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查隻並在公元702年(******教曆83年)開始構築一座新城,地址就選在庫法和巴士拉的中間,底格裏斯河的西岸,取名瓦西兌,就是“居中”的意思。這裏作為他的統治中心,除了他和他統領的敘利亞親戍衛隊,就是部分從河間地區的粟特人和突厥人。哈查隻對當地伊拉克人並不相信,也隻有他信任的人才能在這個城市裏定居。
還沒進巴士拉的時候,海倫就曾經悄悄地告訴越兒,在這個地區不能長時間停留,也盡量不要和當地人發展成為要好的朋友,從進入到離開這段時間,必須謹言慎行。
“為什麼?”越兒很不理解,奇怪地看著海倫。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了,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這都是阿拉伯人自己的事情,記住,我的主人,這裏可是大馬士革的對抗者啊。我們是過路的商隊,不能沾這方麵的麻煩,所以,在這裏不要向任何人提您是古太白將軍的朋友。”
越兒依然雲裏霧裏,她曾經去問胡楊,胡楊老人也不知道他在大唐的這段時間,美索不達米亞的阿拉伯人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但他覺得海倫能提出這樣的建議,肯定有她的道理,還是讓越兒接受海倫的建議。
關於伊拉克和大馬士革之間的矛盾,就這樣埋在了越兒的心裏,直到她在大馬士革遇到了那位最虔誠的******貴族,才解開了她心中的迷團,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商隊出了巴士拉,逶迤北上,沿著底格裏斯河前進。
堅固的瓦西兌城就在眼前了。
按照慣例,商隊先進入瓦西兌,向稅務官交納在本地區的過路的稅費,如果商隊在該城停留並買賣貨物,還要繳納更多的稅錢。
瓦西兌城的稅務官是一個辦事幹練的阿拉伯中年人,他先驗看了商隊的通行文件,然後查驗了商隊的人數和牲畜數量,大概對貨物進行了核實後,報出了商隊要繳納的稅錢。
稅錢的數量相對而言比大唐在西域地區的一些關卡數量要高一點,但這裏不是關卡,而是重要城鎮,商隊還是能很輕鬆地接受的。
在繳納完稅錢辦理好相關手續後,那個稅務官卻喊住了越兒,他的臉上開始掛著一層恭維的笑,“您是古太白大人的朋友吧?我們伊拉克的總督大人剛發過話,讓您和您的商隊先在城裏住下,他想見見您。”
“誰?總督大人?”越兒有些困惑,這裏的總督大人無疑就是那位收割人頭的鐵血哈查隻了。
早在木鹿的時候,越兒等人就聽古太白說過這個鐵血總督的故事了,尤其是他單槍匹馬闖入到庫法的清真寺,發表那段著名的演講,引用那段著名的詩句。整個商隊就決定盡量不從瓦西兌經過,直接從伊拉克北邊的摩蘇爾直奔敘利亞。可沒想到受波斯商人的委托,行程有了改變,不得已才到了波斯灣,到了巴士拉。
在進入瓦西兌的時候,商隊的打算也是快進快出,繳納完稅錢後立即北上庫法。可沒想到,還是被留住了,更讓人納悶的是,這個總督平時有那麼多公務要處理,怎麼會留意這麼個小商隊呢?可既然總督大人有了這樣的命令,也不能違抗,不然,能發生什麼後果大家還真的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