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人生之路,並不是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相反,多數情況下,它都是一條艱難、崎嶇的山路。當你在前進的過程中,想要去翻越這一座座大山的時候,就不得不經過穀底,而人往往在穀底的時候,最失意,因為抬頭仰望大山,山的巍峨身姿讓人畏懼,讓人覺得不可征服。
但是,心理學家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覺得山穀的形狀,如同一口大鍋,當你走到鍋底的時候,隻要你肯付出努力,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是向上的。因此,誕生了“鍋底法則”。
“鍋底法則”對於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意義: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生活的過程中,因為年輕時的輕狂無知,因為客觀條件的限製,我們難免不遭遇人生的低穀,低穀裏有險灘重重,有山路泥濘,這一切可能會讓你迷失方向,喪失前進的力量。但是當你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雖然眼前困難重重,但是抬眼看去,頭上的每個方向都是向上的,並不會覺得讓人無路可走。
長篇曆史小說《康熙大帝》的作者——二月河,他的原名叫淩解放,他就是從人生的低穀走向頂峰的。
二月河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經常留級,所以直到21歲的時候才勉強從高中畢業。畢業之後的二月河便參軍入伍,當了一名工程兵。每天都要下到數百米深的井裏去挖煤,頭上戴著安全帽,腳上穿著長筒靴,腰裏還要係一根繩子,抬頭不見天日地在黑水中摸爬滾打,時間一長,二月河開始覺得這樣的人生境地真的很淒慘,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穀底了。
之後,他決定不再安於現狀,利用業餘時間走進團部的圖書館,開始了廣泛的閱讀,甚至連枯燥的《辭海》都啃了一遍。在當時,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再不開始努力的話,這輩子也許真的就完了。
讀了圖書館裏的古籍之後,他開始對郊外殘碑上的古文感興趣,於是便將那些碑文用鉛筆拓了下來,然後苦心鑽研。終於,這些晦澀難懂的碑文被他研究透了,當他再回頭去讀古籍的時候,就覺得容易多了。當他從部隊退伍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圖書館的書都讀了個遍,這樣就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日後,轉到地方以後,由於對《紅樓夢》頗有研究,很快便被吸收為紅學會會員。在一次研討會上,由於討論到了康熙皇帝的文學成就,此時二月河靈光突現,想寫一部曆史長篇小說。終於,二月河在部隊打下的古文基礎,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在收集第一手資料的時候,他信手拈來,沒有費吹灰之力。經過數個嚴寒酷暑,他不停地寫,1986年,他的第一部曆史長篇小說《康熙大帝》終於出版問世了。從此,他滿腔的創作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就像那二月的河水,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二月河終於從人生的低穀,經過不懈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頂峰。
顯而易見,如果當初在部隊的他甘於現狀,不思進取的話,根本就不會有現在名滿天下的二月河。他也曾經經曆過人生的低穀,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在井下挖煤,看不到一點希望。可二月河最終還是振作了起來,雖然沒有一條具體的道路可行,但是他卻從可以著手的地方開始行動,一步步走來,終於從低穀走向了人生的頂峰。
事實上,在生命的長河中,奇跡是隨時可能出現的。即使是我們一時陷入了人生的低穀,看不到任何希望,可是心中的信念一定不能丟,處境雖然一時無法改變,可是我們人卻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即使暫時派不上用場,但是卻比坐以待斃要好得多。
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奇跡,是因為他們即使遭遇了人生的低穀,也懂得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低穀中確實是險灘激流,危險重重,但是隻要你懂得把頭抬起來,向上看,就一定能夠重拾信心和希望,而不是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擾,茫然不知所措。
“鍋底法則”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隻要我們心懷希望,肯努力,肯付出,即使再大的困境,我們也會勇氣十足地走出來,從而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燦爛天空。從現在起,我們要學會運用“鍋底法則”,讓自己走出人生的低穀,具體方法如下:
自勉法。
用積極的信念去不斷地激勵自己,即是身處困境中,我們也要時刻勉勵自己,告訴自己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肯努力,肯付出,隻要信念堅定,再大的困難也有克服的那一天。因為信念對於處在人生低穀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很多成功者也都是靠著自己心中堅定的信念,一步步走出困境,登上成功的高峰的。
善於利用身邊的資源。
陷入人生低穀之時,不要自暴自棄,要努力去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利用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創造一些有利於自身日後發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