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秤砣(2 / 3)

盧獻為父居喪,丁憂二十七個月,如今丁憂期滿剛剛回京,到京還不足十日,就攤上了這麼一樁事情。京中這兩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官員們起起複複,上上下下,盧獻對這麼頻繁的變動實在不太了解。

如果要他招認朝堂上的官員,他對京裏的情形太熟悉,很難招出叫人信服的供詞來。於是,在嚴刑之下,除了被酷吏誘導,招了一些酷吏們想要除掉的對頭,為了免除痛苦,盧獻就隻好胡亂招了一些與自己過從甚密的知交好友,官場同僚。

他招認了同年進士禦史任植以及在鳳閣時認識的內侍管事範雲仙為同黨,還被衛遂忠誘導著招出了秘書少監李珣和引駕都尉朱彬,其他兩人則分別是與他私交甚厚的潞州刺史李嗣真以及益州長史任令暉。

這幾個人裏,最叫武則天在意的是朱彬、範雲仙。

引駕都尉雖然不是負責宮中警戒的主要將領,可是他手中畢竟掌握著數百名大角手,負責一般崗位的禮儀性執勤和儀仗閱習之事,如果他是叛黨同謀,身在宮中,這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幸虧提前發現了他們的陰謀,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還有那內宮管事範雲仙,原是服侍先帝的,如今雖然由韋團兒主管內宮一切,範雲仙已經不大管事,可是他在宮裏畢竟還是有一定勢力的,如果叛軍入宮,他做內應,打開宮門引叛軍進來,恐怕自己在睡夢之中,就要被人顛倒了乾坤。

而潞州刺史李嗣真、益州長史任令暉,這分明就是他們在都城之外各地州府發展的同黨了。那秘信中說,一旦逼宮成功,會有地方官員遙相呼應,為太子登基造勢,如果失敗,就由宰相們和共謀大事的將軍們保護太子逃出都城,另立朝廷。

看來果如其言呐!如果讓三位宰相保著太子逃到地方上去另立朝廷,那麼這場動蕩絕對比當年徐敬業謀反的影響還要大上十倍,畢竟他們手中有李唐的太子。如果自己不是事先察覺,而被他們發動兵變……

武則天越想越是後怕,看了半晌,才語氣深沉地道:“把這些人都抓起來,嚴加審訊!”

“喏!”

武則天又看了看那審理人的名姓,說道:“衛遂忠是台院執事?嗯!衛遂忠除奸有功,升任侍禦史吧!”

來俊臣喜上眉梢,躬身說道:“多謝陛下!”

這幾天,朝廷中不斷有人被抓,挖出來的叛黨同謀越來越多。

武則天為了謹慎起見,每夜的宿處都會換一個地方,除了百騎和內衛這兩支親信武裝,沒有任何人知道皇帝當晚會宿在哪處宮殿。

宮中負責警戒的武裝也是每日調整,除了由武攸宜、武攸暨親自指揮的幾支武裝力量控製著宮城中諸如玄武門、端門等幾處要害所在,其他武裝每天都會換防。

南衙十六衛的大將軍們已經完成了互調,龍武衛的主將調金吾衛,金吾衛的主將調候衛,候衛主將調領軍衛,領軍衛主將調驍衛,武則天通過這種非常規的緊急輪換,把大將軍們和他們的部屬分開,做到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以應付眼下的危險局麵。

楊帆統領的左羽林衛屬於北衙六衛,這是武則天最信任的親信武裝,這幾天一直在宮中負責警戒,盡管如此,武攸宜也會一天三次調整他所負責警戒的地區,這是為了防止宮中警戒的武裝中也有叛黨,固守一處太久會與外敵有所勾結,如此頻繁的調整,宮內宮外互不知情,便難以串通起事。

直到三天以後,羽林右衛的大將軍李多祚奉武攸宜之命率右羽林衛入宮與左羽林衛換防,楊帆才得以出宮。

楊帆不能在家中久耽的,這種關鍵時刻,他必須待在軍伍中隨時待命,不過因為他的家就在洛陽城中,而且他與野呼利的關係非同一般,所以得了請了個假,也不過就是回家看看,囑咐幾句,免得家中不放心,傍晚之前必須回軍營報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