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可薩人以捷列克草原為中心,建立可薩都城巴倫加爾,公元722年被阿拉伯人摧毀,隨後汗王遷往了伊迪爾,即阿拉伯人說的拜達。公元1016年,羅馬皇帝巴西爾一世聯合基輔羅斯等勢力滅亡了可薩人。
阿拉伯篇
哈裏發韋立德勵精圖治,他的西征大軍攻入了伊比利亞半島,取得了驕人的戰績,開始威脅到新興法蘭克王國的墨洛溫王朝。阿拉伯帝國的疆域空前壯大,哈裏發指示東方戰線的古太白,與大唐修好,並向長安派遣使臣。
公元715年,哈裏發韋立德不幸病逝,享年三十九歲,指定其弟蘇萊曼繼任哈裏發。
喜歡享樂的蘇萊曼哈裏發證明了自己並不隻是一個花花公子,他在繼承兄長勵精圖治的政策下,擴大了帝國的對外功略,並派出其弟哈希木為大將軍統率阿拉伯海上大軍,對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發動了最大規模的圍攻,這也是繼阿拉伯倭馬亞王朝的穆阿威葉、葉齊德後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圍攻君士坦丁堡,最終被羅馬人的希臘火所擊敗。
公元717年,蘇萊曼哈裏發同樣病逝,享年三十九歲,臨終前聽從了大臣的勸告,指定其堂弟歐麥爾繼承哈裏發。
虔誠的歐麥爾二世將詩人和音樂家驅逐出了宮廷,大力引導人們皈依真主,並通過免稅等政策吸引非******的其他民族,在他執政期間,帝國內的******數量激增,導致納稅人數量銳減,國庫空虛。在宗教方麵,他大量興建清真寺,同時也禁止拆除其他宗教的寺廟,進行了適當保護,特別一提的是他對宗教進行改革,在清真寺禮拜時廢除了詛咒阿裏的行為,並獲得了對手阿裏派的尊敬。
公元719年,歐麥爾哈裏發也病逝,時年也三十九歲,臨終前實現了對前任哈裏發、堂兄蘇萊曼的承諾,指定堂弟葉齊德繼任哈裏發。
葉齊德上台後廢除了許多歐麥爾的虔誠政策,引導帝國回歸到了正常的軌跡,不再鼓勵人們皈依真主,增加國家收入,繼續對外擴張,葉齊德哈裏發留給後人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和他的兩個美麗寵妃賽臘梅和海萊素的故事。
繼承葉齊德的是他的兄弟哈希木,哈希木是倭馬亞王朝最後一個有作為的哈裏發,在完成在任多年的統治後,倭馬亞王朝已經日薄西山了。
阿拉伯東部總督哈查隻,生平殺戮過多,老年後暴戾反複無常,晚年經常出現精神錯亂,於公元714年6月病逝於瓦西兌。
呼羅珊總督古太白,於公元712年冬天進攻撒馬爾罕,新康王烏勒迦在對抗失敗後與古太白談判,承諾保留城內的宗教建築和商鋪,烏勒迦開城投降,進城後的阿拉伯軍隊背信棄義,徹底摧毀了祆教宗祠教堂,除了重點保護了幾家商人的店鋪和家產外,同樣洗劫了撒馬爾罕。古太白的背信棄義惹起共怒,就連大馬士革的學者都進行了抗議,並預言“大馬士革的建築遲早要被突厥人摧毀”。
古太白保全了越兒在大馬士革的財產,並向長安派出了使者,使者見到玄宗皇帝立而不跪,很是傲慢,當使者奉命前往越兒店鋪拜見時,吃了閉門羹,越兒閉門不見,送交的書信立即撕毀,以對古太白背信棄義的抗議。
公元715年,韋立德哈裏發病逝,古太白與蘇萊曼不和,率軍起義,兵敗被殺,人頭被送往大馬士革,一代名將以屈辱的結局終了此生。
塔立格和他的貝都因勇士們在西方征服北非、遠征伊比利亞半島的戰爭中屢立戰功,成為當時小有名氣的將軍,恢複了其先父的名將聲譽,受到了韋立德、蘇萊曼等幾位哈裏發的賞識和重用。
同時他的兄長葉齊德在古太白死後,繼任呼羅珊總督,因冒報軍功而得罪了哈裏發,受到了削職為民的懲罰。
8世紀20年代以後,阿拉伯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激化,內訌不止。一直受歧視、受壓迫的非阿拉伯******紛紛揭竿而起。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750~754在位)利用波斯籍釋奴阿布·穆斯利姆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於750年推翻了倭馬亞家族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曼蘇爾(754~775在位)時遷都巴格達(762)。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西域篇
娑葛死後,蘇祿率領突騎施殘部再次興起,蘇祿以可汗自居,統領西突厥各部,眾至二十萬(一說三十萬),稱雄於西域,給予當時向中亞發展的大食人以沉重打擊,大食人因而稱之為“抵頂者”(AbMuzim,意為牛或象等衝撞抵頂的龐大動物)。公元713年大唐任命蘇祿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賜號忠順可汗。
公元738年,蘇祿為其下大首領莫賀達幹所殺,突騎施複亂,蘇祿子吐火仙立,與莫賀達幹相攻。娑葛之後稱“黃姓”,蘇祿之後稱“黑姓”,更相仇殺。779年後,葛邏祿強盛,據有楚河流域,突騎施二姓衰微,遂為所役屬。
紅霞嫁於蘇祿,多年未生子女,受到歧視,後蘇祿迎娶阿史那懷道之女金河公主為妻,後又娶默啜之女,吐蕃女子為妻,紅霞悄然出走,不知去向,後人不知其終。
薩力特帶人抵抗阿拉伯人入侵,兵敗被俘,被釋放,其家產被沒收,古太白允許他帶著越兒的財產前往長安。
到長安後,薩力特在越兒的資助下,很快東山再起,成為了大唐最有影響力的粟特商人。
留守在撒馬爾罕的商人,接受了阿拉伯人的統治,很多人改變了原宗教信仰,改信******教,成為了******。
阿拉伯商人和粟特商人之間開始了新的交易往來。
大唐篇
郭元振在睿宗時被征召入京,任太仆卿,掌管兵部,後玄宗於驪山觀軍陣演練,看到軍容不整,紀律鬆散而大怒,欲斬郭元振,百官求情而得免,卻被罷官為民,後來調任外地為官,鬱悶成病,病逝於上任途中。
秦家兄弟一直在軍中任要職,官至將軍。
陳龍從校尉逐漸做到了副將,也做到了將軍,在後來的怛邏斯會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武延光多年在邊地任職,躲過了一波又一波的宮廷風波,後調任北庭州,年老後得以返回京城。
蘭州的護衛們依然來往於絲綢之路上,或者形成團隊,或者一兩個配合,西到瓜州玉門關,東到長安洛陽,往來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