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尾聲 亞馬遜河,等著我(1 / 2)

蘇小妹告訴我,由於中國離這裏遙遠,來的遊客不多,所以中文導遊也不多,她家住巴西,距離阿根廷的伊瓜蘇市乘車用不上20分鍾,這邊有中國團隊,通知一聲她便過來帶團。現在來這裏的中國人多些了。

小妹告訴我:“伊瓜蘇”在南美洲土著居民瓜拉尼人的語言中,是“大水”的意思。發源於巴西境內的伊瓜蘇河,在彙入巴拉那河之前,水流漸緩,在河寬1500米處,遇到我們眼前的“U”形峽穀,凸出的岩石將奔騰而下的河水切割成275條瀑布,形成寬3000米~4000米的半環形瀑布群,平均落差80米。咆哮而下的水流聲幾公裏外都能聽見。這個瀑布是1542年一位西班牙傳教士在這一帶的熱帶雨林中遊曆時意外發現的。

我問:“你說的瓜拉尼人,是不是印第安人啊?”

她說:“是的,瓜拉尼族是純粹的印第安人。16世紀這裏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來成為南美內陸巴拉圭的主要居民。巴西、玻利維亞和阿根廷也有居民分布。瓜拉尼人多信天主教,相信再生,宗教禮儀簡單、原始,迷信巫術。由於殖民者的屠殺和疾病的蔓延,人口銳減。瓜拉尼人昔日通常聚居在由6~8個茅草屋組成的村落裏。男人漁獵,婦女種植玉蜀黍、木薯和甘薯。瓜拉尼人勇猛好戰,捕捉俘虜用做犧牲,也有人認為是捉來吃掉。但他們在20世紀後期已迅速衰落。阿根廷、巴西對這些人都有特殊的政策,他們大部分人務農,在種植場和莊園當季節工;部分人從事編織、製陶等生產及製作羽毛工藝品等。公園裏這些擺小攤的,都是經過政府特許的!”

這回我注意到小攤的主人,那個男子長得很標致。我過去打招呼,他也很禮貌地答應著,還很配合我,擺個姿勢讓我拍照!地上鋪著一塊很大的布,上麵擺著弓箭、羽毛、橡皮的大嘴鳥、鱷魚,等等。

我問:“現在還能看到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嗎?還有大酋長嗎?”

她說:“有的,極少數真正瓜拉尼印第安人部落分散在巴拉圭東北部森林中,距離這裏約500公裏!”

啊,這多麼令人神往!我曾與一起穿越羅布泊的探險家唐守業約定,要去亞馬遜河流域探險,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探訪印第安人部落。

蘇小妹驚訝道:“那你還是別去,亞馬遜河流域開發旅遊的地段很美麗,可若去探險還真的很危險很辛苦。”

熱帶雨林的氣候,實在太悶熱了,衣服都貼到身上,許多外國女遊客,索性上身隻戴了胸罩。據小妹說,前幾天最高氣溫達到攝氏50度,我們來的前一天還40多度,今天早晨下了小雨,還35度左右。

我問:“若從巴西看瀑布,與這邊有什麼不同?”

她告訴我,在巴西那邊能夠欣賞到阿根廷這邊主要瀑布的全景。比如,瀑布氣勢最宏偉的“魔鬼喉”,在阿根廷這邊是從上往下看,同時還可以望見環形瀑布群的全景;在巴西那邊是從下往上看,水幕自天而降,另是一番天地。

她還說,從前,遊人可免費到伊瓜蘇瀑布。幾年前,伊瓜蘇瀑布旅遊區由一家私人企業經營,這家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修建了約20公裏長的遊覽棧道,鋪設了電氣鐵路,旅遊設施煥然一新。遊人買門票進入公園區後,可以乘坐小列車前往各個景點,還可以乘坐橡皮艇衝進瀑布下麵探險,大大方便了遊客。

我們很幸運地趕上了聖誕節的平安夜,晚宴盛大熱烈,穿著紅袍、滿臉白胡須的聖誕老人,彈著大豎琴,各種果品飲料食品從餐廳一直擺到草坪,精美的幾案上擺著鮮花、燃著紅燭,還有各種形狀的彩燈,各國客人穿著漂亮的服裝,喜氣洋洋。最稱心的是,宴會時,鮮豔的晚霞映紅天邊,草坪、鮮花、四五人合抱的樹幹上結滿海棠般大的一層果實的大樹,都沐浴在霞光中,小鳥跳來跳去,鴿子飛來飛去,優雅的服務生走來走去,我們幸福地沉醉在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氛圍裏。

我們的旅程安排得如此巧妙:空間,是以最漂亮壯觀的伊瓜蘇瀑布休閑遊畫句號;時間,是以西方最隆重的聖誕節落下帷幕的。

用兩個字概括這次南極旅行,一點不過分,那就是:圓滿。

南極歸來,形象慘不忍睹,又黑又瘦不說,返程至巴黎機場,牙齒竟然鬆動得無法就餐,對付到家,立即去醫院修牙。接著,口腔潰瘍、眼角發炎、嘴唇一層層地脫皮,就連喝粥,嘴角都撕裂般疼痛。

因為一會兒冬、一會兒夏,氣候忽冷忽熱;一會兒地上,一會兒天上,大起大落;加上極晝,興奮,難於入眠等。乘9天9夜的船,其中3天暈得一塌糊塗。倒換10次飛機,其中4次達13小時之久。短暫的不到20天,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大回環,海、陸、空全方位大折騰,真真的是“身在地獄、眼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