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簡單的把邊境政策介紹了一下,很多朝臣也不知道,既然太子殿下說起來了,那也就讓他們有個印象。
邊境地區除了要設置界碑之外,還要修建各種各樣的武裝設施,比如說每隔一千米到兩千米,必須得設置一個哨所才行,每隔五千米就要設置一座兵站,平常必須得有人在那裏住著,以顯示我大明皇威。
當然這些錢花費肯定很多,不過朝廷有專門的款項撥下去,也不需要各地方政府專門籌措,如果要是讓地方政府籌措的話,他們也沒有其他來錢的能力,肯定會把這一部分錢攤派在老百姓的頭上,朱慈烺是絕對不會給老百姓增加負擔的,崇禎末年那些老百姓為什麼要反呢?就是因為連飯都吃不上了,朝廷的稅吏還跟在他們後麵收拾,憑什麼不造反呢?
沐天波對於這個計劃舉雙手讚成,這些年在西南邊陲一帶,各個土司也是蠢蠢欲動,包括外麵的那些屬國,如果要是讓他們知道了這一點,也就知道大明朝整頓西南的決心了,自然而然的這些人也就把心思給息下去了。
其實西南各國也明白,他們不可能對大明朝造成什麼傷害,不管是誰來做這個江山,都跟他們沒多大的關係,除非他們是不想活了,他們也隻是想著趁亂占點便宜。
當然他們也不知道大明朝是個什麼態度,如果要是大明朝態度軟弱,比如說之前那種狀態,並沒有聖旨支持黔國公的個人行為,那麼他們的動作肯定會稍微大一點,這樣占的便宜也就多一點。
可如果大明朝的聖旨過去了,又或者是派遣軍隊過來,那麼這個事兒就得收得快點兒了,要不然真的被黔國公盯上,那可就不是個小事兒了,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情況,真要是來硬的話,估計堅持不了半個月。
“叩謝太子殿下,微臣替西南諸省百姓叩謝太子……”
聽完了這話之後,沐天波當真是高興得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些年因為朝廷不支持沐天波的實力,雖然是西南最強的,但是也沒少吃氣,外麵有那些番邦小國,那裏有各樣的土司頭人,反正各種各樣的事情多的是,現如今有了朝廷的支持,保管他們不敢多說一句話,老老實實的服從朝廷的管教。
說完了這些之後,沐天波又讓自己的兒子送上了禮單,不能老在朝廷這裏拿東西,也得把咱們帶來的東西送過去,朱慈烺打開看了看,竟然是四百萬兩銀子。
朝廷的大臣們也是驚訝不已,沐天波鎮守雲南,那裏本身就是一個貧瘠之地,這些銀子應該是黔國公府大部分的家底兒了,朱慈烺之前的時候也找人了解過,這些錢應該是八成了。
“太子殿下,新朝初立,正是用錢的時候,微臣這把老骨頭也幫不上什麼忙,這些錢是曆代黔國公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朝廷的賞賜,還有我扣扣那些番邦小國的賞賜,現在微臣都拉到朝廷來,也算是微臣的一點貢獻,希望太子殿下不要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