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家為誰寫作(1 / 1)

敲下這個題目後,愛卿感到很為難,似乎作家為誰寫作早有官方定論,愛卿在這裏發雜音多半會引來正統文學家的恥笑。

但愛卿還是忍不住想說一說,緣故是幾天前收到兩位粉絲的留言,原文摘錄如下:

其一 偉大的作家隻為自己寫作,是和另一個自己對話。讀者喜歡是因為在作家的作品裏看到了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事情引發了情感上的共鳴。那些秉承所謂的“藝術為大眾服務”的作家隻不過是政治上的附庸。

其二 哪個作家不是隻為自己寫作的?古人有文章自娛的說法,如陶淵明。現代沒有了,是為了獲取社會名聲和稿費過日子,或者攻擊社會,像噴子凡是中國的曆史和現實一概都罵。

上述引文中有憤子一詞,這個詞讓愛卿想起了幾年前發生在成都美國領事館門前的一幕。也忘記因為啥事情了,中國當時同美國吵架,引得好多中國熱血青年到美國領事館大門前去抗議,甚至有人還扔了轉頭瓦塊之類的東西,幸好武警即時趕到,沒引起大的騷亂。

愛卿當時也跟在大隊人馬後麵,舉舉拳頭,喊喊口號。

話說當時愛國主義情緒最為高昂大夥兒恨不能一口吞了美帝國主義的時候,與愛卿同行的一位哥們兒扯著四川人慣有的吊兒郎當的調門兒說了一句讓愛卿恨不能打他一頓的屁話,這話讓愛卿至今難忘。

他居然說:“別看這些人鬧得這麼凶,隻要美國領事館的官員這個時候站出來吼一聲:大家別鬧了,我給你們大家免簽證移民去美國。我敢擔保,這些人立馬一窩蜂衝進美國領事館高呼美國萬歲。”

文學其實沒那麼高大上,把人們平常說的話稍加整理寫成文字,就是文學。

回到上述事件上,稍加歸類,兩大文學派別就出來了,一類是大眾文學,就是眾人的呼聲;一類是小眾文學,就是愛卿那個吊兒郎當的哥們兒的悄悄話。

如果你是一位作家,那你該寫前麵大眾的呼聲呢?還是後麵那個哥們兒小眾的悄悄話?

話說回來,大眾的呼聲也許正如同水麵的泡沫,用不了幾天就會煙消雲散。憤子們不過都是些跟著鴨子大部隊移動腳蹼的鴨子,看見前麵的鴨子“嘎嘎”,他也“嘎嘎”;看見前麵的鴨子點頭,他也點頭。一會兒,柴玲說中國的空氣質量不好,霧霾嚴重,他立馬表示自己早就患上了肺結核幹咳幾聲;一會兒,人家說中國旅遊團到東京大肆采購日本貨是賣國,他也表示自己早就將家裏的“TOTO”馬桶砸了,現在天天回歸中國傳統文化“蹲坑兒”。

其實,憤子也是一部分的大眾,推而廣之,大眾即是由憤子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人群組成的。總有那麼一些作家不買大眾的賬,偏偏喜歡為小眾,不,喜歡為他自己自說自唱,索爾仁尼琴就屬於這一類強牛作家。

那麼,作家到底該為誰寫作呢?

還是由讀者陛下自己去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