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逍遙見芝娜在忙著算分排序,唐經天和桂冰娥悄聲地說著話,覺得很無聊,這時醉笑天涯提進來一小籃水果,放下後,望了夢逍遙一眼,然後退了出去。
於是三人邊吃水果,邊觀察大家畫的什麼。令夢逍遙驚訝的是,風中雲用了半個時辰,就畫完了,然後喊交卷。夢逍遙大是驚訝,隨手拿了一個蘋果,走到風中雲麵前,放下蘋果,收起風中雲的畫卷,看了看說道:“有意思!”
夢逍遙把畫拿到桂冰娥和唐經天身前,“兩位看看,這幅畫很有意思,你在看風景,有人卻在看你。”
畫麵畫的是一位宮裝白紗美女站在亭子裏看倒掛冰河,卻絲毫沒有發現他身後遠處長廊上一英俊少年在看她。
桂冰娥看了風中雲一眼,冷哼一聲,顯然她明白這宮裝白紗人是自己,而少年正是唐經天,但是竟然被風中雲畫下來了,有點害臊,有點惱火。
夢逍遙笑著說:“這畫意境很好,看風景的人絲毫不知,有人把她當作比風景還美來看待,抑或在那男子看來那少女就是那美麗環境的一部分,人景合一。”
唐經天笑著說:“的確如此,筆法細膩,小處處理的很好,意境悠遠,是好作品!”
桂冰娥把畫放下,見兩人像是絲毫沒有懷疑這畫麵上的人是誰,也就慢慢消下氣來。等到她心境平靜下來後,“給四分。”
風中雲感激的看了夢逍遙一眼,拿起桌頭上的蘋果吃了起來。很明顯夢逍遙幫了他說了幾句話,要不她很可能得一分。
這些畫很快打完分了,沒有什麼高分,因為絕大多數人畫的畫,墨的顏色濃淡沒有調節開,這樣畫就沒有層次,試想墨畫沒有了層次感,這次不分,空間感表達不出,再好的意境隻是構思,表現不出來。
不過天才還是不少,有人竟然畫出了《雪灘雙鷺圖》。《雪灘雙鷺圖》是馬遠佳作之一。
馬遠、夏圭就是畫史上有名的“馬一角,夏半邊”,兩人對繪畫這門藝術有獨特貢獻。
馬遠的畫多取寥寥一角,微微一隅,景物少,用筆簡率。他的畫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絕壁而下,而不見其腳;或近山參天,而遠山則底;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總之一切都作了簡略的處理。
《雪灘雙鷺圖》遠處雪山綿綿,空濛一片,近置溪水,冰淩曆曆,岸邊枯荻老樹參差,有數隻白鷺閑憩,蜷縮畏寒,表現了中國畫習見的荒寒境界。
畫的惟妙惟肖,就像臨摹一般,桂冰娥雖然誇獎了幾句,但是絲毫沒有欣賞的意思,隻給了四分。
可是後麵幾人就遭了,有人竟然畫出了王維的《雪溪圖》,隻見圖下方一座木拱橋將觀者引入白皚皚一片冰雪世界,樹木凋零,人煙稀少,小溪的兩岸有茅屋四五間,溪中有一葉篷船,有船夫撐篙而行。情景冷漠蕭瑟。畫家用墨色染溪水,以映襯兩岸之白雪,坡石有漬染似無勾皴,這正是唐代山水畫的一大典型特征。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全圖采用俯視法,所畫場景之透視異常精確,無論比例、角度,即使以焦點透視質之,皆中規矩。
這麼多人,竟然都選擇名家之作,這是桂冰娥發怒的原因,都沒有創意,於是隻要是畫前人名畫的幾人,都隻得到一分。這讓幾人很是惱怒,但又發作不得。
書畫比完了,也就開始比試棋藝,抽簽兩人對壘,勝者晉級,輪空者也直接晉級。
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相傳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據《世本》所言,圍棋為堯所造。晉張華在《博物誌》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舜是傳說人物,造圍棋之說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圍棋起源之早。
隨著圍棋遊藝活動的興盛,一些民間棋藝家編撰的圍棋譜也大量湧現,如《適情錄》、《石室仙機》、《三才圖會棋譜》、《仙機武庫》及《弈史》、《弈問》等20餘種明版本圍棋譜,都是現存的頗有價值的著述,從中可以窺見當時圍棋技藝及理論高度發展的情況。
到現在,人們生活已經無憂,圍棋也就成為一種普遍愛好,大眾陶冶情操和交流的橋梁,精通圍棋,更是一種有文化有修養的體現。所以在座的人,除了芝娜之外,都會下去圍棋,不過論及誰技高一籌,都不敢說自己行。
況且這比試還有限製,必須站立在天湖之上,但又不能濕鞋,對弈兩人,立空以內力畫橫豎為棋盤,手指以內力點縱橫交叉之處,留下記號為棋子。這不僅要比棋藝高超,還要比試內力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