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蔥困住的生活
(十年前,東方市城郊……)
明疆玉沒想到,是真沒想到,自己一家人正憧憬的經適房遷居生活,會被一根小蔥困住了!
她同樣沒想到,自己在東方市越來越密集發達、蜘蛛網似的地鐵線路裏鯰魚般地穿梭了十多年,會在走出外資企業大門的第一天,就在保障房大居新建的地鐵站裏結結實實地摔了一跟頭!
而讓她更沒辦法恢複自信的是不等爬起身就必須接起、懟回去的電話:“喂……老夫子,拜托,我是你老婆,不是你學生!你別總家訪一樣追著我行不行?……我和你分析過,今天這麵試一定得去……別和我書生意氣!你沒辦法不支持我!我就算現在不是人力資源經理了,一樣是有著十年外資企業專業工作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我比你理性,你看,我這一病兩年,咱家隻有條件申請經適房了,對吧?那買房的首付款、家用開銷總不見得讓你一個人擔!我更不可能啃家裏二老……老公,我說,你這會放過我行不行?我和你說,這‘陽光城大居’簡直沒人氣兒,十多分鍾了,我在地鐵站還沒瞧到一個人呢!你讓我趕緊找找方向……對,對,金老師,您說的沒錯,社區工作者是‘小巷總理’沒出息,可至少能讓我能有份工作交社保、交公積金吧?還能保證有根蔥給你拌麵條!”
借著掛電話那咬牙切齒的憤恨勁兒,明疆玉終於把自己的身體和沉甸甸掛在胸前的背包一起拽起來。可地鐵站沒人氣,打磨的大理石地麵浮塵太多,害她腳底一滑一歪,忍不住疼呼一聲,又趕緊蹲了下去。
揉搓著崴了筋的腳腕子,明疆玉鬱悶地順著地鐵站那剛剛啟用、正透出一股子“青澀”勁兒的自動扶梯向上看去。
地鐵出口的上空,明明就是一片飄動著白雲的藍天,可從上到下空氣裏灰蒙蒙的浮塵,就能朝人心裏灑著一股子又一股子的壓抑,讓明疆玉看著眼前很是漂亮端整的地鐵交通站點滿意不起來。
順著緩緩驅動的自動扶梯走上地麵,一隻漂亮的桌麵擺件從開了口的背包裏掉出來。明疆玉俯身想撿,卻聽地鐵站兩旁的建築工地,傳來滿耳塔吊、機鑽、重型運輸車械“哐嘡”“轟隆”興奮又繁忙的聲音。一時間適應不了陽光普照大地的熱烈。趕緊一手搭在眉前遮了光線,一手捂住了耳朵,向四周高攔圍牆、細拉圍網的區域裏,去分辨那一條條看不清方向的道路、一幢幢瞧不出模樣的住宅區。懵懵懂懂張望了好幾分鍾,才大致分辨出自家新申購的經適房在這片大型保障房社區中的位置。
揉了揉瞪酸的眼晴,明疆玉左右伸展了幾次脖子,又在一排剛移栽不久的香樟樹後,看見明老媽要她去麵試的社區管理辦公小樓。
初夏連續幾日未見潤雨,積蓄的熱氣中翻湧著燥悶,讓人身上一層層汗意摻和了建築工地上飄浮而來的塵土,密密地粘膩在心中,憋著一陣陣喘不過氣的煩躁。
向側邊水泥地上,“咚”地放下裝滿企業離職文件的時尚背包,明疆玉想了想,又把職業外套上裝脫了,把兩隻袖子紮在腰間,終於願意脫下腳上那雙品牌高跟鞋,打開拎袋,換上母親一早交待去買的平價運動鞋。
當真實感受到腳下平實、舒暖時,從高科技園區退出來的職業經理人,長喘出一口粗氣,開始可勁兒地掄轉起兩隻酸麻的胳膊,嗯——嗯,這一路連背帶馱的,就暫時放鬆、暢快會兒吧……
“哎,‘大王’,你等等啊,我們也一起來!”
“對啊,要去就一起行動!”
“丁老呢?誰去扶丁老?這次,怎麼也要攔住他們,好好反映、反映!”
“就是說!啊呀,李奶奶,你別跑那麼快,單兵難作戰……我和你說,咱們這批人得先圍上去,等會宋阿姨他們再帶一百多位鄰居趕過來,一層、一層肯定能把他們圍嚴實了!”
“好,那你們快點!哎,他們跑樓道喊人,不知道喊到沒有?”
“怎麼可能喊不到?誰想到我們從市區動遷到陽光城會是這幅樣子?這還不如咱們以前住的老城舊街方便呢!大家不用叫都會來!”
一陣男男女女、高高低低小合唱似的呼喝呦喊,挾裹著怒衝衝的氣勢,讓正努力調節心思的明疆玉,不得不豎起了耳朵看向側後方。
就見二十多位老人,三三兩兩,一邊呼喊一邊驟攏起來,然後很有“團隊精神”地相互攙扶並鼓勵著彼此,快速邁動步調並不一致的小碎步,忽拉拉跟著一位短胖身材、跑一步胸腹間脂肪抖三抖的中年大漢,目標一致地衝過來。
“我個老天爺,這算哪一路‘大王’帶的兵?”
弄不清“大王”隊伍的行動意向,明疆玉憑直覺想拔腳離開這明顯將產生是非的地方,可剛轉開半個步子,那位打頭一溜小跑被喊作“大王”的漢子,已擺著兩臂紋青、帶著濃濃的汗風“唰”到了近前,根根直豎的板寸頭發和橫眉怒目的表情,讓一直標榜並力推職業禮節的“前人力資源經理”忍不住心鼓咚咚——在號稱“陽光城”的保障房大居,除了幾個剛見型的居民區,四周都是荒涼地,遇著什麼危險,她可上哪兒去找派出所報警啊?
明疆玉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轟轟然衝過來的“大王”隊伍已帶著一群老人“吭哧、吭哧”風一般從身邊卷了過去。
“哎——我說,大家要去就快點,再不快,市府調研車就圍不住了!”
“快點!快點!一定要圍緊了他們!”
“梁阿婆,你再快點,快點呀!”
“呼——呼,我來了!我來了!……就是為著做菜能有那幾根蔥,老太婆我今天也拚到底了!”
目送著“大王”隊伍在北邊工地圍牆盡頭消失了蹤影,明疆玉搖了搖發懵的腦袋,用紙巾有一下沒一下抹著鼻頭不知什麼時候沁出的汗珠,呆怔了沒一會兒,又聽到一陣更加氣衝鬥牛的聲音,手裏一哆嗦,趕緊再從小巧的女式拎包裏摸出手機:“媽,看樣子,我今天是拿到這‘陽光城’的免費戲票了!您真的確定我適合麵試這裏的社區工作崗位?……剛才您女婿金老師還勸我呢!他說環境落差太大、人群素質不一樣,您讓我再多想想……得,得,您別嚷嚷,我知道您從事十年的社區工作有價值……我去,我去還不成嗎?……哎喲,媽!您聽聽,這裏的人都鬧成什麼樣了!”
一轉頭的功夫,明疆玉眼角餘光,已瞄見未打通的沙石路對過,比“大王”隊伍更龐大的隊伍聚集、喧嚷起來:
“哎,我說,章爺爺,你們別跑……哎,大家等一等,請等一等!我們昨天和大家說明過:‘陽光城的建設,一定不會讓居民沒有生活保障……上級黨委、政府正在協調,盡快解決居民朋友臨時的生活困難!’”
“是啊,大家不要急,不要急!牛阿公,您年齡大,衝不起,衝不起……哎,楊阿婆,您慢點走,注意身體!”
聽著百十來人的話語聲、腳步聲淩亂起來,站在馬路這邊的明疆玉非常理智地往邊上靠了靠,讓幾位跑歪了工作吊牌、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工作人員半跑半退,自己踉踉蹌蹌搶到了隊伍前麵,再艱難地從焦急煩躁的人群中擠進去,努力攙扶那幾位邊跑、邊咳、邊使勁甩著胳膊的老人家。
“楊阿婆,您身體不好,不能再這麼跑了,我們扶您到辦公室去坐坐吧?”
“咳咳,要你們管?我們的問題,你們幾根‘小蔥’能解決嗎?能嗎?咳咳,我們現在做菜連一根蔥都買不到!知道那是什麼滋味嗎?老百姓沒法生活!……宋阿姨啊,你和辛大媽隻管帶大家朝前跑,讓我來拖住他們!你們幫我把問題反映上去就行!”
楊阿婆滿頭的花白頭發甩得飛飛揚揚、兩隻瘦骨嶙峋的手一左一右拖住兩位工作人員、拚命向後倒拖,扯開嘶啞的喉嚨不停地向著街坊鄰裏喲喝:“章爺爺,您一定幫我把意見帶上去!不然,就和“大王”他們一起圍緊市府調研車,圍他們個一天一夜,我回頭給你們送飯、送水!”
兩眼通紅的工作人員不敢使勁掙,個個急得雙腳在沙石路邊直跳:“哎,楊阿婆,您可不能鼓動大家這麼鬧!……大家請一定相信,保障房大居入住初期的困難,咱們黨委、政府一定會努力協調解決好……要不然,今天也不會專門組團到實地來調研……哎呀!小李——小王——,你們幾個一定注意年齡大、身體不好、還有抱小孩子的居民,別讓他們摔倒了!”
“讓開!讓開!你們攔不住我們的!”
“就是,我們要反映問題,擋在前麵有意思嗎?賣命的狗腿子!”
“哎,牛阿公,咱們去提意見就行,不用這麼罵人。”
“章爺爺,我罵他們是輕的!今天解決不了問題,老子就拉橫幅上訪告他們欺騙居民!走開!給我們走開!”
“阿姨,您抱著孩子,一定注意安全,小心腳下!”
“今天注意安全,明天我能買到奶粉?啊——?說好了保障房社區是改善我們的舊居環境,可除了房子大一點,公建配套呢?買東西、看病、吃飯都沒有地方!這破爛地方還陽光城呢,一根蔥都沒有!”
“不用和他們廢話!這一根蔥都買不到的保障房,咱不住了!退房!我們要求搬回舊區!”
第2章 不再想買商品房
“媽,您聽聽這陣仗,這裏保障房的社區工作估計和您在居委就職時不一樣,這麵試,我再考慮考慮行嗎?……我可和您說,那群老先生、老太太、胖大媽還有那種穿睡衣的居家男士,別看一個個跑步都跑不快,吵起架來,可厲害呢!我在企業十多年就沒見過這樣的!看上去就是不講理的!您讓我在這種地方住住經適房還行,讓我在這當社區工作者,估計不行!……您是沒見著那手臂刺青的壯漢帶著一群老先生、老太太不聽勸阻,不肯溝通,堅持去圍堵市府調研車的陣式,從我們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說,那就是在很大層麵上缺少規範意識、溝通意識、組織意識,同時缺少作為現代文明都市思想理念的人群,需要多角度的強化培訓……媽,您不能說企業理論在社區服務裏沒用,我和您說,如果我把企業係統模式和規範化管理帶到社區,那估計社區文明是可以上一個層次的……您說啥?那我正好到這裏試試?……媽,您不能這樣挖坑給我跳,我現在連申請這裏的經適房心裏都打鼓,這裏連一根蔥都買不到!哎喲,我的腳!”
一讓再讓到沙石路最邊的明疆玉,忽然被沒清理的小石子狠狠硌著了。腳上的平價運動鞋底子又軟又薄,尖銳的石子將一陣鈍痛送到她的腳底,惹得她趕緊跳了兩步,小心翼翼地四下尋找著,總算挪到了一塊路麵相對平整的地方,抬頭觀看,就見紛亂喧嚷的隊伍已怒浪滔滔席卷過去,一邊同情著那幾位辛苦勸解卻明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人員,一邊衝著手機繼續討價還價:
“媽,您聽聽那聲音,這陽光城估計真不能住!……咱們申請文件還能撤回來了嗎?能撤回來,我再查查有沒有好的經適房小區行嗎……您別說就陽光城好啦!這叫咱家還沒住到這裏來,要住這裏,您炒菜買不到蔥,稱不到蒜,那我不也得和那群人一起去圍堵那市裏什麼調研人去?我得讓妞妞兒保證營養……您別勸我了,剛才我還頂‘老夫子’呢,說至少能弄蔥給他拌麵條呢!”
“嗬嗬,小姑娘,忒消極啦!這裏很快就會有蔥買,不但有蔥,還會有好米、好麵、新鮮蔬菜和雞鴨魚肉。放心吧,街坊鄰裏們開門七件事能保證,而且這裏將來有想不到的便利,想不到的實惠,隻管帶著爸媽和你家‘老夫子’和孩子放心住進來!你自己,也盡可以放大膽子‘趟渾水’,看看這裏適不適合你那人力資源管理。”
背後不知打哪兒飛來的鄉音,聽著象老幹部訓斥小青年的語調,嚇得明疆玉差點跳起來,回頭,就瞧見一個穿著半新不舊土黃色夾克、褲腳上沾滿灰蒙蒙塵土的“半百老生”正眯著本就不大的小眼睛,咧著一嘴抽煙抽黃了的牙齒,衝她扯了個一點也不好看的笑容,一搖二擺地向前晃悠。
嫌棄地瞧了眼“半百老生”油乎乎發角邊用耳朵夾著的香煙,明疆玉悄悄翻了個白眼。耳朵裏,依然傳來母親的堅持,前職業經理人咬了咬牙,承諾了先去社區辦公小樓談談再說。
“哎,‘老何頭’,你怎麼還慢悠悠的呢?他們已經圍上去了,咱們趕緊追啊!”
一個明亮、爽利的聲音搶先跳躍過來,緊跟著,一個俏麗身影輕巧利落地追上了“半百老生”。
“急什麼呀?居民們打定了心思要圍堵市府調研車,越勸越攔居民們心裏的那口氣越旺!讓他們去吧。咱們一會兒和市府領導一起,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大家反而能理解陽光城建設。”
“哎,你呀!就不怕把市府領導嚇跑了?”
“怕什麼,市府領導能安排到實地調研,那應該就不是怕事的!本來就安排要和居民座談的,不過換個地方而已。”
“好,好,說不過你,我先上去幫小許他們扶扶老人和抱孩子的。”俏麗的女士數落過“半百老生”,風風火火追上人群,跟著幾位工作人員攙扶著老人,維護著抱、扛了孩子的居民。
明疆玉遠看著幾個在大人肩頭上顛顛簸簸、睜大了眼睛的孩子們,更莫名瞪圓了眼睛,就聽隊伍最前方、沒辦法預測分貝的兩個花腔女高音在“力拔山兮”式地大喊,“大家快點——千萬不能讓市府調研車跑掉了!”“今天,我們就是要為了一根蔥,把市府調研的車圍緊!”
“嗨,咳咳……宋阿姨,哎喲,辛大媽,你倆怎麼不等等我呢?……說好的,我也要一起去的嘛,怎麼不等我呢?就知道嫌‘喬老爺’我胖、我慢是吧?咳咳,我說年輕人,你們架著我跑快點吧……”
身背後又響起一個呼哧、呼哧的破喉嚨,粗拉拉的聲音讓人聽著,感覺脖子裏被塞進一把把沙子,明疆玉無奈再次回頭,看見兩個年輕人一左一右架扶著個“橫比豎長”的胖老生。
“喬爺爺,您剛動了甲狀腺手術,可不能急!我們不是不讓您反映意見,市府領導帶隊調研就是來看看保障房大居的群眾安置工作還有沒有欠缺,會議室都安排好了,昨晚不是通知您和‘大王’叔叔他們二十多位居民代表一起去座談呀?”
“哎,那種座談節奏太慢,哪有現場比劃得清楚啊?居民人又少、氣勢又小,我還是和大家一起去圍堵車子,人多有力量嘛!”
“……您這樣衝過去圍堵車輛,又累又熱,對身體不好,還是去會議室坐著吧?有意見盡管提,那裏有空調,有茶水……”
“呼,呼……你們讓我喘口氣……那可不行,街坊鄰裏會說我‘喬老爺’不和大部隊一起行動的,是他們的叛徒,那以後我在社區還怎麼混啊?”
胖胖的“喬老爺”“挾”著兩位社區工作者一路連搖帶喘到明疆玉跟前。職業經理人瞅著一個姑娘和一個小夥,通紅的臉上來不及擦的汗珠和幹裂到見血絲的嘴唇皮,感覺脖子裏那把“沙子”全灌到了褲腿裏,把前往社區辦公小樓“談談”那一點勁全給帶沒了。
“哎,我說,你們不能這麼攙著我!我累得慌,放手,放手,讓我喘口氣……辛大媽,你們不用嫌我慢,看我到現場,朝那一站,我就能讓市府調研車一點走不了!” “喬老爺”實在走不動了,兩條胖乎乎的手臂不管不顧地使勁劃拉著,攙扶他的姑娘架不住他,腳底歪了歪,眼看著就朝沙石路麵倒了下來,被明疆玉眼疾手快扶了一把,好容易站穩了,抬頭就見之前那位“半百老生”不知用什麼速度躥了回來,搶上去扶住“喬老爺”空出來的那條胳膊。
“嗨,‘喬老爺’,您還敢跑這麼急啊?忘了出院的時候,醫生反複囑咐您,可不能動不動就激動啊!”
“半百老生”笑眯了小眼睛,空出一隻手殷勤地為呼哧呼哧的胖老生連拍帶擼著後背,要不是他一口一個“喬老爺”地叫著,明疆玉幾乎懷疑認定他是不是人家的“孝子賢弟”!
“哎喲——,‘老何頭’啊?你嚇我一跳!”
“喬老爺”喘得平緩了些,正眼瞧了瞧“半百老生”笑得比“孝子賢弟”還要親熱的笑臉,表情更得意了,拖上幹瘦的“半百老生”,方向不改、腳步不停地繼續朝前晃悠:“我說,這事啊,就算是你也解決不了……別看我來來回回幾次去醫院都是你接你送的,可今天你也別想攔住我“喬老爺”,我就是要和街坊鄰裏一起找市府負責人說道說道!”
“去啊,去啊,誰不讓您去了啊?我這不陪您去嗎?不過,您得聽我的,走慢點,街坊鄰裏可等著您‘喬老爺’有水平站位,有水平的說話不是?”
“嗯,你這句話就對了!那,讓再我緩口氣,呼——哎喲,你是不知道,我就怕圍不上市府的車噢——”
“嗬嗬,那咱們就慢慢地晃。”
“半百老生”“老何頭”兩手扶穩了胖墩“喬老爺”,伸頭張望前麵的“大部隊”已轉過了北區圍牆,低了會頭,抬麵笑嗬嗬吩咐身邊不知所措的年輕人。
“小茅,你去找人多搬些椅子到現場,讓年紀大、身體不好的居民,有個地方可以坐坐;小傅,你趕緊回去開車,去東籬片區,找個藥房多買些人丹、清涼油什麼的送過來。對了,別忘了速效救心丸和急救包,要快……還有,通知‘老薑姨’和‘錢串伯’,找兩個拖車把會議室幾箱瓶裝水都搬到現場去分給居民。這天氣不喝點水,吵吵起來老人容易犯暈。”
“好的!”“我們就去!”汗珠子掉到嘴邊都不覺鹹滋味,幾位年輕工作人員快速掉轉步子各奔“前程”。
站在一邊看著“免費大戲”的明疆玉,不知不覺心裏、嘴裏也冒出汗一樣鹹澀的滋味。
聽到包裏手機“嘀玲嘀玲”作響,前人力資源經理迅速按了接聽鍵,習慣性應著:“通飛高科技人力資源部,請問您是哪位?”
“玉兒,是我,爸爸……你,那手續辦得怎麼樣了?”
“嗯……辦好了……總經理有挽留……可你也知道,我這身體,跟不上集團的工作節奏了。總經理也就隻是個麵上的意思……我聽媽媽的,下午到社區麵試,回來再和你們細說……”
合上手機,明疆玉轉著看看“半百老生”和“喬老爺”一搖一晃、一胖一瘦的影子也消失在圍牆邊,耳中重新清晰著四處建築圍場裏人聲、器械聲的繁忙。
抬頭重新瞧量眼前一片不成氣候的建設戰場,她被好容易吹起的一點風迷了眼,低頭放回手機時,陽光正巧照著包裏蓋了企業印章的離職文書。
忍不住揉了又揉了酸酸澀澀的眼皮,曾經的職業經理人輕輕吸溜了兩下鼻子,在悶沌的空氣中輕輕晃了晃酸疼的肩頸,十幾年了,電腦前辦公累出的職業病是不是到了社區能有機會緩緩?
這麼安慰著自己,明疆玉抬起頭,遠遠望向地鐵線遙不見影的那一端——通向高科技園區的方向,連接著她奮鬥過好幾年的高新技術外資企業,也連接著一步步打磨她走上管理崗位的現代民營科技企業,還有——她們一家曾經預備購買、卻沒有條件再去幻想的市區商品房……
第3章 要生活的辯手們
“大家不用急,更不要擁擠!放心,我們不走,不走!就在這裏,認認真真聽大家提意見,好嗎?”
“對,不能擠,老年朋友一定注意不要摔倒!有身體不舒服的嗎?有的話,請工作人員幫忙攙扶到居委會辦公室,先休息一會……大家請放心,今天我們一定認真聽完大家的意見再離開……”
“社區的同誌請過來,再幫忙疏導一下前麵的隊伍,注意不要擠到老人……這幾位抱孩子的居民朋友,請你們盡量站到外圍,或到那邊找椅子坐下,千萬不要擠到孩子,不要擠到孩子……”
“嗬——,這還真為買不到一根蔥,把市府調研車給圍上啦?”
好容易,在紮了堆的人群側方找了處建築矮牆爬上去,跟到現場看形勢的明疆玉瞅清了裏三層、外三層的居民,是真的把兩輛小客車嚴嚴實實圍堵在陽光城那條唯一看上去象點樣的四車道盡頭。
為了疏導擁擠的人群,調研隊伍的三位負責人,都站在車邊高聲安撫情緒激動的居民,不斷招呼工作人員照顧特殊個體。幾十位穿梭在居民之中的工作人員,和外圍緊張維護著秩序的城管、民警一起努力和七嘴八舌擠著、鬧著、搶著反映意見的居民盡可能爭取著平衡,以避免任何擠傷、摔傷事件的發生。
圍堵圈的不遠處,或背著或拎著各式包包、袋袋的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滿臉興奮地瞧著這場熱鬧,一個個不時踮高了腳尖,盡力讓自己的眼睛可以張望得清楚些,再清楚一些。不遠,還有十幾個騎著摩托車或停車路邊的人帶著說不清的笑容,不時趁機吹個口哨,起個哄什麼的。
感受著圍牆下湧動的人群蒸騰著不知名的氣味、聲音與情緒,明疆玉肩上的背包帶在左右張望中一次次拉上又掉下。惹得她幹脆拉起包帶,象八十年代小學生背書包似的斜挎在肩膀上,準備伸長脖頸去仔細瞧瞧市府調研領導長個什麼模樣,腳底下一滑,就要掉下短牆垛,立即聽到熱情爽辣的一聲提醒:“小心啊,別摔著,坐下看比較穩當。”臉上忽地紅了一紅,想了想,還真老老實實坐了下來。轉眼,看見那位提醒過“老何頭”的俏麗女士一臂拎著一把折疊椅向側方擠去,還抽空回頭給了職業經理人一個燦爛如花的笑容,驚得明疆玉一個後仰:“咿——,這陽光城的居民和工作人員都夠怪的!”
等看到“半百老生”“老何頭”攙扶著胖胖的“喬老爺”拚命擠向人群前列時,明疆玉看清了滿麵笑容的三位市府調研負責人,忍不住悄悄皺了鼻子:“這調研負責人脾氣也太好了,警察就在邊上,拉個警戒線不就得了?”她之前拚搏過的民營集團、外資企業,有哪一個員工敢這麼圍堵領導頭頭的?就算有矛盾,也是由她這個人力資源經理或項目經理出去聽員工“倒苦水”。
“領導同誌,那就讓我,辛大媽和‘大王’先來說!”
之前聽到的一個花腔女高音明顯又拔高了音階,一個穿著睡衣的婦女異常靈活地擠到隊伍前麵,一手抓了調研負責人的手搖了搖,一隻手使勁扯著“大王”的短袖子。
“你們兩位請講,不要著急,我們帶隊調研,就是想了解居民們的遷居生活。”
被辛大媽抓住了一隻手拖著,調研負責人在擁擠的人群前有些支撐不住,努力調整了步子保持平穩,將另一隻手握上辛大媽的手背。
這動作讓情緒激昂的辛大媽明顯楞怔了幾秒,趕緊抽回拉扯著“大王”的那隻手,迅速回捂到調研負責人手上去。圍堵市府領導的居民和被圍堵的市府領導就象友好城市互訪團的領隊見麵那樣,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熱絡的感覺讓牆頭上的明疆玉很想誤會——居民的“搶逼圍”不是來提意見,而是來夾道歡迎領導的。
“您看,我們住進這‘陽光城’有幾個月了,對吧,‘大王’?”盯緊了被自己擠得站上了小客車門梯的負責人,辛大媽不敢放鬆緊握的雙手,隻能半回頭衝站在一邊的“戰友”使勁歪脖子。
“對!我清清楚楚記得搬家的日子,是過年那個月的18號,我還特意放了兩大掛鞭炮!”
被街坊鄰裏擠得歪歪斜斜站不穩的“大王”,使勁拉正被扯歪的衣領子,有樣學樣抓住了另一位負責人的手搖啊搖,急得被擠到一邊的另一個花腔女高音來不及挽上跑散的頭發,急著嚷嚷起來:
“你們倆說這些虛的幹什麼?還是我來講!領導同誌,我姓宋,是第一批住進陽光城第一小區的居民。我們以為配合政府動遷,搬到保障房社區,以前在老城舊街的苦日子總算熬過去了,可沒想到,這裏環境還不如舊房子那邊。你看看,這叫社區啊?路不象路,滿地沙石泥灰,一下雨,一走一腳泥。出了小區東南西北分不出不說,一個象樣的商店、飯店都沒有!這讓大家怎麼過日子?”
“就是啊,我們現在生活太不方便了!買條毛巾、買個牙刷來回要跑上半個多小時!”
“我和你們說,我家老公買點蔬菜,單程用跑的都要20分鍾,這讓人怎麼吃飯,啊——?”
“昨天,我讓兒子去打醬油燒魚,他來回用了將近一小時,等買回來,我好容易買的魚都快燒糊了!”
“我不經常住在這裏。我爸我媽七十歲,有糖尿病、高血壓,怎麼可能天天走那麼遠去買東西?”
“我和老伴心髒都不好,要看病。這附近沒醫院,說是東籬社區衛生中心可以去,可離這裏半小時,有急病不到那裏,命都沒有了!你們這叫保障房大居啊?叫要命社區差不多!”
一眾居民搶著開炮。三位原先打頭的居民反而發不了聲。所有工作人員拚命維護秩序的嘶喊全成了小意思,反倒是來往重型運輸車的噪音借機做了背景音樂,襯托一片嘈雜噪聲。
“請遞給我一個喇叭,一個喇叭……居民朋友們,大家別急也別搶。你們自己推選居民代表,一位一位地把問題一項項說具體、說清楚好嗎?我們一定認真記錄,抓緊協調應對!今天我們就是要把陽光城大居第一批動遷群眾的生活情況掌握清楚,是否隻是買菜、買東西不方便?大家還有其他什麼生活困難?對社區建設有什麼意見?我們希望一並了解清楚,大家既然不願坐到會議室說,那我們就在這裏把意見暢開地談出來,好嗎!”
居民隊友們的推搡終於讓辛大媽和“大王”鬆開了手。兩位調研負責人艱難地脫下外套,扔進小客車,好容易拿到工作人員伸長胳膊遞來的擴音喇叭。身邊滿頭大汗的工作人員也掙紮著拿出筆記本和水筆。
不知從哪個角度擠上去的“老何頭”和幾位民警一起努力,拉開了居民與調研負責人的一縫距離,轉頭瞅了瞅有機會擦把汗的調研負責人,“半百老生”向著居民拉開嗓門:“我說朋友們,再這樣七嘴八舌地人擠人會出大問題,那咱們不是反映意見,是和自己過不去了,是不是?領導同誌既然說了不走,那大家稍微鬆開一點點,就一點點可以嗎?我,‘老何頭’就站在這裏,如果領導同誌要走,我保證第一個動手拉住他們,好不好?”
“嗬嗬,行啊,我們隻要動一步,就請這位老同誌和民警同誌拖住我們。”在後麵笑嗬嗬看著“老何頭”後腦勺上的半花白頭發,負責人伸手拍了拍他精瘦的肩膀,“讓居民朋友們表達意見吧,一位位講。”
“老何頭,你一直在社區工作,你也可以為我們做證明——我們住進陽光城,真的很奇怪,醫院、學校、商業、公交、社區服務一樣沒到位。我們居民難以生活!為什麼這樣的條件,就急吼吼讓我們搬進來?這樣的保障房社區怎麼能叫陽光城?陽光照在哪裏了?我們老百姓感覺天天都是陰天!”
“我也來說兩句。我們動遷時看規劃,陽光城路很寬,小區很整齊,綠化很多,可是大家看看,現在隻建成四個居民區,路上灰塵積滿,綠化光禿禿的,幾個小區象孤島一樣,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這不是忽悠我們老百姓嗎?”
“哎,我說你們,反映意見還要講重點,講重點!”
胖墩墩的“喬老爺”逮著機會呼哧呼哧擠到最前排,把機關槍一樣提意見的宋阿姨和“大王”撥拉到身後,喘著熱氣搶到調研記錄員前麵,“領導同誌,讓我來說,這位小同誌,你記好啊!”
“這位老伯,您請講。”
“那‘喬老爺’,我就代表大家說啦?……我們原來住江東老區舊街,那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建國前私人修的破屋子,這裏漏,那裏裂,就盼著動遷的好消息,不然,以現在的房價,我們這些老、弱、病、困買不起房子。接到動遷消息的時候,大家開心得不得了,誰不盼望從危房或出租房裏早點出來,住進屬於自家的新房子呀?之前動遷組給我們看到陽光城的規劃效果圖,認定了這裏很漂亮,有發展,所以,我‘喬老爺’和宋阿姨他們帶頭牽了動遷協議……可你們現在看看,我們住過來幾個月,就是這個樣子——呐,菜場、超市、醫院、學校、商店,這些生活必需的公建配套,要什麼沒什麼!區鎮和社區解釋說,這是先期困難,讓我們借著旁邊東籬社區的公建配套先克服一下。這克服要有個時間點,克服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動遷到這裏的上班族不多。這裏的居民不少是老、弱、病、困,除了我這樣的退休老人,還有一部分是宋阿姨這樣的家庭婦女,更有“大王”那樣沒辦法工作的低保戶,象章爺爺那七老八十的高齡老人也不少。領導同誌,您說說看,象這樣的遷居人口,要每天跑幾十分鍾去跑東籬社區的超市、醫院、商店、銀行,合適嗎?一次兩次不要緊,三次四次累倒了,八次十次要老命啊!”
“還是‘喬老爺’講得清楚!我還想補充一點,這裏的公共交通實在跟不上!說是地鐵站離我們住的地方不到一公裏,可領導同誌,你看看,這路沒通,我們隻能繞,而除了你們腳下這條路,其他路麵都沒鋪好,都是沙石、泥巴,晴天一腳灰,雨天一腿泥。公交更別說了,就一路車,還隔著四十多分鍾才有一班車,這馬上進三伏了,別說孩子們上下班又急又累,就說我們這些人想出社區到外麵買點東西,走個親戚也著急得不得了。”
“還有,我們也要提意見,這附近一個象樣的飯店都沒有。親戚們來看新房,我想做頓象樣飯菜四處買不到材料,又找不到飯店請吃飯,最後隻好用朋友帶來的蛋糕招待大家。”
“我們單位同事來祝賀喬遷,我幹脆和他們說——陽光城條件不行,別帶禮物了,就多帶點蔬菜、米麵,還有新鮮雞蛋吧!”
“哈哈哈……”
“鄰居朋友們,你們別笑,這些都是事實,所以我‘喬老爺’今天要代表大家請問領導同誌!”
“您問。”
“保障房大居這樣的情況怎麼辦?既然是為了解決舊區危房和經濟困難的市民的住房問題,那為什麼配套設施沒建設到位,要這樣欺騙我們?”
“對,為什麼要騙我們!別是為了拿我們舊區的土地,蓋商品房賺錢吧?”
“那我們不幹,要麼退房!要麼賠錢給我們!”
“對,退房!賠錢!”
退房?賠錢?居民們嚷嚷出的要求,讓坐在矮牆上的職業經理人忍不住搖頭。一個城區的變更規劃、土地使用、建築改造涉及太多層麵,一旦動遷工程開始,再想恢複原貌、遷回原房,那就是空談。可一個保障房社區,能逼得首批動遷居民們入住不到半年,就嚷嚷出要回舊家的字眼,這裏的公建配套隻怕的確有問題。
想起不久前做足了功課,和幾千戶共有產權保障房申請家庭一起搶著、擠著搖號,選定了分布在幾個城郊新區的房子,明疆玉止不住母親最嫌棄她的“閑操心”:這種狀況給經適房申請戶們看見了,那幾千戶裏會有多少人家鬧退房?他們可不比動遷戶,要放棄奔波近一年才獲得批準申購的房屋,得接受兩年不得再重新申請住房的限製,對於急著改善住房環境、手中卻沒有足夠經濟條件的經適房申購戶來說,隻怕是更焦急的煎熬!
“這些問題,請大家聽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兩個是市府城建規劃部門的,麻煩您幾位,讓我們站到車子外麵來……”
被圍堵的小客車裏,城建規劃工作人員好容易擠下了車,在人群中艱難拉開了規劃圖紙,“大家請看,陽光城保障房大居需要的公建配套,我們都有詳細的考慮。這裏不僅會建設標準化菜場、引入正規超市,還會配設五所幼兒園、兩所九年一貫製學校和一所完中。位置分別在這裏,還有這裏……現在這條成型道路並不是主幹道。等再過一段時間打通各條路,大家的交通會很方便。我們這裏十六個居民區規化得相當整齊,有五橫五縱十條寬闊道路。其中一條六車道是市政道路,其他也是區政道路,全部按標準配設綠化,另外,陽光城的綠化麵積不會低於總麵積的25%,除了小區中的綠化,還有公共景觀河帶和公共休閑綠地……另外,這裏,還有這裏,是集中的社區衛生中心、事務受理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還有這一縱一橫兩條商業街,就建在陽光城中心地帶上,將來五六萬動遷房和經適房的居民朋友,一定能享受到生活的便利……”
隔著距離,明疆玉看不清那兩張規劃圖紙,但她寧願和現在圍堵調研車輛的人們一起相信,他們之前收集、翻查的陽光城大居介紹資料,能和市府規劃保持一致,能真正落實於建設。這樣,心中對新居、新生活的盼望還能是熱騰騰的吧?
坐在矮牆上的明疆玉忽然有些累了。她有種剛剛和父母從邊疆回城後的感覺……那時候,她每天看著五花八門的早點,卻隻能和母親捏緊小錢包,就盼著能努力工作、改善經濟的願望,和現在這份改善住居、保證生活的期待差不多吧?
第4章 八方哄圍看熱鬧
“領導,我們感謝黨委、政府為住房困難的居民做出這麼好的規劃。就是衝這規劃,我們選擇了陽光城。可你們現在也看到了,這規劃沒落實。我們不能看著圖紙當飯吃,對吧?我們現在生活困難太多啊!”
陽光城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區的規劃圖紙前,“大王”和辛大媽揮舞的雙手放下了。宋阿姨、梁阿婆和“喬老爺”幾個腦袋碰在一起,跟著城建規劃工作者的指點,辨認規劃井然的道路,找著醫院、學校、派出所、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的位置。身後投訴的聲音明顯輕了不少。
“不行!規劃沒落實,那就是空談!我們以前住的房子再不好,可‘柴米油鹽醬醋茶’方便,哪象現在要走那麼遠!老了,走不動,一天都不想走了!”牛阿公看看身邊的幾個居民不作聲了,一著急,瞪大了眼睛,拍著大腿,吼了一聲!
被他一聲吼帶著,一個抱著孩子的中年婦女也重新嚷嚷起來:“我家斜對門就是賣菜的,想要什麼菜,喊一聲可以直接扔過來。”
“我們樓下是老朱媳婦開的小超市和棋牌室,買包香煙叫一嗓子,她從樓下直接朝上扔。”
“我兒子以前吃早點,出門就有包子、油條、豆漿、雞蛋餅攤子……”
“我家隔壁就是賣魚的,我們天天就看著進貨,直接買最新鮮的魚!現在我們連死魚都買不到!”
舊區生活的記憶嘩啦啦打開,居民們恢複了抱怨動力,你一句我一句嚷嚷得連“大王”都捂起了耳朵,回頭看著身後群情激奮的“隊友們”,有些不知所措。
明疆玉伸頭看看調研負責人,直接從那幾位臉上努力維持的笑容中讀出無奈,忍不住悄悄歎了一口氣:“看這陣勢,調研隊還是想辦法撤出,等回市府商定好協調辦法,再過來一二三四五條的溝通吧。”
“喬老爺”拉直胖胖的身體,和辛大媽、宋阿姨、梁阿婆幾個交換了一下視線,分別挪了挪身體,占據了調研負責人前麵的幾個關鍵位置。
看這樣子,調研隊想撤出也沒那麼容易了。
“吼吼,居民朋友們別放鬆,圍緊他們,不解決問題堅決不撤離!”“對,哈哈,加油,加油!”居民隊伍後麵,不知是誰叫出幾聲怪腔怪調,再飄來幾聲輕浮的口哨,惹得幫忙拉著規劃圖的老何頭直皺眉頭。
“居民朋友們,朋友們,我們到現場來,看到陽光城現階段建設,能體會到大家的生活一定不容易!我們會盡快組織力量開展協調。大家忘不掉舊區生活很正常,商業相對成熟的中心城區具有的便利我們無法否認,但我相信大家也明白:舊區危房改造勢在必行。我們的城市要發展,要前進。文明建設勢不可擋,對嗎?以前舊區老街雖然買東西和出行比現在方便,可路狹、屋小,前邊違規開店,後頭破牆賣菜,隔壁打麻將能吵個通宵,賣魚賣東西從早到晚噪音不斷,垃圾汙水遍地不說,亂七八糟的違法搭建經常堵得出租車、救護車都開不進,大家其實生活得並不開心,對吧?”
“大家通過城建規劃圖紙也看到了,陽光城保障房大居的建設從居民生活舒適、便利等多個角度做出努力,等全部建成,可以擁有舊區想都不敢想,也沒條件去想的環境!我自己從小也在舊區長大,深深知道那裏生活有多不方便!那裏的環境有多少安全隱患!所以當時看到陽光城的規劃圖紙,我心裏真為舊區的街坊鄰裏高興,盼著大家能早日入住現代化社區,改善居住條件!”
“……您們這話說的是沒錯……可是,我們等不起!”
“是啊,老的,小的,等不起!”
“為什麼不能把保障房大居全部建設好了,再讓大家搬進來,讓我們搬進新社區就享受到福利?”
“公建配套設施都跟上的話,我們真誠感謝黨委和政府還來不及,哪還會來圍堵你們的調研車?”
“規劃得好不是理由!”
“不要敷衍我們!”
“你們做飯買不到油鹽蔥薑試試!”
“我們上班族更可憐!每次下班回家,社區周邊冷冷清清,一家店鋪都找不到,公交很早就結束了,出租車也打不到!我隻能和老婆 天天吃泡麵。她現在懷孕了,我們得為孩子著想!”
“是啊,我隔壁這小夥子說的沒錯,這裏沒到天黑,路上就沒車了!”
“我老婆數過——從晚上八點到第二天清晨六點,整片社區的路上,過不到二十輛車,你叫我們怎麼過日子?”看著身旁的小夥子急紅了眼,“大王”揪過宋阿姨手裏的紙巾包,抽了張紙讓他擦擦,轉身又推著自家老婆上前。
“我是連著數過幾天,每天過了八點,這陽光城四周黑漆麻烏的。哎喲,您可不知道,那真瘮人,沒我家‘大王’陪著,我根本不敢出小區。這遇到個啥壞蛋,我喊都沒人理我!”
“領導同誌,我是城管分隊的,陽光城的交通是有問題,別說居民們不敢出門,就是我們巡查也不方便。這裏路沒鋪好,好多條沒開通,我們開車過來,顛得象搖煤球似的。”
“你們城管隊伍好說,我們環衛工人更辛苦!你們還能開車。我們環衛工人每天一大早要趕來清掃馬路,運送垃圾,這裏公交車開得晚,結束得早,上下班根本坐不到車!”
“哪支隊伍不辛苦?就說我們派出所,有一回居民呼叫110,說是和黑車司機起了爭執。我們騎警用摩托趕過來,走到半道輪胎被紮破了,隻能推著車在雨裏走。警服濕透了,滿褲腿滿鞋襪都是泥!居民見我們來晚了,還把我們一頓抱怨!”
“那你們就把他們圍緊嘍,給他們好好說道說道,不給一一解決嘍,不給吃晚飯!”“哈!哈!哈!”
圍著市府調研車表達意見的居民隊伍裏,不知什麼時候多了穿著不同顏色工作製服的城管隊員、環衛工人、派出所民警、快遞員……,明疆玉聽著讓人心焦的論據,努力站上矮牆,一邊活動酸麻的腿腳,一邊打量居民後方那些看熱鬧看得更起勁的起哄人群。
“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工作也難開展。領導,您看,這是前天居民因為著急買不到電池,沒地方撒氣,正遇著我們整治違規堆物,一股子氣全撒我們頭上了,您看給我抓的!”一位穿著城管隊服的年輕小夥子剛剛湊近調研負責人身邊,被老何頭一把拉了回去:“你們幾個別在這湊熱鬧,不怕誤導居民呢?上級黨委、政府沒少為保障房大居花力氣,一麵要加緊危房舊區改造,一麵要推動公建配套建設,短期資源調集和分撥有困難,你們跟著瞎起什麼哄?趕緊幫居委幹部發水去!”
“要生活的辯論賽”堅持到了近午。初夏的太陽提升了熱力,火辣辣的陽光蒸曬著遠近居民區和建築工地,讓密密圍聚在一起的人們個個感到口幹舌燥起來。
沒有參與過一句辯論的明疆玉這會也覺得口渴得難受,可抬頭瞭望四周,除了或高或矮的小區圍欄和建築圍牆,就是不遠處碧綠茂盛的農田,看不到一家零售或餐飲門店,更不要說是高科技園區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和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了。
“哎——有吃冷飲的沒有?想要新鮮的冷飲就跟我來啊,各種大牌的雪糕都有啊……”
“有進市區的沒有?我的車比出租方便,價格好說,好談。”
“要吃飯的朋友跟我走!盒飯、麵條,二十幾種菜隨便挑。大葷、小葷,加素菜隻要二十元,要吃趁熱了啊!”
短牆下方,忽然晃來三三兩兩的人,低聲推銷、招攬著生意,很快,引來了少數居民快步跟隨他們向著轉角過來。
明疆玉踮起腳尖,可以看見轉角那邊正悄悄湊過來的快餐車、冷飲車,簡陋粗糙的改裝,汙濁不清潔的蓋布,還有被悄悄拿出的泡沫飯盒和塑料袋,讓她感覺頭皮陣陣發麻,不自覺看向正和居民圍擠在一起的城管隊員——習慣了高科技園區以標準化、規範化、製度化為衡量的思維,接受不了無證攤販明目張膽在城管隊員眼皮底下做生意的事實!
還在陸陸續續跟著無證攤販離開的居民,讓離了職的人力資源經理不得不重新估量這種怪異的市場潛力,有需求才有市場,在執法機製得不到合理環境作為運行基礎時,很多看起來違法違規的事物,就能以別樣的方式獲得生存空間!
“老公,這樣的盒飯,會不會吃壞了肚子?”
“有的吃就不錯了!今天上午這陣仗你也看見了,咱們還在裝修,房子裏沒有煤氣灶可以做飯,湊合湊合吧。對了,我得打個電話問問鋪地板的師傅要不要帶兩盒回去。我幫你打一份吧?你別嫌棄這菜不幹淨,味道還不錯,不過比市區貴了不少!”
“這裏什麼都沒有賣的,能不貴嗎?……我還是吃吧,要不然,也不知道到哪裏找飯吃,我跟你挑菜去。”
無奈的小夫妻再一次去尋找無證攤販,明疆玉摸了摸自己明顯饑餓起來的腸胃,回頭又瞅了一眼哄圍的人群,準備跳下矮牆也去“湊合湊合”。
眼看著居民漸漸鬆散開,一個又粗又響的喉嚨又嗆嗆起來:“不行,你們今天沒有一個明確的答複,不給一個明確的解決時限,我們沒辦法放心!我兒子馬上要高考了,到時候乘不到車、吃不到飯,就要你們為他的人生負責!”
“對,要你們負責!這樣的房子,我們不要了!”
“要不,就給我們另換條件成熟的社區!”
“對,我們要求換房子!”
“居民朋友們,朋友們,你們心急孩子的考試我們可以理解,相關困難,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社區同誌請彙總一下,近期有誰家孩子高考或有孕產婦、病重居民、高齡老人,我們積極整合派出所、醫院、交警等力量,盡可能協同支持……”
“好的,我們調集全體力量,協同社區一起解決居民難題……哎,小王,那邊的人拉扯什麼呢?”
派出所警長剛剛表了態,聽著矮牆嘰嘰喳喳的吵鬧,拽著身邊的年輕警察就奔了過去。
“嗨,那幾輛車怎麼回事?怎麼居中行駛呢?小周,咱們趕緊去看看!”
瞧著情形不對勁,交警中隊也緊張地跟了過去。
“嗬嗬,是無證攤販和黑車躲警察吧?走,咱們也看看去,嘿嘿,今天可真熱鬧!”
明疆玉坐的矮牆邊,幾個打廣告的無證攤販樂嗬嗬地嘰咕著,推推扯扯,嘻嘻哈哈地去看熱鬧。
明疆玉抬頭望了望:不遠的路邊,幾個騎著三輪車、載著菜筐子的小販被城管勸說過,不情不願推著車磨磨嘰嘰向外走;一個垂著腦袋的家夥被警長和年輕警員扭住了;一個老年婦女正從他手裏搶回拎袋。
再遠些,兩輛警用摩托超車別住了一輛居中行駛的黑車,正和車裏人爭執著什麼。
“嗬嗬,陽光城七條八線的工作是難做!這無證攤販、黑車天天見。派出所、城管、交警隊累得要死!小偷也欺負這裏條件差,方便下手。我說,今天市府調研是該好好聽聽居民意見。”
“不說他們,我們這打掃衛生哪一天又容易了?居民抱怨垃圾亂扔,道路不通,這工作強度真不是人受的!”
矮牆上,不知什麼時候又爬上幾個環衛工人,看著那邊的動靜,小聲嘀咕著。
兩輛被城管隊員勸離的無證餐飲車吱呀、吱呀離開時,心不甘情不願的攤販的大聲叫嚷引得不少居民回頭注目:“幹嘛不讓我們在這裏做生意?這裏沒飯店,可居民們要吃飯,我們賣盒飯是在幫助政府解決居民困難!”
“他說的對,我忙得沒時間做飯,隻能在他那裏買盒飯,來,給我打兩盒!”
一位壯壯的中年漢子還真從人群裏擠出去,硬拉著無證攤販要打盒飯。
“你們看,你們看,我們做這生意是居民需要對吧?你們還講不講理啦?”
眼瞅著無證攤販梗了脖子一聲聲叫喚起來,明疆玉不感覺餓了。看著一臉無奈的調研負責人和越來越多故意跑過來買盒飯的居民,還有那直撓頭發的老何頭,感覺經適房居民曾經期待的一把把鑰匙變得可有可無。
第5章 發愁開門“十件事”
“居民朋友們,你們的困難,我們看到了,明天,我們就爭取讓有證、有照、有衛生保障的正規餐飲車開進陽光城!”
從無證小販手裏領著盒飯的居民被喇叭裏的聲音震住了,明顯啞了喉嚨的調研負責人用力推了推小客車的門,讓自己站上更高一階的車門梯。
“陽光城和其他幾個近郊大居,是市府第一批規劃的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區,一共涵蓋近百個居民區,規劃供應數十萬套房屋,其中包括共有產權保障房,就是大家叫慣的經適房,還有市區危房拆除、舊區改造、本土回遷這些類型的動遷房,還涉及少量的廉租房,人戶導入規模相當大……這個體量已經不是一個城區,一個街道或一個居民片動遷的事,涉及到全市多個城區,上萬戶共有產權保障房申請家庭和兩百多個舊域改造地帶的動遷戶,所以很難做到同步完成建設,同步遷居入戶,隻能分批遷移,加緊推進!……最先動遷的居民朋友是吃苦了,可能要在一段時期裏克服相當的生活困難,但請大家相信,我們一定會加緊督促公建配套建設,盡力保障大家的生活!”
“今天,我們到實地調研,更準確地了解、掌握到居民們遷居後的情況,接下來,我們會結合大居群眾的實際生活需求,進行適度的工作調整,在公建配套全麵完善之前,盡可能加強資源供應,請居民朋友們理解和支持我們共有的文明城市建設,好嗎?”
負責人放下手中的喇叭,努力與更多的居民握手,“這位‘喬老爺’同誌,請問您動遷前,家裏原住宅麵積有多少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