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宋皇室成員就沒有幾個能耐的,趙汝愚(1140-1196)算是另類。他曾經廷試第一,皇族子弟考試得第一,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他曾說過,做人就要在曆史書上掛個名,那才不白活一回。他又經常以北宋名臣司馬光、富弼、韓琦為偶像。1182年,他以四川戰區司令的身份擺平了當地的羌族叛亂,宋孝宗稱他是文武全才。1191,他擔任吏部尚書,1194年,擔任知樞密院事,1196年,被韓侂胄排擠出朝廷貶到永州,憤懣而死。據說他死時,天下血雨,為他抱屈。
阿龍看熱鬧
當皇帝靠父母,當得穩不穩靠自己
光宗作為皇家種子選手,又是名正言順地坐上皇位的,卻這麼輕而易舉、沒風沒浪地就被趕下台來,可見其平時為人:一定是太沒人緣,在領導能力上,接近於扶不起來的阿鬥。也可見,身份的優勢,隻能讓一個人在起跑線上領先一陣,能不能把領先優勢保持到終點,還是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今天很多人家把女子送到國外讀書,或者鍍一層的金,但這些海歸和進入大公司後,能不能被認可,還是得拿業績來說話。
4、 韓侂胄搞趙汝愚
1195年,寧宗即位,改元(改變紀年的年號)慶元。
在寧宗上台的這場宮廷政變中,趙汝愚和韓侂胄都立了大功。韓侂胄想進入宰相隊伍,趙汝愚說:咱們倆,我是趙家人,你是外家人,地位已經夠高的了,還是把機會讓給別人吧。於是,在請賞的時候,趙汝愚沒有把韓侂胄寫入升高官的名單。韓侂胄懷恨在心,決定搞掉趙汝愚。
於是,兩人由政變期間的誌同道合,反目成仇,進行了激烈的鬥爭。
韓侂胄想搞趙汝愚,難於上天,必須步步為營,先從枝葉入手。韓侂胄想起了趙汝愚最近推薦給寧宗的講課老師朱熹。從太監內線傳來的情報是,皇上對朱老師講的課很反感。朱老師一上來就講理論,什麼修身治國,什麼正心誠意,不帶點案例,也不講故事,就知道板著麵孔在那兒灌輸,聽得皇帝直打瞌睡。韓侂胄決定先從這個小地方入手。
寧宗喜歡看戲。
韓侂胄就暗地買通了一個戲子,一天,讓他戴著大帽子,穿著長袖的寬大衣服,扮演成一個大儒來一場模仿秀,他模仿朱熹的聲音,把朱熹的學說戲說了一通,逗得寧宗直樂,不住發笑。
韓侂胄見起到了作用,趁機對寧宗說:“朱熹這幫道學家隻知道引經據典地發酸,沒有一點真實本領,我覺得不可重用。”
寧宗一想起朱熹就頭疼,當下同意了韓侂胄的建議,給了朱熹一個閑職,讓他滾蛋。
趕走朱熹引起了連鎖反應。一批官員紛紛給寧宗上奏章,請求寧宗留下朱熹。寧宗沒有理會,反而降了其中一些官員的職。
趙汝愚一派在此打擊下,勢力大減。韓侂胄趁機給寧宗推薦了幾個官員,讓他們升了官。一升一降,雙方的力量對比悄悄發生了變化。
韓侂胄看著自己旗開得勝,力量大增,很是高興,就想打一場大決戰,徹底扳倒趙汝愚。韓侂胄一直在琢磨這件事,但一直沒找到好理由。
阿龍記事貼
為誰家的江山在受苦
趙汝愚被逐後,有個叫呂祖泰的小官跳出來打抱不平,請求皇帝誅殺韓侂胄,遭到韓侂胄一派人馬的封殺,被發配到欽州坐大牢。欽州府長官趙善堅是皇室子弟,親自審理此案,問呂祖泰上書背後是不是有人指使,呂說沒有。趙就罵,那你怎麼要做這種喪心病狂的事?呂答:幫著韓侂胄幹壞事才是喪心病狂!趙說不過他,就要對他動刑,呂大喊:你姓趙,我可是為了你趙家的江山在吃苦受辱呢!一句話說得趙善堅再不好意思打他了。
他的一個死黨見狀,給他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對他說:“趙汝愚是朝廷宗室,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弱點。”死黨看了看韓侂胄沒明白,繼續說道:“趙汝愚雖是朝廷宗室,但屬於太宗一脈。太祖皇帝無私,為了大宋江山,傳位給了弟弟,高宗皇帝仁義,選了個太祖的後裔做兒子,但其他人恐怕就沒有這樣的崇高思想了。”
死黨看韓侂胄連連點頭,說出了他的主意:“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說趙汝愚結黨營私,想謀取皇位,大人您說皇上他信不信呢?”
這句話一出,韓侂胄頓時明白,連連叫好——這招毒。“在好的地方看出壞來,在壞的地方找出好來,這小子有頭腦,看得準,主意出得高、絕,真是我的大謀士。”韓侂胄大喜過望,心裏連連稱讚死黨。
死黨也是得意,繼續說道:“趙汝愚原先說做了個背白龍上天的夢,我們就把它顛倒過來,把背說成是坐,坐著白龍上天,不就是他自己想做皇帝的意思嗎?”
有動機,有證據,雖說很虛,但這樣的事越虛皇上越信。韓侂胄有點坐不住了,想馬上就去皇帝那兒告發趙汝愚。
但這些話隻能自己去寧宗那兒說,至於明著在朝廷上彈劾趙汝愚,就得另想辦法。韓侂胄把它交給了另一個做諫官的死黨。
過了一兩天,諫官就向寧宗上奏折,說根據太祖定下的規矩,宗室之人不可為相。而趙汝愚身為宗室大臣,不遵守祖宗規矩,不辭掉宰相,還憑借地位、聲望,結黨營私,造成了極壞的後果,請皇上降他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