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整個海螺村的村民而言,是個非常值得高興的日子。
因為不僅領到了豬肉,還賺到了錢。
一天挖一百斤的麻竹筍,就拿到了十塊錢的收入。
要是能連續拿一個月,就有三百塊錢了。
這樣的收入,可比縣城吃公家飯的公職人員,要多太多了。
這讓海螺村的村民,再一次對蘇捷感恩戴德。
在此之前,他們隻會說蘇捷是個二混子,不爭氣的家夥。
而這會,個個都稱讚蘇捷,是個聰明能幹的人。希望他以後,能夠帶領全村的人發家致富。
罵他的話,蘇捷他不在乎。而對於恭維他的話,他也不會在意。因為現在的他,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至於別人愛說什麼,就隨他去了。
這收麻竹筍的生意,大概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結束了。
而且越到後麵,村民們送過來的竹筍,也一天比一天少。
畢竟竹林裏的麻竹筍是有限的,大家天天都去挖,量自然是一天比一天少的。
所以到後期的時候,也就不需要兩個人去送麻竹筍了,蘇意玫自己一個人去就行。
趁著這段時間,蘇捷打算出去找找商機,不然等加工廠一停工,就真的是徹底沒有收入了。
雖然說他們之前賺到的一萬多塊錢,花幾年都綽綽有餘。
但是他不可能,真的就這樣坐吃老本。
明年的這個時候,或許還能做這個竹筍的生意。但是肯定也沒有最開始自己做的那會,那麼賺錢了。
再加上,別人會不會發現這個商機,跟他搶生意也說不準。
更何況,他還要給家裏人蓋新房子,所以他必須要賺錢,而且要賺很多很多的錢。
.......................
第二天。
吃過早飯,蘇捷問村裏的龍生叔,借了一輛自行車,他打算到德山縣城去轉轉。
走路去的話,起碼要四五個小時才能到,一來一回,估計天都得黑了。
騎自行車,騎的快的話,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到了。
整個德山縣城,其實是非常大的,下轄一個街道,也就是德山街道,18個鄉鎮,蘇捷所在的華東鎮,就是其中一個。
而人們通常說去德山縣城,其實就是德山街道。
德山街道的麵積,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但現在真正發展的,就隻有城南片區。
而常駐人口也不算多,大約就兩三萬人左右。
這邊有一條中心街道,也就是所謂的商業街。
百貨公司,供銷社,菜市場,甚至是一些吃飯的小食館,都在這裏。
蘇捷來到德山縣城,第一時間就是去了商業街,因為這裏人最多,也是最容易發現商機的地方。
可是來到這邊,逛了一圈以後,他都沒有想到,自己該做些什麼?
你說去賣菜嘛,這裏已經有好幾檔賣蔬菜的。而且他來到以後,就觀察了一會,來買菜的人,並不是特別的多。
原因很簡單,德山縣城這邊有很多的荒地,所以不少人都會利用空閑的時間,自己去種點菜。
畢竟這個年代苦,賺點錢也不容易,所以能自給自足的,幹嘛還要花錢去買。
而蘇捷也猜想,這些來賣菜的人,估計都是自己家裏種的多,吃不完,才拿出來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