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的首領們迅速趕到了城牆腳下。費羅茲放下一條繩子,鮑埃蒙德將繩拴到一架他們攜帶的梯子上,隨著費羅茲將繩子慢慢拉起,梯子緊靠城牆而立。費羅茲示意騎士們往上攀登。這時,這些冒險者有些猶豫了,他們感到了心中湧起的一絲恐懼。在費羅茲的催促和鼓勵下,鮑埃蒙德第一個爬上了梯子,接著葛得布雷、佛蘭得斯的羅伯特公爵和其他幾名騎士相繼爬上了城牆。在他們攀登時,城下的人都幫忙扶著梯子。但是由於重量遠遠超出了梯子負荷,梯子斷裂開來,上麵的十二名騎士全部摔倒在地上,盔甲因為互相撞擊而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他們擔心這聲音被城上的士兵發現,但山穀中的風聲,奧倫提斯河暴漲後的嘩嘩流水聲掩蓋了一切,城上的哨兵什麼也沒發現。很快他們修好了梯子,騎士們每次有兩人登城,不一會兒就全部到達了城牆之上。
當登上60人時,一個拿著火把的巡邏兵來到了城牆拐角處。騎士們立即躲到了扶壁後麵,不發出一點聲響。這位巡邏兵剛到武器的攻擊範圍之時,騎士們就一擁而上抓住了他,還沒等他喊出聲響,就有人結束了他的性命。然後,騎士們迅速地從塔中的螺旋形梯子下到地麵,打開城門將他們的夥伴放進城內。作為整個計劃總指揮的雷蒙德,帶領大隊人馬留在後麵,當他聽到已經成功入城的號角時,就下令城內城外一齊進攻。
當晚,安條克城內的恐怖景象是人們無法想象的。帶著由狂熱和痛苦而激起的盲目、仇恨的十字軍士兵們展開了一場大屠殺,所有男人、女人、兒童都沒放過,街道上血流成河。
由於黑夜中難辨容貌,他們錯把同伴當成了敵人。當天拂曉時,十字軍士兵們發現很多戰友倒在街頭,胸口插著的是自己人的劍,而土耳其人的統帥卻逃走了。開始,他躲進了城堡,當城堡快要被攻破時,他又逃到了山中,但他並沒逃脫被殺的噩運。士兵們砍下了他灰色的頭顱,並作為戰利品運回了安條克城。天亮後,屠殺停止了,但搶劫又開始了。十字軍士兵們找到了很多金銀珠寶、絲綢及大量天鵝絨。但他們最需要的糧食卻很少,城中的糧食數量幾乎與十字軍中的情況相差無幾。
大戰之後的十字軍還沒來得及采取必要措施來獲取給養、布置安條克城的防禦,土耳其人就把它包圍了。波斯的蘇丹已派出了一支由派默蘇爾族的首領克保迦統率的大軍,以驅逐這塊土地上的十字軍蝗蟲。克保迦率軍與吉裏·阿斯勞恩兩路大軍會師之後,將安條克圍得如同鐵筒一般。
此刻基督徒徹底心灰意懶了,因為他們成了甕中之鱉。為了不冒這種最後丟掉性命的風險,一些人逃走,去投奔駐守在亞曆山大城的斯蒂芬伯爵。這些人對伯爵大談他們經曆的苦難和堪憂的戰爭前景。聽到這些,斯蒂芬立即拔營退往君士坦丁堡。途中,他遇到了阿曆克塞,他正率領一支大軍搶占十字軍在亞洲攻占的城市。聽到戰況後,他決定與斯蒂芬一起返回君士坦丁堡,讓十字軍士兵們自生自滅。
種種不利的消息傳來,安條克城中的士兵們更加絕望了,城中的形勢也一天不如一天。所有無用的戰馬都被吃掉了。狗、貓甚至老鼠肉的價格都在飛漲,就連臭蟲、跳蚤也成了稀罕物。城中的饑荒日趨嚴重,而此時又爆發了瘟疫。沒過多久,攻城時的30萬人就減少到6萬。殘酷的現實使軍隊的戰鬥力不斷減弱,但卻將領袖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鮑埃蒙德、葛德布雷和坦可裏德發誓,隻要還有生命,他們就會繼續東征的事業。但士兵們卻沒有了鬥誌,無論領導者怎樣鼓動,他們都無心再戰。心力交瘁的士兵們對所有的承諾和懲罰都無動於衷。甚至有一些人將自己關在房子裏不出來。鮑埃蒙德采用了極端的方法——放火——想讓他們出來,但沒有奏效。許多人甘願葬身火海,而另一些人則冷漠地袖手旁觀。
聖天使的鼓勵
雖然鮑埃蒙德有著一腔熱血,但卻沒有摸準十字軍的脈搏,也不明白那時驅使著基督徒從歐洲潮水般湧向亞洲的宗教狂熱是什麼。一位對此有著透徹了解的牧師提出了一個完美的計劃。這個計劃不但重燃了他們的信心,鼓起了他們的勇氣,而且還使得這些瘦弱憔悴、饑餓難耐的狂熱基督徒將6倍於他們的、精力充沛的波斯人打得落花流水。
這位牧師出生在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名叫彼得·巴塞萊梅。他到底是個騙子還是個宗教狂,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是獨立自主抑或是受人差遣,我們都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解了安城之圍,給這支信奉上帝的軍隊帶來了最終的勝利。當十字軍將士的戰鬥力在痛苦的煎熬之下已完全喪失,每個人都感到絕望時,彼得前去拜見杜魯斯的雷蒙德公爵,商討一件重要的事情。公爵立即請他進去。
他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幾星期前,那時十字軍還在攻城,他獨自一人在帳篷中歇息。這時,他忽然間感到大地在震動,附近所有的人也都感覺到了。他驚慌失措,於是大喊:“上帝救我!”當轉過身時,他看到麵前站著兩個頭上都有光環的人,他瞬間就認定這是天上的神靈顯聖。其中一個看起來年紀大點,紅紅的頭發,頷下飄著灰色的胡須,臉上有一對灰黑閃亮的眼睛。另外一位比較年輕,身材高大,瀟灑飄逸,看起來凜然不可侵犯。他們中的長者聲稱自己是上帝身邊的福音使者聖安德魯,希望他向普伊主教、雷蒙德公爵和阿爾塔普多的雷蒙德詢問他們主教為何不勸誡眾生,給眾生戴上十字架。當時,他隻穿了件襯衫,那位使者帶他飛入空中,在雲端走到安條克城中心降到地麵。
使者帶他進入了已經被撒拉遜人改為清真寺的聖彼得大教堂。使者帶著他來到了祭壇台階旁的一根柱子下,然後登上了祭壇。祭壇上掛著比正中午的太陽還要明亮幾分的兩盞燈。那位年輕點的神就站在遠處靠近祭壇台階的地方。然後,年長的使者進入地下室,拿了一根長矛出來。他告訴牧師這就是當年拯救世界的長矛,並把長矛交到牧師手中。彼得雙眼含淚,懇求使者把長矛賜予他,他保證會把長矛獻給雷蒙德公爵。
使者沒有立即答應他,而是把長矛埋進了土裏。他告訴牧師,當安條克城逃脫異教徒的魔掌之時,可以挑選12個人到此地挖出長矛。然後,使者又將他從空中送回,化做一陣清風而去。他說,他沒有稟報這件事情,是因為他擔心像公爵這樣身居高位的人不會相信這種荒誕離奇的故事。
幾天之後,在他準備走出營地找食物時,兩名神靈再次現身。這一次,他從那位年輕的使者眼中看到了責備的目光。他懇求使者再選一位更合適的人來完成這個使命,但遭到了拒絕。使者通過法術使他的眼睛不適以示懲罰,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沒有執行使者的命令。
後來,福音使者第三次出現。當時,他正與主人威廉待在聖賽門港的一座帳篷中。這一次聖安德魯讓他傳口信給公爵,永遠不要在約旦河中洗浴,而應乘船通過。他應當身著噴灑有聖河之水的亞麻襯衫和褲子去挖掘長矛。當時威廉沒有看到聖徒,但他卻聽到了清清楚楚的聲音,牧師這次還是沒有執行這一命令。於是,在他將要乘船前往塞浦路斯時,聖安德魯又一次出現了。他威脅說,如果牧師再不按他的話做,牧師死後會被打入地獄。這時,他才下決心向雷蒙德稟報。
杜魯斯公爵在心中反複掂量這個牧師的故事,聽到這個故事,他有點震驚。他立即請來了普伊主教和阿爾塔普多的雷蒙德。主教立即表示他不相信整個故事,拒絕采取任何行動。與普伊主教相反,杜魯斯公爵認為這個故事是可信的,即使不真信也可以假裝相信。最終,他向主教說出了相信這個故事可能帶來的好處——可以重燃基督徒的激情。主教很隨意地答應搜尋那件神聖的武器。儀式的時間被定在第三天,而彼得也被任命為公爵的私人牧師,這樣可以避免世俗之人出於好奇而追根究底。
12個虔誠的基督徒被挑選出來參加這次行動,其中就有杜魯斯公爵和他的私人牧師。從日出開始,他們不知疲倦地挖掘,直到太陽落山還是一無所獲。正當他們有些灰心認為可能會無功而返時,彼得躍入坑中,他祈求上帝將長矛送至人間來增加人們的力量,讓他們獲得勝利。那些藏矛的人對此事當然心知肚明,彼得也知道在哪裏可以找到長矛,因為他親眼見到了長矛埋入洞中。突然,彼得和雷蒙德看到了露出來的長矛尖,雷蒙德拉出長矛後熱淚長流,他高興地親吻著它。在場的人看到了整個過程,這支被用紫紅色的布包裹好的長矛在虔誠的信徒之中傳看。頓時,整個寺院歡聲雷動。
當晚,彼得又一次目睹了聖容。第二天,他講述夢中的經曆:福音使者安德魯和那位“凜然不可侵犯的年輕人”又一次顯身,並且告訴他,杜魯斯公爵可以攜帶這支聖矛統帥全軍,這是上帝對他的虔誠所給予的回報,發現聖矛的日子應被作為整個基督教世界莊嚴的節日。聖安德魯還讓牧師看了同伴手上和腳上的洞眼,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年輕人就是救世主耶穌。從那天起,在整個軍隊中人們都稱他為“了不起的做夢者”。
受到彼得做夢之事的影響,軍隊之中做夢之風開始盛行。在他住處附近的其他修土們也在夢中看到了聖像,聖靈告訴他們,如果士兵們全部英勇戰鬥的話,他們會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那些獻出生命的士兵將被賜予永遠的福祉。有兩個士兵因為受不了戰鬥帶來的疲累和饑餓逃離了營地,但幾天後突然返回,他們主動找到勃埃蒙德,說他們在路上遇上了兩名幽靈,這兩名幽靈憤怒地命令他們返回。其中一個逃兵說,他認出了這兩名幽靈中有一個是他幾個月前在一次戰鬥中被殺死的兄弟,他的頭上還圍繞著一個光環。
另一個說得更是信誓旦旦,說與他講話的那個幽靈就是救世主。救世主說,如果他返回軍隊,他將獲得永遠的幸福。而如果他拒絕這樣做,就會被打入地獄。大多數人都相信了這兩個人的話,士氣馬上就恢複了。失望變成了希望,每個士兵的身上又充滿了力量,饑餓變得不那麼可怕了。那種曾驅使他們離開歐洲的激情又重新回到了他們身上。他們大聲呼喊,上陣殺敵。
這樣的結果讓領導者們異常高興。盡管葛德弗雷和坦可裏德都對找到聖矛一事心存疑慮,但他們明智地感覺到,他們不應該破壞這種蒙騙行為,因為勝利之門因它而開啟了。
先前,隱士彼得被派往克保迦的營帳中傳信。他提議說,兩種宗教的糾紛可以通過從兩軍中挑選出最勇敢的士兵決鬥來解決。對他的提議,克保迦不屑一顧,說他向來不對可憐的乞丐和強盜的建議感興趣。帶著這個無禮的回答,彼得回到了安條克城。於是,基督徒們準備立即開始攻擊。十字軍對敵人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因為安條克城堡依然掌握在他們手中,從城頭俯瞰,下麵要塞的任何行動都看得清清楚楚。
1098年6月28日清晨,十字軍的首領們在安條克城內最高的塔頂升起了一麵黑旗,明確地告訴圍城的軍隊,基督徒們要殺出重圍了。
穆斯林的領導人很清楚城中的情況,饑荒和疾病使得十字軍的數量驟減,現在的十字軍最多有二百名騎士還有戰馬可用。其餘的步兵更是不堪一擊,一個個不是疾病纏身,就是餓得隻剩骨頭了。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宗教的狂熱已經在他們敵人心中注入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
對於聖矛的故事,穆斯林並沒有給予多少重視。並且,他們認為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打敗敵人,因此無需做任何準備應對敵人的進攻。據說,當時克保迦正在下一盤棋,當他聽說城堡上空樹起了示意進攻的黑旗時,也許是因為東方人特有的冷靜,他堅持下完那盤棋後再去對付那些不值一提的敵人。直到他的兩千名先遣騎兵被擊敗的消息傳來時,他才有點認真起來。
初戰告捷的十字軍士兵們歡快地向山上進軍,這是他們製訂的作戰計劃,目的是將土耳其騎兵引到他們無法發揮優勢的地方。隊伍分成3部分,先遣部隊由諾曼底公爵、佛蘭德斯的羅伯特伯爵和佛芒杜瓦的休等帶領。葛德弗雷和普伊主教帶領士兵緊跟其後。他們身披鐵甲,手舉聖矛以便全軍都能看到。勃埃蒙德和坦可裏德率軍斷後。
這時,克保迦才弄清楚敵人不像想象中那麼卑微,他開始進行新的軍事部署以彌補他的過錯。他命令羅馬尼亞的索裏曼蘇丹進攻敵軍的尾部,自己則要親自率軍參加與基督徒的戰鬥。為了避免被敵軍發現蹤跡,他派人點著了地麵上幹燥的雜草。在濃煙的掩護下,索裏曼繞了一大圈來到預定地點,占據了進攻敵軍尾部的有利地形。兩軍剛一開戰,戰鬥就進行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土耳其人的弩箭鋪天蓋地而來,一支訓練有素的百人騎兵隊在十字軍士兵中間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但是,戰爭勝負還未可知,基督徒們的步兵仍然具有優勢,並且很快占了上風。這時,索裏曼的大軍也向十字軍的隊尾發起攻擊。葛德弗雷和坦可裏德率部立即趕去支援勃埃蒙德。與克保迦率領的騎兵團激戰的隻有普伊主教率領的那一幫法國兵。但是,聖矛的出現使十字軍中最怯懦的士兵也變成了雄獅。然而,敵兵人多勢眾,四麵受敵的基督徒最終開始後退,勝利的天平偏向了土耳其人。
就在緊要關頭,基督徒中有人大叫聖靈們正在與他們並肩作戰。原來,戰場上雜草燃燒產生的濃煙,在遠山的頂端結成奇形怪狀的雲朵。幾個富有想象力的宗教狂熱分子,透過飛揚的塵土好像隱隱約約地看到什麼,就向同伴大叫,天空中出現了聖靈的軍隊,那些聖靈將士們身穿白衣,騎白馬,正從山頂上傾瀉而下來援助他們。所有人的眼睛都轉向遠方的塵煙,每個人都在心中虔誠地祈禱,戰場上響起了古老的戰鬥口號:“上帝顯靈了!上帝顯靈了!”
基督徒的勝利
所有的士兵都相信上帝與他們同在,派遣了神兵來援救他們,都如戰神附體般英勇地戰鬥。恐慌緊緊地攫住了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心,他們四散奔逃,狼狽得像狩獵中被凶猛的獵狗追得拚命奔逃的野鹿。克保迦想聚攏敗兵再戰,但沒有成功,恐懼比熱情傳播得更快。所有的士兵都向山上跑去,兩個領導者意識到徹底失敗了,就帶著殘兵敗將倉皇逃走。這支大軍在巴勒斯坦一敗塗地,7萬多人的軀體長眠於此。
十字軍占領了富麗堂皇的敵軍營地。營地裏應有盡有,充足的糧食、成群的牛羊、成堆的金銀珠寶全部被十字軍士兵們瓜分了。在山上追擊那些亡命之徒的坦可裏德同樣收獲頗豐,繳獲的戰利品跟在營地的一樣多。敗退的土耳其人沿途拋下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每個基督徒騎士都在戰後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一匹駿馬,但十字軍在這次戰鬥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損失了1萬名士兵。
十字軍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安條克城,城堡裏的敵人自知不敵繳械投降。他們中的很多土耳其人都皈依了基督教,其餘的也狼狽出逃。戰後,為了感謝上帝的恩賜和援救,普伊主教發起了一場莊嚴肅穆的全軍感恩活動,每個士兵都前往拜謁聖矛。
一連幾天人們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強烈要求進軍耶路撒冷,實現他們出發時懷有的偉大目標,但所有的首領都不急於這樣做——葛德布雷和坦可裏德出於謹慎權衡利害後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而野心勃勃的杜魯斯公爵和勃埃蒙德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願馬上進軍,首領中發生了嚴重的利益紛爭。戰鬥開始前,杜魯斯的雷蒙德被派守衛安條克城,他招降了無力反抗的敵人,並將自己的旗幟掛在城牆上。得勝歸來的其他首領發現後,認為雷蒙德的行為極大地冒犯了鮑埃蒙德,因為據以前訂下的契約,鮑埃蒙德在戰鬥勝利後對整個城市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坦可裏德和葛德布雷也支持他。因此,經過一番爭論,雷蒙德的旗幟被從塔上降下來,鮑埃蒙德的旗子被升了上去,高高地在天空飄揚,從此他獲得了安條克大公的稱號。然而在此後的幾個月中,雷蒙德仍舊堅持占據一個城門和附近的幾座塔。這件事讓鮑埃蒙德很頭疼,也讓整個軍隊感到不悅。雷蒙德公爵的名聲因此受到很大影響,盡管他的野心與鮑埃蒙德和鮑德溫並沒有什麼區別。後者占領了埃德薩,在那個小小的彈丸之地當起了皇帝。
彼得·巴斯萊的故事也值得記述。聖矛事件過去後,人們對他的尊敬與日俱增,不斷有新的榮譽被加在他的頭上。他感到繼續給他帶來要職的夢境很重要。但是,騙子們總是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的記憶力都不怎麼好,他的夢境經常出現前後矛盾,而且十分明顯。比如,一天晚上聖約翰出現在他麵前,告訴他一個故事,而一周之後,聖保羅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就連聖保羅給予的希望也與幾天前他的使徒兄弟講得完全不同。
那是容易輕信的時代。但是,當那些開始時相信神矛故事的人拒絕再一次相信彼得口中講述的奇跡時,彼得的臆語就變得有些荒唐和令人憤怒了。終於,鮑埃蒙德為了達到使杜魯斯公爵尷尬不堪的目的,故意向可憐的彼得提出挑戰,他提議用神火來判斷聖矛故事的真假。由於當時火灼判法十分流行,所以彼得無法拒絕。另外,杜魯斯公爵和他的私人牧師雷蒙德也鼓勵他這樣做。火燒儀式預定在第二天早上舉行。
根據慣例,彼得在儀式進行的前夜進行了禱告和齋戒。第二天清晨,他來到了儀式現場,手擎長矛昂首挺胸走向火堆。焦躁不安的全軍士兵圍攏在周圍等待著結局,他們都相信彼得是神的信使,長矛是神的恩賜。由雷蒙德·達吉爾頌過禱詞後,彼得在眾多信徒的注視下走進大火之中。在他即將穿過烈火時,突然變得有些神誌不清,也許是火焰的高溫幹擾了他的視覺,他竟然轉過身來向回走,熊熊烈火燒傷了他的身體。這次火判讓他受了很重的傷,後來他一直沒有能從痛苦中蘇醒過來,幾天之後便氣絕身亡離開了人世。
經過屢次大戰的十字軍士兵大都傷痕累累,疾病纏身,憔悴不堪。看到這些問題後,葛德布雷,這位被公認為最有謀略的首領,提出了在安條克城休養的主張。他認為大軍應該在安條克城內度過炎熱的8、9兩個月,等到10月份,待大家的精力恢複了,再與歐洲派來的援軍共同向聖城發起攻擊。盡管軍中有許多人指責這是在貽誤戰機,但大家最終還是同意了這個建議。同時,大軍還派遣沃曼杜瓦公爵作為使者到君士坦丁堡與阿曆克塞會麵,他的使命是當麵斥責阿曆克塞背信棄義的無恥行徑,並督促他立即派出他曾承諾的援軍。公爵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事實上,阿曆克塞對於他的指責一點都不在意,之後在君士坦丁堡逗留了幾天,直到使命所賦予他的激情完全消退。他感到十字軍並不是那麼討人喜歡,所以他決定了返回法國,永遠劃清與十字軍的界限。
盡管十字軍首領對停留在安條克城休養生息已經達成了共識,但這樣平靜的歲月多少還是有點令他們難以接受。如果不是因為巴勒斯坦還有土耳其人這樣的敵人可以寄托他們狂熱的激情,那麼他們很可能會互相廝殺。不甘寂寞的葛德布雷去了埃德薩幫助他的兄弟鮑德溫與撒拉遜人作戰,其他首領認為他們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因而懷有敵意。最後,首領們終於按捺不住進攻耶路撒冷的激情。於是,雷蒙德、坦可裏德、諾曼底的羅伯特帶著自己的部分士兵包圍了規模雖小卻堅固無比的馬拉城。
平常大手大腳慣了的十字軍,在這次戰鬥中也不例外,他們攜帶的物資隻能支持一個星期左右,但他們還是奢靡如前,不久就開始挨餓了。要不是後來鮑埃蒙德率軍前來幫助他們,一舉掃平了這座城市,不知道會是什麼結局。關於這次圍城,聖矛事件中的那位私人牧師雷蒙德,他同時也是一位敘事詩作者,講述了一個他深信不疑的傳奇故事。他以這個故事為內容寫下了非常優美的詩歌,因為這個故事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也顯示了處在艱難處境中的十字軍將士們超凡的勇氣,所以值得在此敘述一下。“有一天,”雷蒙德說,“年輕的恩格爾海姆走入了安塞爾姆·德·裏波蒙的帳篷。”恩格爾海姆是聖保羅公爵的兒子,在馬拉城之役中殞命。“你怎麼會來到這裏?”安塞爾姆說,“我明明看到你已經戰死,是怎麼活過來的?”“你肯定知道,”恩格爾海姆說,“所有為耶穌基督而戰的人都會永生。”安塞爾姆又問,“你身體周圍為什麼會有些奇怪的光亮?”聽到這個問題,恩格爾海姆用手指了指天空,安塞爾姆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座閃著鑽石般光彩的宮殿。他說,“在那裏,上帝賜予了我榮耀。我將長居在那裏,那兒還有一座更好的宮殿,是屬於你的,我們很快就會在那裏見麵。再見了!明天你就會見到我的。”說完,恩格爾海姆就離開了。這一幕讓安塞爾姆目瞪口呆。第二天早上,他派人找來了牧師,將他接到神諭的事告訴了牧師。盡管他的身體非常健康,他還是和朋友一一道別,告訴他們他將要去另一個世界了。幾小時後,敵人開始了新的反攻,手持利劍的安塞爾姆衝出去與之作戰,戰鬥中他被土耳其拋石機擊中前額,不幸喪命。就這樣,他離開了塵世,去了那座早已為他準備好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