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餘悸的女記者,看了看林書那張臉。
看起來十八九歲的年紀,青春洋溢的笑臉,此刻卻顯得有些恐怖。
林書直視著鷹醬女記者,冷冷道:“在這裏,我為我說出的每句話負責,現在,你滿意了麼?”
“我……”
女記者不敢再追問,生怕外麵的那些瘋子,真的進來把她烤了吃。
回答問這個問題,林書再次擺出笑臉,示意大家繼續提問。
記者們短暫的沉默了一會。
大家都在心裏思考,怎麼把問題既問的切中要害,又看起來不是那麼具有敵意。
因為一不小心,可能真的成了本地人的盤中餐。
終於,那位海灣顧家的大叔,恭敬的再次接過話筒。
他禮貌的問道:“林書董事長,我們現在不談產能的問題,您能公布一下,您的氫燃料電池價格嗎?”
照比剛才,這位大胡子說話的語氣恭敬了不少,還用到了敬語。
估計受女記者影響,怕被人圍攻。
現在大家也都能看出來,這林書在當地,地位還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對於這個問題林書早有準備。
這也是這場發布會的重點,或者說唯一的重點。
林書沒有回答,回頭示意小撒,播放下一條PPT。
小撒趕忙按動開關,大屏幕上出現了一行簡短的文字:
我們的價格,始終比傳統能源低一分錢。
這行文字雖然短,但足夠震懾人心。
這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價格。
就連遠在華夏的林開嶽等人,看到這價格也是一驚。
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命令林書給出相應的價格。
因為這工廠的創建者,的確是林書。
雖然沒有華建集團的基礎設施建設,工廠不可能開起來。
但在話語權上,林開嶽始終讓林書采取一個獨斷專行的政策。
通過幾次事件,林開嶽對林書,已經有了足夠的信任。
但是這價格,著實讓他老人家,也呆了一會。
林書之所以敢給出比傳統能源還低的價格,是因為對自己的技術,有十足的自信。
隻要未來繼續把產能擴大,他的氫能源燃料取代傳統能源,是遲早的事。
但現在的記者們卻不買賬。
不過雖然不買賬,嘴上卻又不敢當場抗議。
一位歐陸記者,弱弱的問:“林書先生,這個價格,能買到的人不多吧?”
林書搖了搖手指:“記者先生,你忘了我剛才說的,整個非洲都可以用上我的氫能源吧?”
“這……您不打算與我們歐陸做生意嗎?”
林書慫了慫肩膀:“不好意思,我隻是采取就近原則,以及我的母國,都可以最先得到我的氫能源燃料。”
接著,他有補充道:“至於他們買來後,加多少價賣給你們,那就與我無關了。”
“不過我能保證,在未來,你們也會享受到我的氫能源燃料。”
“呃……”
記者們臉色蒼白,不敢再多提問了。
這林書顯然就不是來正常開發布會的,說的話一個比一個大,根本就沒有能探聽出來的真實情報。
然而,在發布會還沒散去之際。
一批批氫能源電池,已經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