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尋找環境裏的財富密碼——亞洲當前的重大機遇(1 / 3)

周圍環境的變化往往會影響一個企業未來的走向,要麼帶來嚴峻挑戰,要麼帶來發展機遇。過去兩年,整個亞洲都因為複雜的環境變化而產生了諸多機遇。尤其是在企業領域,各種機遇層出不窮,不斷地創造佳績,甚至奇跡。所以,當企業遇到良好機遇時一定不能放過它,而要緊緊抓住它,使其成為企業擺脫困境的渡船,成為企業起死回生的靈丹,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引擎。在本章中,我將為大家簡要分析一些目前亞洲存在的重大機遇,希望能對我們的企業發展有所幫助和啟發。

一、金融風暴真的過去了嗎

到目前為止,很多人都認為自2007年刮起的金融風暴已經過去了,實際上,這場金融風暴餘威尚存,並沒有完全過去。例如,2010年出現了歐洲債務危機問題;還有美國的股市,由於失業率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也在一直下降。美國的失業問題現在很嚴重,其失業率已經達到了10%左右,這還不包括青壯年群體,如果加上這部分群體以及沒有登記在冊的失業人口,其失業率估計可以達到17%左右。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金融風暴帶來的可能有機遇,也可能有危機。那麼,對做企業的人來講,金融風暴意味著什麼呢?它意味著每個人必須多加留意自己企業裏的現金流問題,要更加注意資金投放的問題等。因為很多人常常在有錢的時候連預收款都拿來花掉了,這樣就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麻煩。

台灣有一家最大的做健康連鎖業務的企業,叫亞曆山大。這個企業的老板唐雅君,是我非常敬佩的優秀企業家,曾經當選過“台灣創業協會”的會長。但不幸的是,這個公司在2008年倒閉了。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會費收得太多。在金融風暴到來之後,很多人開始減少支出,加入這家企業的會員少了。但問題是,在金融風暴到來之前已經交了會費的老會員,他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每個人的壓力都更大了,就很想通過健身來達到增強身體抵抗力和放鬆身心的目的。而由於這些健身設施被一下子高強度利用了起來,結果就出現了磨損過度和嚴重不足的狀況,企業不得不花錢維修並增加設施,結果將以前收進來的錢都花掉了,但由於沒有新的會員加入進來,也就沒有持續的收入來維持經營,所以公司很快就支撐不住了,最終隻落了個倒閉的結局。

所以,金融風暴不隻是外在經濟環境的問題,而且是關乎企業財務的問題,因此必須在企業的資金使用上更加謹慎才行。

金融風暴的破壞性和負麵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事物總有兩麵性,金融風暴肆虐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一些機遇。比如,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中國政府就出台了小額信貸、小額借款、融資的政策,使這些地下行為變得合法化。於是,社會上冒出了大量的融資公司。因為政府不能隨便投資,隻好放開政策讓民間來自行進行融資。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這是一個機遇,並且國家對此立了法,但是老實講還是有很高風險的。畢竟中國在這方麵的經驗還不太多,實行的時間也不長,在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發生問題的,所以要謹慎利用這種機遇。

二、拿什麼拉動內需

2008年,中國政府拿出4萬億元用於拉動內需。在此過程中,政府做了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修鐵路,一是建機場。這筆巨額投資雖然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但遺憾的是,當4萬億元花完時,那些就業崗位也就隨之消失了。“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計算:在未來兩年內,因為4萬億元的退市將會有3800萬左右的人失業。

由於對外貿易業務做得並不好,企業便紛紛回來搞起了拉動內需建設。既然是為了拉動內需,就要把東西便宜賣給自己人,才能帶動人們的購買力。可問題是現在不能賣得很便宜,因為員工的工資現在普遍上漲,大概增長了10%~20%左右。尤其是像富士康那樣的企業,從2010年10月開始,其員工基本工資從1200元漲到了2000元。任何一個人進入富士康工作,不管以前有沒有工作經驗,一律都是2000元。再加上吃住免費,各項補貼加起來大概有500元左右,一個普通員工可以拿到2500~2600元。這就意味著做企業再也不能指望廉價勞動力來減少生產成本了。可是偏偏還是有很多老板仍然抱著一種不甘心的心態:“沒事,沒飯吃的人多的是,隻要給他們工資,哪怕工資再低還是有人幹的。”確實,不管多低的工資都有人幹,但也反映了一個問題:他們之所以選擇這些工作,是因為沒有什麼太多的能力。如果你的企業從事的是技術含量不高的業務,很顯然,你的競爭對手將會有很多,而你想勝出的機會也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