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在畫山水。從山體到林木,從雲腳到水口,一層一層勾勒,一遍一遍渲染,從案上移到地麵,再從地麵拖上畫案,橫看,側看,近睹,遠瞄,反反複複間,我真切地體會了“收拾”的意味。
對於繪畫,永遠是落筆容易收拾難。大筆一揮,隻是個起步,接下來怎麼走?東坡雲:與可作畫胸有成竹。縱然是成竹在胸,可落實到筆墨,也還是脫不開收拾。畢竟自然界的萬物皆有著複雜的個體構成,即便是一葉一花,也有著姿與質的特殊意韻,而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完完整整地再現其全部。這樣就有了取舍的空間,而取舍之間,將突顯出畫者的眼界、筆墨技巧和詩意。
俗話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去掉粗陋的,庸俗的,汲取精華的,高尚的。丟掉虛偽的,假象的,保存真實的,誠摯的。而所謂收拾,其實是收和拾的疊加。收起來珍藏,拾過來體味。
以收拾來完成畫麵,收的是前賢的經驗和自然之真趣,拾的則是個人情愫和心境。
一幅畫的好壞,取決於畫家的收拾能力。見好即收,拾得佳趣,是為最美。而見什麼都收,拾得太勤,又常常是對畫麵的破壞。古人雲: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此是對聚與散的點悟。而疏密聚散就是收拾出來的。齊白石說:真正的好畫,多一筆則太繁,少一筆又太簡。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當然,收拾並不局限於作畫,日常生活中,我們正頻繁使用這個詞。女人將著裝化妝,稱作“收拾一下”。主婦將除塵、疊被稱為“收拾房間”。孩子將整理書本稱作“收拾書包”。看起來,這些都是小事一樁,但其間富含深意。有品味的女人,能將自己收拾得淡妝濃抹總相宜,而俗不可耐也是被女人胡亂收拾出來的,可見這裏的收拾玄奧多多。有品味的主婦,能將家居收拾得雅致溫馨,沒章法的主婦卻把家裏弄得像廢品收購站。其間的區別在於取舍是否得當。小孩子整理書本,其間透出的性息,就能判斷孩子未來的前程。思路清晰的孩子,從小就很能分類整理。從哪兒取件再放回原處去,有章有序,這樣的孩子將來的生活品質就高。而自己的物件走哪兒丟哪兒,永遠找不到要找的東西,這樣的孩子,將來的生活也會是一團糟。
相對而言,女人愛收拾自己,男人愛收拾別人。女人愛收拾屋內,男人愛收拾庭院。小男人以收拾別人為樂,大男人以收拾江山為趣。小男人以收拾女人為勇,大男人以女人的收拾為榮。小女人以收拾男人為樂,大女人以收拾之樂取信男人。
我們從抓周之後,就開始了一生的收拾。收拾的過程其實是取舍的決擇,先得才能舍,會舍才能得。
如此去想,人生就是一幅畫,開筆之後,就是一個慢慢收拾的過程。二十歲之前,是墨稿,大局已初定。四十歲之前,在著色,走的是陽光大道還是獨木橋,取決於自己的色彩偏好,赤橙黃綠青藍紫,冷暖由心造。六十歲之前,是點睛,也是收拾的關鍵時段,成敗都在此。六十歲之後,是題款階段,為自己的畫麵找一段恰當的文字,題在恰當的位置,讓別人解讀。八十歲之後,是加蓋印章,成敗皆定格,別人已無從諫言。
想想很有趣。借用紅學家周汝昌先生的話:人生就是藝術,沒有缺憾,隻有還沒實現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