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陽光(1 / 3)

第120章 新舊對比再相約

和強展英約好,寒假帶著小區孩子們拚裝軍艦模型,參加陽光城少兒模型展後,武佳琦心頭那點隱藏的暗沉徹底被“暖”光了。她要忙的事情還有很多,特別是要協助明疆玉配合丁老準備和市府領導在陽光城大居比照片!

“尹副書記、李市長,我們沒想到,您們真的會來看陽光城大居新舊照片對比展,還特地出席我們創新活動基地的揭幕儀式!”

這一年國際誌願者日,陽光治理單元的協同治理創新活動基地建成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居民活動用房在聽取多位群眾代表的意見後,經過“三治”力量合計商討,由明疆玉一撥社區工作者連續設計、修改了十八稿,被打造成一個能夠開展多樣化、多層次基層治理公益活動的多功能場所。

開幕式當天,那位曾經帶著調研隊伍被陽光城居民圍堵了兩個多小時,認真聽取、記錄群眾意見的市府負責人帶著高校、市發改委、市文明委的聯合調研隊伍再一次來到保障房大居,被時常觀看新聞報道的居民們一眼認了出來!

“嗬嗬,您好呀,丁老!”

“您們好,您們好!尹副書記、李市長,沒想到,您們真能如約來赴咱們的‘照片對比之約’!”

“和您,還有陽光城大居的居民們約好了,怎麼能不來?來,一定要來!”

“領導,您們別忘了,還有我!我呀!”

市府調研隊伍剛剛和丁老握了手,辛大媽、宋阿姨、牛阿公和“大王”“喬大爺”一隊居民已圍了上來。辛大媽擠進人群,一手一個搶拉住兩位市領導的手,那手搖擺的和幾年前一樣激動!可她紅潤且載滿開心笑意的臉龐和身後照片展上那激動、氣憤的麵容又是大不一樣的!

“嗬嗬,記得,記得,您的性子還是這樣直爽!喲,您是‘喬老爺’吧,您的氣色比前好!大家都好啊!”

“領導好!”“您們好!”“真高興您們能再到陽光城來!”“如果可能,我們陪您們到處走走看看,我們大居和以前那是大不一樣了!”

“還有我,領導,還有我!‘大王’,您還得我嗎?”

“哈哈,‘大王’同誌,幾年沒見,你怎麼好象瘦了?但精神多了!”

“嘿嘿,嘿……那不是陽光城環境好了,我女兒上大學以後,我老婆每天拉著我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到河邊景觀帶去跑步呢!我不但瘦了,和老婆的身體都好了不少,以前吃三大碗飯還覺得沒力氣,現在吃什麼都香!”

“大王”今天要和辛大媽、宋阿姨、翟大伯幾個作為居民代表在研討會上發言,剛和社區工作者聚在一起,商量要提出什麼倡議,聽到幾年前的調研隊伍又來了,開心得跟著辛大媽他們就衝了過來。

“哈哈哈……”

李鎮、甄慎和居民們看著臉紅、不好意思的“大王”,全樂了。

明疆玉和喬玲玲更樂——甄慎和很多後來遷入陽光城的居民不會想到,現在這位神采奕奕、氣色健康、樂觀爽朗的壯漢子,和幾年前為“開門十件事”恨意深重、凶巴巴領著隊伍衝向市府調研隊的胖住戶是一個人。

“各位領導、居民朋友們、多元治理隊伍的代表們,請看這張功能示意圖——在陽光協同治理創新活動基地裏,我們一共為大家劃分了七大活動版塊。最左向進門處的活塊版塊廳是‘基層社會治理概念廳’。它一方麵明確列出並解釋了咱們國家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理念和意義,另一方麵結合咱們陽光治理單元的實踐工作,展現社區治理的發展曆程,其中包含了陽光城大居幾年來的發展變化,還包括了我們社區管理向社區治理轉型過程中的大事記……”

創新活動基地裏,又一次穿上職業正裝、踩著高跟鞋出場的明疆玉,這一次是擔任了解說員。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大居剛剛建成啟用的第一年,辛大媽說咱是‘一窮二白’的階段……”

“嗬嗬,那時候,我們最發愁,對動遷住到保障房新社區後悔透了!不知怎麼過下去,恨死這裏!”

“哈哈哈……辛大媽,您現在還恨嗎?”

“不恨,不恨,我很喜歡這裏!”

辛大媽樂嗬嗬的樣子,惹得市領導和居民們一片笑聲。

“這張照片,是我們與第一批黨建聯建單位簽約,成立‘大居聯合管理服務行動組’的時候。從那時開始,我們在區鎮黨委帶領下,就居民‘急難愁’問題進行問題聯合商討與協調,取得積極效果……”

“嗬嗬,聽小明同誌這樣解說,估計那時候,你們陽光城就有了‘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蔭芽。”

“市長,您說的沒錯!”

“我記得那年解決違法裝修、違法堆物,派出所、城管執法隊還有工商管理所的同誌們直接把辦公室搬到陽光城,和居委、物業聯合現場辦公。我當時去居委會辦事,都當走錯地方了!”

“哈哈,翟大伯,可正是從那個時候,你開始參與社區誌願服務。”

“是啊,哎,轉眼幾年過去了,那張照片上咱們李鎮頭發還是黑的,現在他頭發都花白了!”

“派出所老祝所長也退休了,真的很想他!”

“不要緊,咱們後天在第二版塊‘文明清風園’裏開設法治講座,咱們小章副所長會請他老人家來。”

明疆玉聽著居民們與市領導的回憶,感覺自己的講解都別有滋味:“大家請看這一張,這是那年咱們陽光城六個共有產權保障房集中入戶的現場。這是我在丁老指導下,被王佳康幾個小夥子‘護’著,爬到樓頂上拍的照片。”

“嗬——這照片的場景真壯觀!”

“是啊,這麼多人家集中入戶,這樣的場景非常罕見!而且看得出——現場很有秩序,不混亂!”

“那時候,咱們區鎮黨委、政府出動各條線的職能力量,配合開發商、物業辦理入戶手續。派出所、交警、城管等單位都全力支持陽光城的社工隊伍,做好秩序引導和現場服務。我們誌願者隊伍也全撲上去了,就為著保證一萬戶居民順利入戶!” 鄧大伯想到當時的場景,還是非常激動!

“所以要是單單依靠政府的人力和資源投入,是遠遠沒辦法滿足大居社區管理與群眾服務的龐大需求!”

“這一張有趣,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大家都穿上戲裝了?啊喲,有阿慶嫂、九斤姑娘、還有劉海砍樵……邊上的是這邊位小同誌吧,這位是誰,他扮的是?”

“嗬嗬,那是我們為陽光城居民第一次搭台唱大戲。那上麵的媒婆是前大居黨委的老何書記……那位阿慶嫂是我們平安誌願者和幾個銀行分行的同誌一起扮的……您說的幾位年輕同誌,喏,是我們社區工作者小明、笑妹和同事們!”

“嗬嗬,扮得好!社區群眾舞台就要居民和‘三治’力量一起演!”

“後麵那兩張,是陽光城商業街開業。我們居民特地送上公益演出……那幾張,是東方西院開院後,他們到陽光城來開展服務,居民到醫院去開展助醫服務,我們搭起了社區與駐區單位互通服務的雙向橋……”

“嗬嗬,好啊!”兩位市領導在新舊對比的照片牆前感歎,“陽光城的建設與發展真是‘一年一個樣,幾年換新樣’!陽光治理單元的發展更讓我們有了信心!我們一定能借助社會治理轉型的‘春風’把群眾工作做得更好!”

“看來,我們得和陽光城定一個新的約定,咱們要看看社區治理創新後的成果!”

“好啊!”“好!”“那這次,是我們陽光城全體居民和您相約!”……

社區治理大事記與多元治理活動風采展示牆上,幾百張由社區工作者與居民們精心挑選出來的照片,以無比真實的畫麵,展示著保障房大居、基層治理單元在國家改革浪潮中不斷前進、發展的曆史印記!

在居民們自己裝飾起來的公益活動家園裏,站在照片前的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那份強烈的視覺與心理衝擊!市政府負責人與保障房大居的住戶們、參與社區治理的隊員們,不自覺都改變了曾有的心理——若說幾級黨委、政府的負責人,是從盡快推動保障房社區建設、緩解數萬居民生活壓力的焦急中,轉向了喜看保障房大居成熟發展、有效創新治理模式而高興與欣慰;陽光城居民是從對公建配套滯後的“急、難、愁”轉向了喜享生活便利與豐富的“喜、樂、歡”,那麼以社區工作隊伍為核心構成的多元治理隊伍,就是從麵對一堆龐雜且難以解決的問題的無奈、苦悶、煩惱中,轉向了因為有協作、有方向、有途徑而擁有的積極、樂觀與充實……

窗外,又一年冬天即將來臨,落盡葉片的植株與四季常青樹木不會明白協同治理創新活動基地裏人們五味紛呈的心思。但明疆玉似乎知道,陽光城保障房社區的街坊鄰裏,可能會與東方市乃至全國各地的社區居民們一起,漸漸體會到——在“基層社會管理”向“基層社會治理”轉變並邁進的腳步中,居民生活的矛盾與訴求將與不斷嚐試、探索群眾服務的創新實踐相互交錯、相互促進著,就象在一年年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推進的曆史過程一樣,越過艱難坎坷、獲得發展與進步,讓人們能夠滿懷希望地一直向前、再向前……

第121章 社工崗位“香餑餑”

“看得出來,我們居民對陽光城,對咱們以黨建為基礎、團結凝聚起來的協同治理都積攢著越來越深的感情。那我們建議:基層社區黨組織要用更高的熱情、更大的勇氣、更廣泛地整合多元力量加入到社區治理轉型過程中來!讓居民朋友們更濃了熱愛保障房大居的情,更暖了對建設基層治理單元的心,營造更加文明、和諧、幸福的美麗社區!”

站在喜氣騰騰的協同治理創新基地裏,帶隊調研的市領導從牆上的照片、從居民們臉上讀懂了人們心中對未來那份溫暖、美好的期冀,轉過身看著治理單元黨委書記甄慎與他身邊的“三治”隊伍。

“八個不同城區舊域改造與住房困難的住戶們,短短幾年遷聚到一起的五萬多戶家庭,還有東籬片區、欣欣片區的動遷、商品房的居民們,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可能今天並沒有到‘協同治理創新活動基地’來參加開幕式,來觀看‘新舊照片展’,但我們相信有情、有愛、有家園!他們會和你們一起,從身邊數也數不過來的小事中發現社區家園的變化,從你們開展公益服務的一點一滴中目睹改革創新為社區帶來的美好,他們中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理解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發展的意義,對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負麵心理。但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會有更多人慢慢暢開心懷,慢慢認可並支持社區治理,慢慢認清自己社區主人翁的身份,慢慢加入社區治理的行列,直至他們能積極參與社區家園建設的那一天……那時,他們會感覺到社區生活的幸福與快樂,會感覺到彼此相互幫助的價值,這種感覺像陽光的味道,像梅花的開放,在經過風雨冰雪後,讓人更加珍惜與感恩!”

上一回,市府調研車是在驕陽裏背負著保障民生的焦急離開。這一回,市府調研團隊是被居民們用感激與期盼歡送。

丁老被明疆玉一眾小輩攙扶著,和市委領導再一次握過手,說下次展覽,他要和領導們一起做觀眾、做考官,看看小輩們交出的社區治理答卷、留下的群眾服務影像是不是讓人滿意。

調研團臨上車前,看著熱情服務居民的“小巷總理們”被穿著五顏六色表演服裝的居民們和誌願者們簇擁著,市府領導說出了一個“春天的消息”——經過多次調研與討論,市政府將緊扣國家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精神,提升與優化社區工作隊伍建設與管理!

明疆玉聽著社區工作者的錄考、薪酬、勞動待遇都將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社區工作人員將得到更為完善的就業保障,獲得規範化的教育培訓、考核激勵,擁有清晰的職業發展途徑,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話筒,拿起相機使勁拍著市領導和同事們握手的照片——今後要比照片,就從現在開始積攢好了!

一群年輕的社區工作者,目送著調研車隊離開陽光城後,全天議論的都是今天聽到的好消息。

“以後,沒人再認為我們社區工作者就是阿婆、阿奶、老娘舅組成的隊伍嘍!”

“嘿嘿,也沒人再誤會我們找不到工作,不好好學習,到這裏來混混。”

幾個未婚青年分別拿著手機給他們的另一半報喜。錢笑妹看著手機裏胖兒子的照片,忍不住直接給李家蘭、衛芸打電話。

“得啦,小靳幾個找對象的事,你們別發愁了!咱們社區工作者以後會被人重視啦!再不會男孩子不敢找老婆,女孩子不敢和閨蜜逛街……相信嗎?今後,咱們社區工作崗位會是越來越誘人的香餑餑,能吸引有才、有貌、有愛心的姑娘、小夥子不斷想加入到我們隊伍裏來……”

看著興高采烈的同事們,明疆玉也高興未來薪資福利的變化可以讓自己與“老夫子”肩頭上的壓力輕鬆下來,並且知道:隨著社區工作者建設與管理體係的規範化,大家的薪資、福利、就業環境都會得到優化與保障。社區工作者崗位也將不再被人看輕,甚至會越來越受社會尊重與重視!

老何頭不知打哪裏鑽了出來,挨著個拍王佳康幾人的腦袋。

“嘿嘿,別高興太早!社區工作者的待遇提升了,你們思想和素質能力也得跟上。不然這個‘香餑餑’不是那麼好吃的!我說,你們‘四小金剛’抓緊學習專業知識,別老想著拿錢哄媳婦,養孩子。”

甄慎和喬玲玲在門邊聽見了,回到辦公室就商議:開年了,一半居民區的黨支部和居委會麵臨換屆,該怎樣借著“春天的消息”,把基層治理單元的兩套班子抓好了、建穩了,讓“香餑餑崗位”能真正撐起群眾服務工作。

新一年支部和居委換屆時,金奶奶、田素安等老黨員紛紛推薦中青年一代的年輕黨員加入了支部隊伍。

張佳霞、賀英英、衛竹娟、儲保蘇已積累起一定群眾服務經驗、敢在居民區治理中“種新苗”“嚐試試驗田”的骨幹們,被甄慎“逼上了”支部書記的崗位。

“老何書記、金奶奶,您們以後得多幫幫我!黨務工作我還不熟悉。”單伶俐可愛的孩子過百日那天,她高票獲得通過,成為一名正式共產黨員,可她放不下緊張——儲保蘇把黨委工作交給她負責。所以這位年輕黨員比以往更加用心地跟在一群老黨員後頭,一邊看著、學習著他們,一邊找著向東揚幾個年輕人,想著法能把剛剛學習到的理念融入到工作裏。以至於不少時候,她愛人江軒隻能把孩子抱到居委會給她哺乳。

金奶奶看著有些擔心:“組織培養你,也不能隻顧了工作忘孩子,別鬧得江軒有意見!”

“不會,不會,金奶奶您放心!我現在能理解伶俐。我還想讓孩子從小感受一下你們這裏的氣氛。等他將來戴上紅領巾、戴上團徽再戴上黨徽,我這當爹的,也光榮……哎,別把你媽衣服拉壞了呀!”江軒想抱過孩子,可小家夥抓著單伶俐胸襟上的黨徽不鬆手。

“你這樣給孩子開早教呀?那我們可壓力山大嘍!”

張佳霞和賀英英正湊頭商量新支部的工作計劃,看到急得一臉汗的江軒,樂了。

第122章 四駕“馬車”齊心跑

“小宋,我怎麼感覺你們這小區……不,是這整個陽光城有點……”

“我們小區,還有我們陽光城怎麼啦?哎,你倒是說清楚,這樣吞吞吐吐的,急人!”

陽光城處處綠化中綻放開春蕾,美得讓人心醉。宋阿姨有了十分的底氣邀請原紡織廠十幾年沒見的姐妹們到家裏敘舊。

曾在新中國紡織工業發展階段做出積極奉獻的青春女郎們,都已有了銀白色的頭發,但在陽光城地鐵站碰麵的時候,還是象少女一樣活潑,相互摟著、抱著、拉著一路走來。喜悅的聲音比陽光城最新組建的“文明養鳥隊”裏那些小畫眉的歌聲還要好聽!

宋阿姨向一群小姐妹介紹著小區分布、公建配套及享有的公益服務,聽著姐妹們由衷的讚歎,掩不住一份小傲嬌。開心時,聽到原紡織廠工會主席這麼一句,心裏當下又浮上點擔心——原工會主席能幹又要強,紡織廠解散後,在市東街道競聘上崗,已經是個老牌社區工作者,她要看出什麼問題,後麵得趕緊通過居民議事會告訴居委主任,最好講給甄慎書記,請他們抓緊優化!

“哎呀,你快講,有什麼問題?我這心裏七上八下的!”

“啊喲,你急什麼,我又不是說這裏不好!……我隻是奇怪……”原工會主席打量著陽光城,站在路口時,還前後左右四向裏觀望了好一陣。

“姐姐,你到底在奇怪什麼?”宋阿姨跟著她四向裏看社區,看得心頭七上八下!

現在,她不僅是片區居民月度議事會代表,還是“文明啄木鳥”和“綠色美麗家園推動使者”。最近,黨支部書記還安排幾個年輕人,支持她創建“巧手有情特色文化樓組”。這陽光城已經是她心底裏的“家”,那別人要說這家裏有什麼問題,她能不急嗎?

“嗯……”原工會主席打夠了啞謎,摟緊宋阿姨的肩膀,悄悄問:“我在社區工作,一直聽說保障房大居物業收費很低!好象還達不到物業管理規定的二級標準。可你們這陽光城無論從整體,還是細處看,保綠保潔等服務質量遠遠不止二級,綠化裏很整潔、道路上很幹淨、小區內外幾乎看不見垃圾……”指著正在清倒垃圾筒的保潔工和不遠處維護公共設施的檢修工,“你看他們服務,就知道管理挺嚴格的。所以小宋,我挺好奇:你們陽光城大居物業收費高嗎?聽說你還是樓組長,不知你們樓裏住戶物業費交的怎麼樣?”

“這個啊……嘿嘿,你還真會問,那個物業費嘛……”宋阿姨也賣關子,揚起脖子,看看四方的住宅樓,看看一處處綠化,那心情就是一個“好”字,“物業費就是你們聽到那個標準,二級左右。至於物業收繳率……”

“多少啊?”

“收費率不算高,85%以上吧。”

“啊——這麼高?”“小姐妹”中不少人有點發了懵,原工會主席更激動,“保障房大居能達到這麼高的物業繳費率!快說說,怎麼做到的?”

“簡單!”宋阿姨輕輕拂了拂剛做的卷發,“支部書記指導我們‘三治力量’一起幫物業公司收的。”

“支部書記還管物業公司收費?你就吹牛吧!”

“真不是吹的!昨天,就是誌願者還有律師幫我一起做通了十四樓一戶人家的工作,補繳了一年的物業費呢!”

“哎,哎,我們做過社區工作的都清楚,居民和物業就是相互看不對眼可又離不開彼此的矛盾體!你們倒好,幫著物業收管理費了!”原工會主席簡直不知道怎麼形容心情——她協調過太多物業和居民的矛盾,太辛苦了!

“我和你們說啊,黨支部引入的專業律師就是不一樣。就他那麼上門講了不到十分鍾,居民就認識到他需要和物業相互支持,而不能因為不滿意就頂著不繳物業管理費,怕影響征信不說,萬一物業撂擔子,那大家日子不好過是不是?……走,咱們一邊喝咖啡一邊講……”

宋阿姨一邊把律師的話轉給小姐妹聽,一邊帶著她們去新開設的品牌西餐廳喝下午茶。

而同一時間,陽光基本治理單元一年一度“三治協力助推物業服務專題會”剛剛進行到一半。

“靳總,謝謝您,又一次百忙中抽空,趕到陽光城支持物業優化服務。”

“嗬嗬,甄書記,說實話,以前你們一叫我來開會,我是真恨不得沒聽到!居民們不滿意的地方太多了,罵人的、發脾氣的,從物業經理到‘四保一綜合’負責人,個個頭皮發麻、想繞著走。”

“哈哈哈……”

國家禁煙令升級,群眾服務中心會議室裏再沒以前的煙霧騰騰。甄慎不能象老何頭一樣,與各位負責人相互遞煙、傳打火機。可這影響不到各個協同治理單位融洽感情。

耳聽氣氛熱烈的討論聲,甄慎拿過開水壺,親手給負責陽光城物業服務的總經理續上茶,把一張統計表推到他麵前:“看看,這是今年十六個小區的物業收費率。”

“嗬嗬,巴經理早給我看過了,比往年又提高了三個百分點,真是謝謝大家了!”

靳總是真開心,向與會各方負責人拱手表達謝意。

“以前,尹區長聯係我們集團,叮囑我們先不計盈虧,一定頂下陽光城入戶初期的物業服務。那時,我心裏真哆嗦,想著這‘燙手的紅薯’接了,不知什麼時候能扔掉……後來陽光城入戶了。居民們今天跑來指責、明天在小區罵街,還拒繳第二年的物業管理費,我愁得沒辦法!大家想啊——居民們交的二級費用,期待的是優質服務,又不願續繳物業費,這不是‘巧婦還難為無米之飲’嗎?誰知,這‘米’您們幫我們一年一年籌到了,那我們當然‘有錢好辦事’!”

“籌是籌了,可我們也希望你們‘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把‘四保一綜合’做到位。陽光城保障房大居因為住戶結構等特殊因素,物業收費是不高,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加強文明宣傳、融入誌願公益服務力量,幫你們減輕壓力!”

“我們明白,要是僅僅依靠政府協調平衡甚至給予補助,那不可能實現長效落實。政府資源有限,等著用在建管服務各刀刃上的地方多著呢!哪能每一年都擠出資源來貼補物業服務。可我們擔心的問題沒有發生。物業收繳率高。居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多元共治力量幫我們提前排查、預防問題,讓我們‘四保一綜合’方麵省心不少!”

“所以我們希望,今後能夠整合更多的治理力量,一起支持物業把服務做好,讓居民的物業費繳得值、繳得開心、繳得情願!所以物業方麵也請更加及時地響應居民呼聲,把樓道內部的衛生、綠化維護、垃圾清運等工作做細,另外,請加強和居委會、業委會、誌願者的協作,進一步整治或製止樓道堆物、高空拋物、無序停車、毀綠種菜和群租等問題,可以嗎?”

“嗬嗬,當然可以!這些可是社區服務中的老大難,沒大家一起支持,任憑哪一個單位自己是處理不好的!……哎,靳書記,您能和我透露一下嗎?您有了什麼法寶,讓這物業收繳率一年比一高?”

“嗬嗬,老靳,這得從法治角度加力,”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和派出所新任所長一起指著身邊的幾位誌願者,“就今年一年,我們和這些法律專業出身的誌願者聯手,在四十多個居民區開展巡回講座,其中,就按時交納物業費進行詳細分析,告知居民拒繳物業費將納入個人征信係統,影響未來貸款、出行、申購等一係列事物。”

“怪不得!”

“可我們還是那句話——要居民心甘情願繳納物業費,必須得保持高質量的服務。”喬玲玲拿出了明疆玉剛剛複印好的文書,“大家看看這個。”

“《三治力量支持物業優化服務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