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智慧是你一生的財富

人人都向往財富,人人都在不斷地追求財富。為什麼財富總是青睞極少數人,而與自己無緣呢?要說聰明才智,窮人不見得缺乏,高智商有才能的人也大有人在,卻為何沒能使自己富有?一位富甲一方的企業家,經過考察得出了結論。這位企業家幼年也很貧窮,後來白手起家創建了國際大型企業集團公司,擁有上億美元的資產。一次他到西南某省的貧窮地區考察,希望幫助那裏的人脫貧致富。然而考察中遇到了發人深省的三件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當他目睹當地一戶貧困人家吃飯的情景時,禁不住為之落淚。原來,這戶人家全家老小吃飯用的碗,竟是幾隻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讓他吃驚的是全家連一雙筷子也沒有,吃飯全是直接用手抓。菩薩心腸的企業家無比同情,便許諾給這家人物質上的幫助。可當他走出這戶人家的門後,馬上又改變了主意,因為他看到這戶人家房前屋後都長著極適合做筷子的竹子。

在這個村子裏,企業家又看見一個乞丐端著破碗正挨家討飯,他要求不高,無論是稀飯還是饅頭,隻要能吃他都要。企業家看他隻有三十幾歲,就跟乞丐說,想讓他到自己的建築工地上打零工,並許之若幹工錢。豈料此等好事,那乞丐卻一口回絕說:“給人打工掙錢多苦,遠不如討飯來得省力省心。”

企業家搖搖頭,繼續往前走。這時一個年輕的園藝師傅聽說企業家來考察,就過來對企業家說:“先生,我看您的事業做得很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注定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能否教給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呢?”

企業家略感欣慰,十分讚同地點點頭說:“行啊!既然你非常擅長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兩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樹苗1棵多少錢能買到呢?”“40元。”

企業家說:“好!以一平方米種兩棵計算,扣除走道,1萬平方米大約種1.2萬棵,樹苗的成本是50萬元。3年後,1棵可賣多少錢呢?”“大約3000元。”“那麼我投資50萬元用於購買樹苗與肥料,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這些樹就可以收入300多萬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怎麼樣?”年輕的園藝師卻嚇得連連拒絕說:“哇,我怎麼敢做那麼大的生意!”最後,他決定幫企業家栽種樹苗,按月領取稍高於過去的工資。

考察結束後,企業家沒有給這個貧困的地方投放救濟金。陪同人員感到意外,順便問了一下原因,企業家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窮人家裏十分貧困,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一家人衣不遮體。窮人的鄰居是一位富人。有一天,富人動了仁慈,想幫助窮人擺脫貧困,走向致富的道路,於是就送窮人一頭牛。富人還一再地叮囑窮人要好好地開荒,來年春天在地裏撒上種子,秋天就能夠有一些收獲。富人說,如此連續辛勤地耕耘幾年,土地一定不會辜負他的付出,他一定會逐漸地脫離貧困,摘下那頂窮帽子。

於是,窮人充滿信心地開始了擺脫窮困命運的奮鬥。然而,不久窮人就發現,自己以前隻要混口飯吃就可以了,而現在比以前還累還窮,因為他還要給牛打草吃。因此窮人想,幹脆賣掉這頭牛,再買幾隻羊,先殺一隻,然後讓剩下的羊生小羊,等小羊長大了之後再賣掉,這樣也可以賺許多錢。窮人賣掉那頭牛買了幾隻羊,先吃掉了一隻大飽了一次口福。然後窮人就開始等待大羊生小羊。可是,等待的日子並不好過,而且更加艱難,窮人既要自己吃飯,還要為幾隻羊的生活忙碌。於是沒有幾天窮人就再也忍不住了,又吃掉了一隻羊。不久,窮人喂的羊很快就隻剩下了一隻。窮人想,這樣下去還要受窮的,不如賣掉羊買幾隻雞,因為雞生蛋的速度總是比羊生小羊的速度要快,並且雞還可以孵小雞,好日子很快就會降臨。把羊換成了雞之後,窮人發現日子依然如舊,並沒有獲得改善。於是他又開始殺雞吃,這樣又過了幾天較為舒適的日子。終於在殺得隻剩下一隻雞時,窮人感到自己致富的理想已經像那美麗的肥皂泡一樣破滅了。窮人灰心地想,致富已經沒有任何的希望了,還不如幹脆一些,賣掉這一隻雞,打一壺酒,買一盤花生米,然後一醉方休,就什麼愁都沒有了。窮人喝酒的這一天恰恰是驚蟄,他的鄰居富人興致勃勃地為他送種子來了,卻發現窮人的院子裏空空的,那隻牛早就沒有了。富人走進窮人那座已經透風的舊房子,發現窮人正在守著半盤花生、一壺酒喝酒。富人望了望窮人那副醉相,無奈地搖了搖頭扭身走了。後來,富人變得越來越富,而窮人依然窮得丁當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