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克思
同樣出身貧寒的托爾斯坦·凡勃倫(1857—1929)並不像配第那樣對財富有著執著的追求,相反,凡勃倫是資本主義物質文明的辛辣的嘲弄者。他曾經仿效普魯東“財產即為偷竊”的著名論斷,稱私人財產隻是“成功突襲獲得的戰利品”,對財富的追求是一種“掠奪的本能”。當然,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得到財富的親睞。青年時代,凡勃倫曾經輾轉在卡爾頓大學、莫諾納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1884年在耶魯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由於當時大學中的專職學術教師通常從神學學生中挑選,沒能獲得學術職位的凡勃倫以失敗者的身份回到家鄉。在此後的7年中,凡勃倫一直處於失業狀態,先靠家裏養活,後又靠嶽父周濟。由於研究哲學的前景暗淡,凡勃倫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經濟學,開始其職業經濟學家的生涯。一年後進入芝加哥大學任教。凡勃倫本來就對世俗的成功抱有鄙視的態度,自然,經濟學也沒有給他帶來世俗的成功。由於其特立獨行的個性及對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的毫不妥協的態度,被陶西格稱為“所有經濟學家中最接近天才”的凡勃倫很難在一所大學呆太長時間,離開芝加哥大學後又先後去了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密蘇裏洲立大學、新社會研究學院。凡勃倫以行為怪異而著稱,比如邋遢的穿著、粗陋的家居陳設,這其實一方麵體現的是他對資本主義物質進步的嘲弄,另一方麵則反映了他生活的窘困。退休的凡勃倫生活更加窮困,靠學生的資助生活,抽劣質的煙草,住簡陋的房屋。“他變成孤單一人並被世人所忽視。他的經濟狀況岌岌可危。惡劣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的不平靜,不斷煩擾著他的晚年生活。”凡勃倫準確地預測到了大危機的到來,但他已經不能承受危機的打擊。在大危機到來前的1929年8月3日離開了人世。當然,凡勃倫也許並不以為他窘困的物質生活是一種痛苦。這個資本主義製度和新古典經濟學的牛虻,追求的也許是從嘲弄中得到的快感。
托爾斯坦·凡勃倫
歐文·費雪(1867—1947)是一個特例。他既是一個主流經濟學家,而且他的理論和主張曾經對政策製定發揮過作用,同時,他一生執著追逐財富,但最終成為財富角鬥場上的失敗者。坎蒂隆、李嘉圖和凱恩斯都通過證券投機而致富,但貨幣主義的創始人和“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當然也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美國經濟學家之一”的費雪卻是個證券投機的徹底失敗者。他終身從事貨幣研究,顯然貨幣並不親睞他。曾經通過證券投資而成為曆史上最富有的經濟學家之一,但最終卻一貧如洗。費雪一生愛慕虛榮且自視甚高,從來都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偉人——不僅在學術上,而且在財富上。他總是在尋找各種致富的途徑。1910年,費雪發明了一種索引卡片係統——羅拉代克斯(Rolodex)並取得專利。1913年創辦自己的公司進行生產和銷售。開始贏利後,1925年,費雪的公司被競爭者收購,該公司後來叫雷明德·蘭德公司。費雪突然成為百萬富翁。他購買了一輛大號林肯並雇傭了一名專職司機。在狂飆猛進的20世紀20年代,費雪是樂觀主義的主要倡導者。除了持有蘭德公司股票外,他還購買了大量小盤成長性股票。在牛市高峰時期,費雪的股票市值超過1000萬美元。這一數字實際上使費雪列為曆史上最富有的經濟學家之列。但是,在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崩盤之前,費雪仍然樂觀地認為股票價格將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穩定下來。當股指由1929年的最高點381點跌到1932年的40點左右時,費雪的投資被徹底吞沒了。後來經濟複蘇了,但費雪的經濟狀況一直沒有複蘇。他不僅要應付沉重的負債,還要同稅務機關提出的對他以往收入征稅的要求進行鬥爭。1931年,費雪得了肺炎,雪上加霜的是他同時收到美國國稅局的來信,要他支付6萬多美元的稅款。1935年費雪被強製退休。由於他不能對他的住房付款,耶魯大學隻能同費雪簽訂終身租期協議,買下這所房子再租給費雪。晚年,費雪基本上是靠其妻姐的周濟度日,他一共欠下75萬美元,而且一直沒有能力歸還。費雪還一直期待能夠幫他賺到幾百萬美元的方法,但也隻是完成了一些毫無價值的小發明。1947年,貧困中的費雪被癌症擊倒了,他的財富夢想終結了。費雪成為百萬富翁依靠的是技術發明而不是經濟學,但他最終的失敗卻與他的經濟學有一定關聯——他否認經濟周期的存在可能使他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歐文·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