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第一節幸福的藝術之美——田靜芳

屈指算下來,這十年過得可真快,十年前當我們如一個嬰兒一樣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們就確定了走自己的“藝術教育”之路,並由此開辟一個新天地,創造一個新空間。從懵懵懂懂闖入這一片天地,一步步探索、一步步解疑,到一步步破解難題,一個多維的藝術教育體係漸漸豐滿起來。日前,我校舉辦了一次題為“幸福的藝術蓓蕾”的征文,初衷是從不同的側麵看看十年藝術教育形成的體係,究竟對孩子全麵發展發揮著多大的作用。

我認真的閱讀著每一篇的稿件。隨著對一篇篇短文的閱讀、對一行行文字的品味,我不禁淚流滿麵。回首來時路,想到遭遇困難重重的“尖峰時刻”,使我毛骨悚然,想到克服困難“乘風破浪”時,我便禁不住熱血沸騰。我的思維和情緒一次次被震撼著、幸福的藝術之美田靜芳被感染著,我在深刻感受著我校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活動給成長中的孩子們帶來的成功與喜悅。十年的藝術教育之路,讓我流過汗也流過淚,行程中有過徘徊,有過痛苦。但是,不管經曆多少坎坷,我和我的老師們收獲著大大的幸福果實,感受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春天。我由衷的自語道:做幸福小學的校長真幸福。

這是我在通讀“幸福的藝術蓓蕾”校征文稿件後即時寫下的隨筆。由此,我也萌生了一個念頭,把這次征文的稿件收集起來,編成一個集子,集腋成裘,總結收獲的過去,並更好的麵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並以我的這篇感想作為這個集子的一篇序言。《幸福的藝術蓓蕾》分為序言篇(學校的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為該書做序一篇)、教師篇、學生篇、外一篇(本書成書過程中,適逢全市各小學招生期間,為解除新生家長的一些對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時理解上的誤區,《唐山晚報》開設了專版,刊登有關文章,這篇稿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談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如何完美地銜接及和諧成長的問題,和本書內容關係密切,所以也收錄在其中)、後記。這簡短的文字更是在堅持藝術特色教育十周年的真情實感,征文字裏行間記錄了每位老師和孩子們成長的心路曆程,更是我們藝術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很多時候,我以為,工作,特別是做教育工作,真的就是一個良心的職業,隻要你真心付出,你就會得到回報。隻要我們心中常有一顆童心、胸中常懷一顆良心,在教育這塊沃土上用心、用情耕耘,我們一定會收獲整個春天!我是幸運的,能從事這樣一項可以無限延長生命價值的職業!

成書過程中,承蒙教育主管部門、各位領導、同事、同仁們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編書過程中雖竭盡全力,終究為一家之言,難免以偏概全,各種失誤、錯誤也在所難免,望各位方家給予諒解,並誠請給予指正!不勝感激!

第二節品讀,回味,感動——趙靜

細細地品讀學生們的心靈記述,感動著他們的感動,激情飛揚於孩子們的甜美回憶中。身為人師,你會因此而忘記了一天的勞累,徜徉於快樂、幸福中。我們提供給孩子們的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孩子們帶給我們的是驚喜、感動。

藝術課堂的渲染讓他們的學習生活更精彩,為課本學習增添了七彩虹,成就了明天的不一樣的他(她)。跳動的文字像音符組合成了一首幸福小學暢想曲。有位學生這樣寫道:國畫教室裏,燦爛的陽光透過卷簾傾灑進來,坐在仿古桌前,聞著滿屋的墨香,聽著老師諄諄的講解,使我沉醉於此時的清靜幽雅當中。孩子們用他們的眼睛,用他們的心記錄下了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腦海中飄過一幅幅畫麵:國畫小組的學生遠遠走來,提著小桶,手中品讀回味感動趙靜攥著毛筆,滿身墨香;穿著舞蹈鞋,嘰嘰喳喳一群跑過來的是小天使舞藝培訓團的;手裏拿著葫蘆絲,一臉驕傲與陽光是器樂小組的孩子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會讓你的耳朵裏不時鑽進來琴聲、歌聲和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