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自由戀愛結婚的,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他們的結合,受人羨慕。婚後的生活,雖然依然清淡,可是他們很幸福。她對他溫柔體貼,而他對她也是情意綿綿。
九十年代中期,他去深圳闖蕩了五年,有了家公司,他把妻子和兒子都接了過去。她原以為能過上穩定的日子,可是她卻想錯了。他開始挑剔她,不是嫌她做的菜不好,就是嫌她不會交際,帶著她去公開場合,總拖他的後腿。她雖然很努力的改善,但家庭中的硝煙味卻日見濃厚。
每次回家,他總要挑三撿四的說一番,她一再忍著,隻為不想在孩子麵前傷他的麵子。
那一次,兒子有道數學題不會,請教他,他揚揚灑灑的講了半個小時,兒子依然不懂。她從廚房裏出來,聽了兒子的講述,她立刻糾正他的說法。兩個人都據理力爭,他做夢都想不到這個平常對自己千依百順的女人頭一次和自己拗上了。他實在忍不住這口氣,說了幾句狠話,摔門而出,剩下一臉茫然的妻子和孩子。她不明白,明明是他錯了,他卻還那樣,根本不考慮過他和孩子的感受。她更不明白,他在外麵對所有人都是微笑和謙誠的,為何一回到家就變得如此的耐煩。如此的刻薄。
他是帶著酒意回來的,一進屋他就把自己關到了書屋。她輕輕地喊老公,沒應,再喊還是沒應。直到她喊第十聲時,她的手機響了,打開,隻有三個字,對不起。她也回複:“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但為了孩子的成長,我不能退讓,我不想孩子長大後,才知道他的父親,曾經教給他那麼多的錯誤的知識。我想,你也不希望這樣。平常,我都讓著你,我知道你在外麵已夠辛苦的了,我不想你回來再辛苦,所以對你的牢騷,我一再忍讓著,因為家是你依靠的港灣啊。”
他想起這麼多年要妻對自己再三的忍讓。為什麼自己能對不熟悉的人再三禮讓,卻又對自己最愛的人如此挑剔?難得非得把一個好端端的家弄得四分五離,弄得自己筋皮力盡,才能心安麼?她說得對,家才是自己永遠依靠的港灣。他深深歎口氣:人啊,何苦自己為難自己,為難甚至去傷害那些疼愛自己的親人呢?
他開了門,一遍又一遍的說著對不起,把頭深深埋進了她溫暖的懷裏,無語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