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兩道籬(2 / 2)

在他左側坐著上一回單手就把楊帆打下水池的刑部公人王武略,右側則是楊府護院花小錢,楊帆和一個新分來的坊丁倚著亭柱站著,

黃麒麟“呸”地吐掉一塊雞骨頭,抹一把油漬漬的嘴巴,冷笑道:“這一回,咱們調了軍兵來,我倒要瞧瞧,那個刺客,他能不能快得過弓箭!”

花小錢自那晚死裏逃生後,一直有些驚恐無狀,聞言不禁擔心地道:“黃備身,那刺客來無影去無蹤,這弓箭能對付得了他麼?”

黃麒麟“哼”了一聲道:“不用把他吹的那麼神,高手,黃某是見識過的,可是再厲害的高手,身形速度也不可能快得過弓箭,你聽說過哪個所謂的高手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能以一敵百了?”

刑部掌固王武略忍不住問道:“黃備身,既然中郎將請了旨意,從軍中調來勁卒,弓箭也是特批的,何不調些弩來,弩不是比弓威力更大麼?”

黃麒麟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道:“你不曾在軍中待過,自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王武略臉上一紅,拱手道:“正要黃備身賜教。”

黃麒麟丟下一根雞骨頭,抹抹嘴巴道:“弩比弓射程遠,射得準,殺傷力大,這是不假,不過弩也有不及弓的地方。常言說,五箭一弩,就是說,對一個熟練的箭手來說,要射出五箭的功夫,弩手才能發出一箭。

我們不能調來更多的兵丁,這府中又到處是花草亭閣,隻消一矢不中,那刺客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用弩如何捕捉他的身形?再說,這兒不比兩軍陣前,弩比弓笨重、形體也大得多,單兵扛著走來走去的也不方便!”

黃麒麟又拿起一塊雞肉,說道:“何況,對一等射手來說,弓的殺傷力也未必就不如弩。咱大唐名將薛仁貴當年任鐵勒道行軍大總管的時候,要率軍出征西域,臨行時高宗皇帝賜宴為他餞行。

席間,高宗皇帝對薛將軍說:“久聞將軍善射,古人善射者,可一箭貫穿七層甲,你今日不妨以五層甲試射一箭給朕瞧瞧。”

當時我就在校軍場上,站得離點將台最近,聽得清清楚楚。薛將軍聽了旨意,命人取來他的寶弓,隻一箭,就把五層皮甲射穿,高宗皇帝見了大驚失色,立即命人去宮裏取來自己的那套明光鐵鎧寶甲給薛將軍換上,生怕薛將軍在戰陣之上受了冷箭。嘿!普通的鎧甲尚且無法擋得利箭,何況這全仗輕身功夫高來高去的飛賊。這軍弓要對付他足夠了,隻要他挨上一箭,就休想逃掉。”

花小錢和刑部公人聽了黃麒麟所言頓時驚歎不已。

唐初軍製,披甲士兵要占全部士兵的六成,但是限於鋼鐵生產能力和不同戰場環境的需要,再加上強悍弓弩的克製和遼闊戰場上有得是辦法避免與重騎兵正麵衝突,耗資巨大、實戰效果不佳的重騎兵已基本退出曆史舞台,所以當時的甲胄主要是皮甲、木甲、布甲、皂絹甲等,披掛鐵甲的並不是很多。

那柔韌粗厚的皮甲疊起來一刀未必刺得穿,而且它們堆疊起來還會產生緩衝卸力的作用,可唐弓居然一箭就能貫穿五層皮甲,在戰場上其威力可想而知。

楊帆聽著他們的談話,卻是暗暗冷笑不已。

他現在已經完全明白對方的用意了。

調弓手來,的確有加強楊府防範的目的,希圖利用弓箭殺傷刺客,但是那三十名所謂的坊丁和武侯……

楊帆看了看他對麵那位據說來自崇政坊的坊丁,這位仁兄叫段未峰,老段雙腿並攏,站得仿佛標槍一樣筆直,雙眼平視前方,既便掃視左右時,態度也是非常的警覺,姿態也是非常的嚴肅。

楊帆不禁暗暗歎息一聲,蔡東成真該找些兵丁來,而不該調來這麼多精兵,一個訓練有素的精悍士卒,一舉一動早就養成了習慣,哪有那麼容易冒充武侯坊丁?

很顯然,劉奎和沈家輝莫名其妙的死亡,已經讓他們產生了懷疑,他們懷疑楊府內就有刺客或者刺客的同黨,所以他們用了一明一暗兩手。明著調進來三十名弓箭手,負責對付刺客,加強威懾作用。

而暗的一手就是那些冒充武侯坊丁的兵丁。如果刺客就在府中,或者刺客有同黨在府中,另外三十名扮成武侯坊丁的士兵就負責把他揪出來。

楊帆暗暗提高了警覺,不能按部就班一點點地來了,必須得速戰速決。