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婉兒的埋伏(3 / 3)

眾人哄堂大笑,崔湜半真半假地開著玩笑,便搶了上去提起筆來,崔液和崔蒞馬上跟過去為大兄押陣助威。武三思微微一笑,順勢也退到一旁,撫著胡須對上官婉兒道:“聖人遷都在即,待製身為天子第一近臣,公務可還繁忙麼?”

上官婉兒淺淺笑道:“如今還好,正月裏除非十分緊要的大事,否則大臣們也不會用來煩擾聖人,婉兒因之也清閑了許多。”

武三思嗬嗬笑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待製平素過於勞碌,能偷得幾日清閑最好。啊,對了,本王近日收到堂弟懿宗的一封家書,內中曾言及漕運之事,他是當作閑話講的,可本王聽了卻深以為慮啊。”

上官婉兒新月似的柳眉微微一挑,神色凝重起來

武三思道:“天子不管是在洛陽還是在長安,漕運都是重中之重,漕運一旦出了問題,京都百萬人口的吃飯問題就要大受影響,輕則導致物價飛漲,重則皇帝就得再度遷都謀食,令朝廷體麵盡喪,一旦碰上水旱災害更是餓殍千裏的嚴重後果,因之動搖國本,不可不慎啊。”

上官婉兒動容道:“王爺所言甚有道理,不知漕運上出了什麼變故?”

武三思道:“此事與刑部和禦史台的欽差官有關。說起來,刑部和禦史台倒是出自一番好意,天子遷都在即,他們想整頓長安治安,打造一個清平世界,以迎天子遷都,隻是他們太過求全責備了。

想那漕運的丁夫都是些粗野魯莽的漢子,平時酗酒鬧事打架鬥毆,本是尋常事,卻也沒甚麼了不得。可是刑部陳東、禦史台胡元禮等人偏以嚴刑竣法相待,難道還能指望那些使船駕舟的粗漢因此變成斯斯文文的讀書人?

治大國若烹小鮮呐,現如今弄得灞上人心惶惶,聽說漕夫們年初就該赴揚州的,為了此事迄今尚未成行,一旦誤了今年漕運,後果不堪設想。”

上官婉兒訝然道:“竟有此事,王爺該盡快稟與聖人知道才是。”

武三思道:“這個自然是該稟與聖人知道的,隻是待製也清楚,聖人一向反感做臣子的不守本份,手伸的太遠,本王如今掌管著洛陽屯兵事宜,若是貿然插手政事,惹得聖人不悅,反而不美。

隻是,若是旁的事情,再多等幾日,長安那邊必有消息過來,介時聖人自然知曉,本王也不必多事。奈何漕運重於天,不能等啊,一旦出了岔遲,這一年的漕運都要大受影響,是以……”

上官婉兒莞爾一笑,道:“婉兒明白了,隻是婉兒居於深宮,若無長安方麵的消息,婉兒也不便向聖人進言呐,如今長安消息未到,若是能有哪位禦史風聞奏事,婉兒也好說與聖人,早早應變。”

武三思大喜道:“這個容易,本王可以馬上著人上一道奏本,接下來的事,可要麻煩待製了。”

婉兒嫣然頷首:“為陛下讚畫,本是婉兒份內之事,何勞梁王相謝。”

武三思打個哈哈,道:“待製投我以桃,三思報之以李,本是禮尚往來。既然待製如此說,那待製這番美意,本王就銘記在心裏了!”

這時長寧公主雀躍道:“崔選郎的佳作已成了!”

武三思和上官婉兒相視一笑,舉步向那幾案移去。

上官婉兒款款而行,一雙秋水般的明眸盈盈一掃,就見太平公主俏立一旁,正對一具博古架上擺放的古玩指指點點,旁邊有幾人點頭應和著,聽到長寧公主的聲音,他們幾人也轉身走來,內中至少兩個禦史。

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目光一碰,彎眉微微一挑,眸中各自閃過一抹神秘的笑意。

這雙姝體態風流,俱為絕色,然相貌韻致各不相同,這會心一笑,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