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探妻(2 / 3)

陸默連聲道:“郎君好眼力,這隻貓叫烏瞳金絲,乃是極有名的貓種。你看它通體黑如炭,亮如絲綢,尤其特別的是,從雙眼沿脊背一直到尾尖,烏黑的毛發中藏有一道金錢,隻有在陽光下細細觀察才能看見。”

楊帆笑道:“對於狸貓,某是外行,隻是看個熱鬧而已,倒是聽你一說才長了許多學問。這隻白貓也有什麼說道麼?”

陸默道:“這一隻麼,叫渡水葫蘆,發白如雪,胡須金黃,頭圓爪短,體肥如球,這種貓兒最善於泅水,就算是大江大河巨浪滔天也能輕易遊過去,因為它體形肥圓可愛,最受京中仕女喜愛的。”

楊帆聽到極受仕女喜歡這句話,心中忽然一動,想起了家中的小蠻。成親這麼久,小蠻除了不曾履行一個妻子在床笫之間的義務,其他方麵實是無可指責。操持家務,料理店鋪,侍候他的起食飲居,無愧於賢妻之名,而自己除了一個名份,究竟給過她什麼。

兩人迄今相敬如賓,雖然小蠻身有怪癖,可是說起來,他也未必就沒有一份責任。想到這裏,楊帆不禁動了心思,仔細地看了起來。

陸默是個生意人,察顏觀色之下,忍不住問道:“郎君也喜歡貓?”

楊帆道:“我身在官府,公務繁忙,不能時常在家陪伴娘子,瞧這貓兒極可愛的,想買一隻送與娘子排遣寂寞。”

陸默一聽忙道:“既如此,你看這隻金玉奴如何?毛發間天然生有黃白花斑,黃斑如真金,白斑似美玉,皮毛光滑,雙目炯炯,極有神彩,自漢代以來,這金玉奴就是貓中珍品。”

“金玉奴?”

一聽奴字,楊帆忽然想起了天愛奴,一隻貓兒竟與阿奴同名,楊帆心裏很不自在,他搖了搖頭,目光忽然定在方才親手捉回來的那隻金錢紋的狸貓身上,問道:“這隻貓叫什麼?”

陸默恭維道:“郎君好眼力,這貓叫千文錢,招財進寶,吉祥之物。”

楊帆微微一笑,心想:“千文錢,這貓兒有這麼一個美名,一定合那小財迷的脾味。”便道:“好!我就要這隻了!”

陸默道:“郎君方才幫了小人,小人正不知該如何感謝。既然郎君喜歡,這隻貓小人就以進價賣你好了,隻需一貫錢。”

兩人說話的當口,籠中一隻臉龐極大的貓兒,睜著一黃一藍的兩隻怪眼,呆頭呆腦地看了楊帆一眼,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這怪貓腦袋奇大,身子卻小,不成比例的樣子十分有趣,楊帆看著好笑,忍不住問道:“這隻怪貓是什麼名種?”

陸默陪笑道:“這種貓叫長麵羅漢,生來就是個佛陀的性子,溫和之極,從來不惱的。小人是做生意的,旁人若瞧這貓可愛,想要買回家去,小人隻管賣掉,不會多話。可郎君與與小人有恩,有些話小人就得說在頭裏,這種貓有個毛病,它不叫的。”

楊帆奇道:“貓兒怎會不叫?莫非這貓是啞巴貓?”

陸默道:“不是這隻貓兒是啞的,而是這種貓兒都不叫的。要說它從來不叫卻也不然,隻不過一年到頭也聽不到它叫幾聲,據說,此貓生具異象,可觀吉凶征兆,如果它開口,必是警示主人,將有大凶臨門。”

楊帆聽的好笑,搖頭道:“楊某縱未走遍天下,也算是行過萬裏路了,還從不曾聽說過世上有什麼能預知吉凶的靈獸。這隻貓兒我也要了,多少錢?”

陸默道:“人人都願報喜,誰也不願報憂,這種隻會報憂的怪貓兒哪有人喜歡,賣家也是順手捕來後還不曾放去,白送與小人的,郎君若是相中了它,隻管拿去,不要錢的。”

楊帆道:“你是做生意的,這怎麼成?“

陸默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不瞞郎君,小人是想著這洛陽城裏少有人識得這種怪貓,萬一有人喜歡它怪裏怪氣的樣兒,賣出去也能賺點錢,就把它弄回來了,郎君非比旁人,小人本是白得了的東西,送與郎君就是,怎好收錢。”

楊帆搖搖頭,依舊不以為然,道:“這種說法,荒誕無稽,楊某是決然不信的。這貓若真有這般靈異,它也隻是預報凶事,先叫主人有個防備,又不是它招了災來,何必這般不待見它。我身上不曾帶了這麼多錢,你且與我去南市,我取錢給你。”

到了南市,楊帆先進自家一處店鋪,從掌櫃的那裏取了些錢出來付給陸默,他給的既不是一貫也不是兩貫,而是足足二十貫,楊帆買貓時就已存了補償陸默之意的。

陸默卻不知道當日上元燈會,燒了他幾車爆竹的那個渾蛋就是此人朋友,陸默捧著二十貫錢,隻驚得目瞪口呆,他做生意,脾氣古怪的客人也見過不少,卻從不曾見過像這位客人一樣喜歡自己加價的買家。

“博古齋”裏,一曲“風入鬆”如秋風習習,嫋嫋入耳。

一榻,一幾,一爐,兩美人對坐。

泥爐上坐著的湯蠖剛剛煮開,水中泛起細密微小的水泡,一位氣質雍容、舉止優雅的秀雅美婦跪坐在榻上,使一柄銀夾輕輕夾起一塊茶餅,在炭火上烤了烤,放到茶輾子裏均勻地輾碎,又倒進篩子,把輾出的茶末篩到一個恣碟上。

對麵跪坐著一襲白衣的小蠻,很有興趣地看著她的動作。

美婦微笑著解說道:“這水初沸,叫‘微有聲’,旁人煮湯,這時就會加入鹽、蔥、花椒等物,家父性喜清淡,隻喜歡放些鹽末來調味,其他佐味之物一概不用。我的口味比家父還要淡一些,隻喜茶之清香,故而除了這一甌清水,是什麼佐料也不放的,你不妨試試,這樣煮出來的茶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小蠻扶膝微笑道:“茶飲之道,小蠻倒是見過一些貴人用過的,小蠻隻嚐了一次,實在受不得那藥湯子似的味道,雖然旁人說此物化膩提神,還是不想再品。夫人所說的這般飲法,小蠻倒不曾試過,今日一定要品嚐一下。”

這時,那水已湧如泉珠,婦人用一隻小巧精致的瓢先舀出一瓢水來,輕輕放到一邊,拈起那盛了茶末的瓷碟,用銀夾在湯蠖中優雅地攪動著,直到那水順著一個方向流動,中間出現一個深深的漩渦,才把茶末倒進那漩渦。

婦人微笑道:“等水三沸時,再把這瓢水添回去,就可以品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