自然不會差到哪裏去。
就在眾人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一位學識淵博的秀才挺身而出,他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吟誦道:“中天明月掛蒼穹,秋意濃濃染霜楓。詩韻隨風飄萬裏,會逢知己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