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長安西市(2 / 2)

在東市,大唐的金銀製品、瓷器、銅器、茶葉、竹器、紙張,當然還有絲綢,被外國商人大量批發,再通過絲綢之路運到遠方。

此時的長安西市,正是最熱鬧的時候,街道居然顯得有些擁擠了。

越兒每到西市,總感覺到不同的新鮮,大柳樹旁的那家又新進了西域的貨物,“胡瓜,胡瓜,香脆可口的胡瓜啊,快來看一看。”

那是一根綠色的,上麵有點小刺的,細長的東西,顯然剛從清水裏浸泡過的,擺在那裏,一個西域商人在那裏叫著,他穿戴著西域人特有的服裝,圓錐帽子,對襟圓領的藍色綢緞外套,腳上一雙緞靴。

他是一個年輕的粟特商人。

越兒第一次看見,趕緊走過去,用粟特語問他,“這,這是什麼東西?”

“胡瓜,”西域商人笑眯眯地看著這個小姑娘。

“可以吃嗎?”越兒忽閃著可愛的大眼睛,問他。

那商人笑了,“當然可以,嚐一下吧,雖然很珍貴,但我喜歡你,來嚐一下。”

越兒微笑著拒絕了,雖然她也很想嚐一口這不遠千裏來到長安的瓜果,但是,她不能,她知道這些瓜果都很珍貴。

她右手放在左胸,微微一彎腰,“謝謝,不必了,再見。”

然後,她歡快地跑開了,跑向了下一家,程二牛趕緊跟在她的身後,很擔心她丟了。

西市更多的是西域和波斯商人,他們不光沿著絲綢之路,把波斯和西域的貨物、特產、商品帶到了長安,把大唐的絲綢、瓷器、茶葉帶到了西麵,甚至更西的歐洲,還把這條路上的文化帶到了這座千年古城。

西域的音樂、歌舞、樂器,都來到了長安,除了商人,很多民間藝人也到了長安,於是在大唐長安一直流行的是胡騰舞、胡旋舞和拓枝舞。琵琶和飛旋的龜茲胡姬美人,成為長安才子們追捧的目標。

除了貨物和歌舞,還有來自西邊的宗教也隨著商隊一起來到了古城長安,自大唐高僧玄奘法師西去天竺取經歸來,一些天竺的僧侶也來到了長安。不僅是佛教,波斯人信奉的祆教、新興不過百年的******教,還有來自更西方的一些拿著十字架的人傳播的景教,都在大唐境內開始傳播。

很多西域和波斯的商人選擇在長安定居,他們憑借自己精明的頭腦,和超強的經商能力,在長安都發了財,不知不覺中也融入了這個城市。尤其是波斯商人,他們鑒別寶物的能力,似乎是天生就擅長的。

在長安的西市,找權威波斯商人鑒別寶物,也成為一種行業中的規矩了。

老波斯商人胡楊的古玩店,就在西市的最中心。

這裏有真正來自波斯的紅珊瑚和琥珀,也有打磨成珍品的和田美玉,有來自白衣大食的香料,還有來自大馬士革的精致的鋒利的短刀……這裏有世界上少見的奇珍,這裏有人世間難遇的異寶,這裏有一個慧眼識得寶貝的人。

掌櫃胡楊老人,是這店裏最重要的寶了。他在長安經商十數年,憑借自己的經驗和經商之道,生意做得非常紅火。同時他也是長安東西兩市最權威的鑒賞專家,他的收藏經驗和他的旅行經驗一樣豐富。

這裏寬敞、明亮,這裏的桌椅都很舒適,夥計們對於越兒的出現,一點也不奇怪,雖然也都知道了她的怪病,但老掌櫃的提前吩咐過了,他們也都很懂規矩。

程二牛去其他店鋪尋找一些搬運的短工去做,他將越兒送進了胡楊的珠寶店,便轉身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