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嶲州張使君(3 / 3)

但他在扮傀儡的這三個月裏,除了拿小本本記帳,也並非什麼事都沒幹,他派了人分赴各縣,專門打聽由哪些有勢力的地方名流與現任官員不合、甚至有仇。查出問題之後,他剛免了前任,馬上就任命了後任,都是前任的對頭。

上任的人也是地方名流,不會遭到整個地方的全力抵製,前任和後任有仇,這足以保證這些新上任的地方官員最大限度地執行他的命令,他這一手不能立即把整個地方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卻足以撼動地方勢力,征服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張刺史跑了幾個最主要的縣,剛剛回到嶲州城,就聽說都督羅書道陪著欽差禦使帶著大批官兵去邛海邊“平叛”了。

張刺史又驚又怒,禦史台那般人都是些什麼貨色他再清楚不過了。誣流人謀反?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殺人?那怎麼成!尤其是這些流人中還有一些幸存的李唐宗室,而張老頭兒正是以李唐忠臣自居的。

張老頭兒剛進府門,聽說消息後二話不說,撥馬出了刺史府,便箭一般向邛海邊上趕去。這位刺史的身體還真是好,七旬高齡,策馬狂奔,待他趕到邛海邊上,居然隻是微微有些氣喘。

邛海邊上,官兵成扇形排列,正把百姓們逼得背對邛海退無可退,張老頭兒奮力一鞭,胯下戰馬長嘶一聲,陡然加快速度,筆直地向那官兵隊伍撞了過去。

“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張老頭兒邊策馬急奔,邊高聲大喊。

幾名官兵揚起刀槍,厲聲喝叱:“來人止步!”

老頭兒須發如雪,紛紛揚揚,嗓門兒比他們還大,口中厲叱道:“嶲州刺史張柬之在此,誰敢攔我?統統退下!”

張柬之提馬向前猛衝,挺槍迎來的士兵聞聽是本州刺史駕到,倒也不敢莽撞,急急左右閃開,張柬之提馬急入,一直衝到羅書道和黃景容前麵,一勒戰馬,碗口大的馬蹄重重一踏地麵,濺起一蓬黃沙。

張柬之嗔目大喝:“賊子敢爾!竟以謀反為名,屠戮無辜百姓!”

黃景容臉色一沉,扭頭問羅書道:“這老匹夫是誰?”

羅書道尷尬地道:“張公乃本州刺史。”說著身子一傾,低聲道:“他叫張柬之,前兩年剛剛貶離京師,黃禦史可聽說過他的名字?”

黃景容輕輕“啊”了一聲,忽然記起了這個人。

大器晚成這句話簡直就是張柬之的最佳寫照,張柬之當年考中進士以後,被委了個清源縣丞,八品官,起步倒是不低,但是做的時間長了點兒,這位仁兄在縣丞的位置上一直幹到六十三歲,始終未見升遷。

直到六十四歲那年,武則天做好充分準備,要龍袍加身了,開始大肆提拔外官,替換朝廷中一些看不順眼的官員,他也做為備選官之一進了京,武則天廷試之後,對他很滿意,任命他為監察禦史,不久又升為鳳閣舍人。

唐初時候,鳳閣舍人(中書舍人)入直閣內,出宣詔命,凡有陳奏,皆由其持入。鳳閣是掌出令權的所在,鳳閣舍人在鳳閣的地位就像楊帆這個刑部司郎中在刑部的地位,權柄不可謂不重。

武則天這是擺明了要重用他這個在李唐治下一直鬱鬱不得誌的官員,想要培養成自己的心腹,結果張柬之卻以李唐忠臣自居,根本不買武則天的帳,對武則天頒布的許多政令不予讚同,行使鳳閣的駁回權,一一駁回,惹得武後大怒,把他貶到了地方。

黃景容當時就在禦史台,知道這些事情,因此聽說過張柬之的名頭。這位主兒連說一不二的女皇的旨意都敢忤逆,一聽此人是他,黃景容還真有些吃驚。不過轉念一想,他是欽差,而張柬之不過是一州刺史,倒也不用怕他,便又泰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