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了江湖就有了利益糾葛,就有了生死存亡,就有了生活,生活是最殘酷的卻也是最美好的,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好戲,隻是有些人是喜劇有些人是悲劇罷了。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時候的村與村之間並不像今天那麼平和。有些相鄰的村子間啊因為分地占地的問題經常打仗。你可不要以為跟現在電視劇裏似得幾個人拿拳頭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下,那兩個村子一打常常是整個村的壯勞力全部出動,拿著所有能拿上的家夥就是幹。那個年代人命不值錢,當然真要鬧出人命了,兩個村子這個仇怨也就結下了。
話說那時帝都西郊有兩個相鄰小村子,一個叫方莊一個叫趙莊。這個方莊呢,有那麼一戶方姓人家傳說是當年大清朝出過大內侍衛的人家,一家子人個個武藝高強。據說在那個最動蕩的戰爭年代,那山上的土匪胡子都沒來方莊鬧過事,就是因為這一家人。
解放以後啊,方莊和趙莊由於登記人口相似分到的地也差不多大,太祖在的時候再加上文革,方莊都表現的很低調。可自從文革結束,這家方姓人家似乎嗅到了什麼機會,帶領著方莊的農戶占了周圍各個村莊的不少土地,不僅如此與方莊相鄰的一座收歸國家管理的小山也被占了下來說是幫著國家開荒,占地免不和周圍村子打仗,凡是跟方莊有意見的村子幾乎都是被打服的,自己村子打不過別人被人占了的地也就算是默認了,這算是當時村與村的一種默契吧。至於當時找警察,村子之間的事,還真從來就沒有警察什麼事,就算出了人命也輪不到警察說話,這一點相信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有所體會。
不過被人占地的事,擱在誰身上都不樂意不是,趙莊村長帶著幾個人去方莊理論。可趙莊的人還沒到方莊村頭的時候,就遠遠的望見一個黑衣農夫空手立在村頭。趙莊村長剛要問話,這黑衣農夫竟一下子衝到村長跟前,肩膀一靠,瞬間把趙莊村長撞飛了出去,同時帶倒村長身後的兩人。黑衣農夫撂下一句話:“啥時候挨得住老子一膀子再來說話。”
幾個人見著不對趕緊把村長扶回去,當晚這趙莊村長竟然吐血三升一命嗚呼。這一下整個趙莊可就炸了鍋,整個村子凡是能下地的,扛起家夥事,綁上白頭帶,第二天就向方莊湧去。
這說起來這方莊的黑衣農夫也真算得上藝高人膽大,百十號趙莊人堵在方莊口,還就隻是黑衣農夫一個人答話:“喲嗬這是哪位登了極樂啊,一村子人給奔喪。”
趙莊有人吼道:“就是他打死了村長。”可還沒等趙莊眾人衝上來黑衣農夫就從身後搬起一塊半人高的巨石,轟的一下砸在眾人之前。一下子把趙莊眾人前衝的勢頭止住了“老少爺們,看好嘍,哪個趕上來,就如此石。”黑衣農夫大吼一聲,一掌劈在巨石之上,隻見巨石霎時裂為兩半。
這一手將在場的趙莊人都鎮住了,終歸誰的的腦殼子能比石頭硬不是?“那天和你們村長理論確實是我下手太重沒顧忌他身子太弱,這算我錯了,我給你們認個錯。”黑衣農夫慵懶的拱拱手。
“這……這終歸是死了人了我們這也得有個說法吧。”趙莊的領頭的年輕人小聲的答應著。
“恩是得有個說法,好吧你們看那南山,我們方莊占了以後啊這山北邊是我們方莊的,山南邊啊就賠給你們趙莊,這算可以了吧。”黑衣農夫哼了一聲。
“可以可以我們就這麼說定了。”趙莊的老人從村裏趕了出來,拉著幾個領頭的年輕人就往自己村裏走去。
待眾人散去,一少女從房子後麵繞出來:“爹爹咱們辛苦占下山頭為啥要給出去啊。”
“嘿,小丫頭片子沒事瞎跑啥。那南山是一座石山,咱家在山上發現了鐵礦,可國家要收歸,一個村子占了站不穩,兩個村子一起鬧就要穩一點,到時候我再發動上麵認識的人幫忙說兩句話,這礦山就是咱家的。至於分給趙莊的南麵,老子給他他敢要麼?”
“我就知道爹爹沒有那麼笨。”少女領著黑衣農夫向村中走去。
按理說這事吧到此結束,這趙莊沒有方莊強勢,丟了的地是要不回了。可誰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更何況這因果報應誰能想到。這不,還沒到十年,趙莊回來了一個改變趙莊命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