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權臣當道(3)(2 / 3)

投鼠忌器,大家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時間緊急,若不趕緊解決掉吳曦,等大批軍隊趕到,刺殺計劃就要流產。

“用斧頭砍!”李好義大叫一聲。後麵拿斧頭的士兵衝了過來,揮斧就砍吳曦的腰。吳曦身體肥胖,動作不靈活,腰間連中幾斧,痛得放開了手,被壓的士兵掙脫出來,反身砍下了吳曦的頭。

這場令南宋朝廷非常恐慌的“吳曦之變”,就這樣在短時間內出人意料地解決了。吳曦共稱王四十一天。

阿龍辭典 吳氏地方軍閥

吳曦的祖父輩吳、吳等都是有名的戰將,世代在四川一帶掌握兵權,勢力強大,人稱“吳家軍”,朝廷都沒法控製。吳曦的父親吳挺死時,朝廷不讓吳曦接任,但派去的長官都莫名其妙地死了,沒辦法,最後還是讓吳曦去收拾部隊。1207年,吳曦叛亂,這是宋朝曆史上為數極少的地方軍事首腦作亂事件。宋朝確實很好地解決了地方軍閥的問題,但不幸的是,解決不了外敵入侵,北宋、南宋,都是亡於外敵入侵。真是有得必有失。

阿龍看熱鬧

有一種方法叫迎刃而解

在所有問題中,往往隻有一個最關鍵,找準了關鍵大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朝廷要解決吳曦的叛變,可以派大部隊去攻打他,也可以策反手下軍官,但對於叛亂軍來說,最關鍵的就是首領,首領一死,其他事就容易解決了。

8、 韓侂胄之死

“開禧北伐”失敗後,宋金又議和。金國開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要主持北伐的宰相韓侂胄的人頭。韓侂胄的腦袋隻有一個,所以,韓宰相大怒,拒絕談判,決定再戰。但就在這時,一場圍繞他的政變發生了。

當時,寧宗的楊皇後一直對韓侂胄有意見,因為當初韓侂胄認為她沒有做皇後的資格。此時,見韓侂胄已成眾矢之的,她便趁機出來聯絡朝中大臣反對韓侂胄。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主和派、禮部侍郎(教育部副部長)史彌遠。史彌遠密奏寧宗,說韓侂胄輕啟戰端,百姓、將士死傷無數,公家私人都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給國家帶來了無法估計的災難,隻有殺了韓侂胄,才能使國家安寧。

阿龍記事貼

滿朝都是壞人

寧宗寵愛曹妃,韓侂胄腆著熱臉認了曹妃為親戚,有人就諷刺他,說大宋朝廷也有一個“楊國忠”,不過是假的。在一次朝廷飯局中,一個伶人說:當今政局就好比是客人賣傘,不油(由)裏麵——意思就是說韓侂胄專權,皇帝(裏麵)也做不了主。還有人發放反動小冊子,在紙上畫了幾隻烏賊,又畫了些潮水,滿街賣給小孩子們看,並教他們念:滿潮(朝)都是賊。

寧宗沒理他。

楊後得知後,又囑咐養子榮王趙曮在寧宗麵前說韓侂胄的壞話。一次下班後,趙曮對寧宗說:“國家已經很困難了,再跟金國打,就會有危險。”

寧宗把趙曮罵了一頓。

楊後見寧宗如此信任韓侂胄,隻好自己親自出馬。她找來一位大臣,讓他秘密串聯朝中幾位大臣,一起彈劾韓侂胄,最好是弄死他。大臣領命出來,告訴了史彌遠,讓史彌遠從長計議。

史彌遠到處串聯,不久就聯絡好了幾位大臣,其中一位是韓侂胄身邊的工作人員。由於聯絡有點頻繁,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於是,有人密告韓侂胄。

韓侂胄就來問這位工作人員:“聽說有人要搞掉我,你知道嗎?”工作人員還以為這事很秘密,一下子被問到,頓時心跳加速。鎮定了一會兒,他緩緩地答道:“我沒聽說啊,都是些什麼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