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日本士兵都回到江岸上圍著柴堆烤火,一邊興奮地談論著攻占支那首都屠殺中國人的“偉大勝利”。一名日本軍官拿著照相機不停地走動著,拍攝顯示皇軍武威的輝煌的照片。深夜,日軍大隊長再一次察看了“處理”俘虜的屠場,確信屍堆中不可能還有活人以後,命令部隊集合,撤離了大屠殺現場。
唐廣普躺在屍堆下麵,被屍堆壓得喘不過氣來,大火燒來的時候,油氣、煙火、熱浪嗆得他差點暈了過去,他拚命往外蹭,終於慢慢蹭出屍堆,爬到了水邊。為了不被敵人發現,他輕輕拖過一具屍體擋住了自己。大約12點鍾的時候。他聽見日本兵吹哨集合,大皮靴哢哢地走遠了,他才敢爬起身來,朝燕子磯方向拚命地跑。灘頭上全是蘆葦,他高一腳低一腳地跑著,也不知踩過多少屍體和血漿,終於來到一棟破屋裏麵。這是一棟被大火燒焦的房子,牆還是熱烘烘的,牆腳下堆著許多燒焦了的稻穀,唐廣普鑽進熱烘烘的穀灰裏,一邊烤幹衣服,一邊大把吃著烤熟的稻穀。第二天,唐廣普遇到一隻小船,一對父子到南岸運稻草喂牛,唐廣普躲進稻草堆裏,來到江中八卦洲,這才從死屍堆裏撿到一條命。
四、血雨腥風遍金陵
大屠殺在南京各處殘忍地進行著,每天,每晚,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機槍掃射之後,繼之以單槍補射和刺刀捅殺,最後潑灑汽油焚屍滅跡。屠夫們自以為用這種辦法可以斬盡殺絕,不留任何活口,從而永遠掩蓋他們的滔天罪行。
然而,不管法西斯如何殘忍滅絕,每次大屠殺總有幸存者,他們機智地逃脫了敵人的殺戮,從絕境中頑強地活了下來,成了那場千古浩劫的見證者。
南京下關二板橋居民陳德貴,便是一位大屠殺的幸存者。他是一個身體結實的小青年。12月13日,聽說日本鬼子已經殺進南京城了,他和家人一道,急忙跑到“和記”洋行避難。這裏是洋人的處所,此時已成為幾千中國難民逃命的地方。12月14日,來了200多個日本兵,嘰裏哇啦一頓搜捕,把許多青壯年抓了出來,陳德貴也未能幸免,被送到煤炭港一個倉庫裏,陸陸續續抓來約有3000人。
第二天早晨,日軍打開了倉庫,說是要送大家出去幹活,每10人一批,第一批出去不久,河邊就響起了一陣槍聲。陳德貴一聽知道不好,鬼子兵要殺人了。第三批輪到了他,出門朝河邊一望,果然看見躺著許多屍體。鬼子兵把他們趕到河邊,陳德貴有意朝前站在了水中。正當鬼子兵舉槍將要射擊的時候,他一個猛子紮進水裏,潛遊到對岸,悄悄躲進翻倒在河中的一個火車皮肚子裏。
天陰沉沉的,北風呼呼地刮著,河水冰冷刺骨,陳德貴半蹲在水裏,又冷又餓,不時打著寒戰。對岸的槍聲一陣陣傳來,夾雜著同胞們的呼號聲、慘叫聲、呻吟聲,刺得他心裏又怕、又痛、又恨,他咬緊牙關默默地挺著,隻覺得這一天比他過去的二十年歲月還要長久。太陽一截一截落下山去,天慢慢黑了起來,日本鬼子把剩餘的人全都趕到河邊,陳德貴悄悄望去,黑壓壓一片,大約有六七百人,鬼子兵隨後扣動了機槍掃射,那些人就像割稻子似的成排往前倒,慘痛的呼號聲格外刺耳驚心。直到深夜鬼子兵離去之後,陳德貴才悄悄爬上岸來。
軍人殷有如是“南京大屠殺”的另一名幸存者。殷有如是中國炮台的防守士兵,12月13日,殷有如和炮台官兵300餘人,在上元門附近全部被日軍中島部隊俘虜。日軍將他們悉數捆綁,關押在一個胡姓人家的瓦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